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2014-04-17 00:44王志平
教育观察 2014年30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班主任

王志平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江苏丹阳,212355)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也因其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涉及面广、社会期望高等因素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再加上班主任本身是一个职业人,也是一个社会人,使得班主任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情绪会直接影响班集体建设工作,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有效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情绪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善于解析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现象,寻找对策,有效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情绪,增强班主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进而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素质教育,增强班主任工作使命感

有的教师虽然担任了班主任,但是工作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放在教学上,很少关注班级建设,甚至把自己的晨会课、班会课等都变成了学科辅导课,班主任工作只是代一代、兼一兼,毫无积极性可言。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校管理者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指引班主任工作的价值追求,使班主任能重视德育工作,重视班集体建设,重视学生的健康发展。目前,阴霾不散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分数排队、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德育工作没有了时间和空间,没有了平台和追求,成了可有可无的小事情。班主任工作吃力不讨好,没有用武之地,即使全力以赴,也只是做很多无用功,使班主任感觉到搞德育没有奔头、无出路,这严重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便产生了倦怠情绪。因此,学校必须恢复和保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研究制定并落实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德育目标、评价机制及相关政策规范等,使班主任产生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情绪。

二、完善评价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热情

有的教师认为班主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学校的很多工作都落要到班主任头上,往往会造成任务重、压力大、奖励少的工作局面,进而造成了班主任的职业倦怠。

当前的确有一种偏向,社会对班主任的期望值过高,对班主任的评价标准过严,班级里发生了伤害事件,家长就会不分青红皂白,一窝蜂把矛头指向班主任,甚至出现谩骂、伤害班主任的现象,使班主任成了高危职业。再加上班主任本身工作量大、任务重,因此有的教师总是尽力避免当班主任,即使当了班主任也是应付了事,或者工作畏首畏尾、马马虎虎。这些都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学校管理者对外要加大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宣传,尤其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宣传,介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事迹,让社会和群众能理解、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使社会对班主任的期望值趋向合理化,为班主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内我们要加大对班主任的考核、评比力度,运用多元的评价机制来激励班主任,让班主任真切地感受到其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得班主任产生成就感。

三、实施有效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有的教师认为班主任现在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感到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而且新时期的班集体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自身的能力却越来越低,还不如得过且过,当一天班主任就应付一天。

面对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学生情况变化等挑战,班主任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然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工作却严重滞后。而且有些班主任忙于工作事务,自己放松学习和反思,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以说、讲、管、卡、压、罚代替有效德育,工作中屡遭挫折和失败,逐渐产生倦怠情绪。因此,要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机制,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还要克服班主任培训中的“冷热病”“一刀切”“实效差”的弊病,健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机制,改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班主任进行分层系列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给班主任提供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满足班主任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还要手把手、个对个、有的放矢地帮助班主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技能,使班主任能正确认识对待和转化各种工作矛盾,抵御各种教育挫折,有效控制个人情绪,调整情感,调适心理,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活动,组织班主任工作主题讲座、读书沙龙、主题研讨、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激发和提高班主任的文化底蕴、工作兴趣、理想特质、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此外,还应满足班主任学习方面的需要,如赋予班主任工作的自主权、实验权,赋予班主任参与学校的管理权,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自身修养,激发班主任发展内驱力

有的教师自身就对班主任工作缺少热情,被动、消极地对待工作,造成倦怠情绪的产生。消除班主任职业倦怠情绪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班主任自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班主任只有发自内心地“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满腔热情;才会自觉地加快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才会在困难和挫折中自觉地找到自己的不足,寻找应对策略,提高工作效率;才会自主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旺盛精力,接受挑战;才会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改进工作;才会在抗挫克难中获得班主任工作应有的职业享受。加拿大教育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激发班主任发展的内驱力就应该使班主任成为一个迷恋学生成长的人,使其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赏识每一个学生,迷恋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迷恋学生心灵的每一点阳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今天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坚守自己的精神殿堂,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1] 邢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 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3]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情绪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夸夸我的班主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班主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