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历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04-09 14:23杨卫东许淑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一专多能毕业生中学

杨卫东 许淑杰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历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杨卫东 许淑杰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专任教师尤其是专任历史教师为根本,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使其具有从事政府行政机关等其他实际工作的资质与潜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由毕业生的主要流向、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总体基础素质状况所决定的。构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是关键,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是保障。

高师历史;“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一个学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近年来,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渐续推进,部分高师院校(包括部属和省属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并实践了“研教双优型”、“一元多维”[1]等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通过对地方高师(以吉林省为中心)近几年的毕业生流向及各院校历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调查后发现,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适用。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构建地方高师历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想,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一、“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建的必要性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以“一专”为核心,即以培养专任教师尤其是专任历史教师为根本;以“多能”为辅助,即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使其具有从事科学和教学研究以及政府行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其他实际工作的资质与潜能。这一模式的目标即以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或相关学科的专任教师为主,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特点即是“厚基础,宽口径,可持续”。

针对地方高师历史专业提出“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偶然的。近几年来,笔者以吉林省为中心,对省内各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历届本硕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工作三年内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统计和问卷调查,又认真研读了各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地方高师历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具体而言是由以下三个方面来决定的。

首先是由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即就业市场来决定的。笔者曾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为例,对2010前十年毕业生的流向进行了全面的统计。[2]通过近三年来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生的流向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是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有所上升,平均比例为18%左右;二是在就业的毕业生当中,进入中等教育部门执教的人数比重明显上升,高达95%左右,其他工作单位由原来的百分之十几下降到5%上下;三是一个新的特点,即部分学生毕业后在中学承担了历史以外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考取硕士研究生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了调查后发现,这些学生当中90%以上也是到了中学任教,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选择了考博或是到教育以外的其他部门工作。可见,无论是应届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方向仍为中学或其他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积极进行,地方高师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在进行阶段性修改或完善。但教学效果如何,毕业生能否满足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就此问题对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及其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调查结果而言可以发现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刚毕业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面不宽,表现为备课过程很困难;二是毕业生教学技能不强,没有体现出师范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三是毕业生对目前已经进行十余年的基础教育改革情况知之不深,参加工作后进入角色较慢;四是普遍来看教学研究能力很薄弱,不善于将教学心得或教学收获及时形成教学研究成果总结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笔者通过对吉林省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查阅发现,这些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仍是沿袭以往的学科体系,以两大通史为主,辅以一些选修课程,教学内容集中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等方面。而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则是强调物质与精神结合研究的总体历史观,[3]二者之间有相背离的地方。课程体系中缺少介绍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或研究的课程,或者即使设置了某些课程,由于讲授人缺少深度研究因而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仍是无法予以充分了解。二是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缺少足够的重视。一些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在总体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0%,专题实践课程仅为2%。导致的结果即是毕业生不但教学技能不强,有些学生甚至都无法完成一堂完整的中学历史课。三是考核方式仍为传统的闭卷考试。教师上课讲笔记,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致学习历史的兴趣急剧下降,也没有形成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再次,是由地方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总体基础素质决定的。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效应的逐渐体现,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数量不断增多。随着大量师范生被补充到教师队伍中,社会对教师的需求量却在不断缩减,师范生就业市场趋于饱和或半饱和状态。历史科在中学因为不参加中考的原因,与其他所谓的主科相比重视度不高,历史教师的地位提高度不高,造成历史专业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历史专业也一度被社会上评价为薪酬最低或最不景气的十大专业之一。

以上因素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高考录取线与其他学科相比分数最低,学生的整体基础素质也就相对不高。针对这样基础素质的学生,要想让他们通过三年甚至四年的专业培养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很优秀,甚至与211院校的毕业生不相上下似乎有一定的难度。可见,地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构建“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要夯实和优化专业基础课程。目前高师历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仍是中国和世界两大通史,这一做法仍需延续,但要注意夯实和优化。通史讲求一个“通”字,更注重线索的梳理和宏观史事的概述,但不等于蜻蜓点水式的点到即止。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将具体史实清楚、扎实的了解和掌握,将基础夯实。如果说通史注重的是面,则通过选修课程讲述的专史则是强调学生对史实掌握的纵深发展。以往选修课程的讲授,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旨趣相同的方面开设课程,并不把学生的兴趣或学生将来是否实用作为考虑的条件,从而造成了刚参加工作伊始的毕业生常常会发出在大学“学到的用不上,需要的没有学到”这样的慨叹。因而,选修课程作为构建学生完整史实体系的重要补充,不能无视于中学历史教材所涵盖的主体内容。如中外政治制度史是历史专业当中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有所体现。但笔者发现,有些高师历史专业却没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该课,这对于学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因而,根据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安排和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程势在必行。

其次,是要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史学知识功底以外,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甚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计既要全面,又要实用。笔者看来,这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讲授基础教育理论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论、中外教育思想史等;二是介绍中学历史教学和课程改革现状及特点等方面的课程,如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等;三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与技能的课程,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评课等。这些课程不但要开设,更要注重实效,如有些课程可以聘请中学有经验的把关教师来上,使学生切实感觉到第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课程体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补充与完善,既能在提升毕业生教学技能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也是高师院校突出师范特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理应在改革课程体系时予以充分地重视。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师教育直接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目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课程内容要改变 “'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据此颁行的课程标准和现行历史科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均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贯做法,增加社会史、科技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师范生将来从教时知识储备的需要。同时,目前通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还涵盖了许多历史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相应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学科的书籍,为将来从教做好知识储备方面的铺垫。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是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5]那么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利用有些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利用课堂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和评课,在介绍完相应的理论后,重点要通过学生实践来进一步掌握基本要领,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再如微格教学、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实践等课程,就是检验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科学利用好课堂上的现场指导来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改革和调整学生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方式和时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据查部分高师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般安排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四年级开始进入正式实习阶段。这样安排固然是出于对学生学习进度情况的考虑,但在加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却具有极大的限制。笔者认为,一方面在教学安排上,从学生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个学期进行一次为期一到两周的教育见习。见习方式是请进来和走出去,即邀请中学优秀老师到学校中来,为学生实地讲一堂初中或高中的历史课,然后就具体问题进行师生交流;同时,组织学生到中学去,现场感受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实际。另一方面,鼓励和要求学生在假期期间,以社会调查等方式自行联系见习学校,和中学老师一起备课,进入课堂听课,条件成熟的可以帮中学老师上课。开学后就个人见习经历写一份总结或报告,然后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和提高的目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多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中学老师都在教什么,中学生想知道什么,另一方面明确了其在校期间学习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也锻炼了教学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是保障

现有高师院校的考试制度仍较为传统,即主要局限于通过期末卷面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众所周知,目前的高考无形中仍是高中各科教学的指挥棒。而事实上,在目前大多数高师学生看来,顺利通过期末考试仍是他们的主要学习目标。因而,出现学生上课抄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低素质人才,这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对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因此,改革高师院校的考试制度势在必行。

在笔者看来,改革目前高师院校考试制度也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服务于“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首先,要对分数结构进行改革。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仍实行平时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但与传统的考试制度相比,要大幅度提高平时考核成绩所占的比重,可以达到50%到60%左右。平时性考核也不能再局限于课堂表现及出勤等两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增加考核的项目,如采取辩论赛、讨论课、读书心得交流会、撰写学术小论文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极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其次,对考试内容要进行改革。尽量减少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的程度、答案封闭式的内容,因为“陈旧的考试所产生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只反映了死记硬背的结果。”而“一个好的中学历史教师也不在于记忆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6]可以增加一些考察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要锻炼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是对考试方式的改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吉林省各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考试方式仍以笔试为主。一般来讲,考试课以期末试卷的分数作为评定学业的标准,选修课程则根据撰写小论文或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成绩的评定。无庸讳言,这样做的弊端较多。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三结合”对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考核与评定,即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既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等能力,为日后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1] 朱英,彭南生.构建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1).廖胜,罗建军、张天明.高师历史专业“一元多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2] 杨卫东.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为中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5] 方明.陶行知全集[G].第二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

[6] 陈辉.论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历史教学2009(14).

2014-04-01

本文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优化高师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互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杨卫东(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论。许淑杰(1971-),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史。

猜你喜欢
一专多能毕业生中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文化艺术学校要重视培养一专多能的戏曲人才
浅谈中职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向高职教师转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最“叛逆”的毕业生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村(社)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