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有效互动,盘活地理课堂

2014-04-17 00:44石亚军
教育观察 2014年30期
关键词:湘教版荒漠化师生

石亚军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江苏如皋,226500)

目前,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存在一些问题,互动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象互动缺乏公平性,没有照顾整个学生群体;以浅层次互动为主,未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互动基本停留在认知层面,很少涉及情感互动;互动较为生硬,以教师控制为主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唯有提出策略、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式教学的作用,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互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师生情感互动。首先,要从多方面搜集信息,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其次,要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说出最真实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最后,要多鼓励和赞扬学生,尊重、热爱学生。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这一课时,在探讨“比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问题中,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了互动。这个问题涉及方面较广,学生很难全面作答。如一名学生仅从增长方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此时,教师用亲切的眼神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倍受鼓舞。过了一会儿,该生便能从发展目标、消费模式、文明标准等多个角度继续作答。当学生说出一个观点时,教师随即肯定,如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或是进行口头认可,如表扬学生的观点非常好,回答得非常到位。教师亲切的眼神、适当的赞扬会赢得学生的心,能够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潜能。而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立即换他人作答,这很容易让学生“受伤”,也就不会有情感互动。

二、创设师生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师生间的互动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中介”作为牵引,情境就是最好的“诱发物”。地理教师通过创设师生互动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一)以生活为题材,创设有效情境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在与他自己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由此可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地理的关联性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地理学科内容囊括广泛,与生活有极强的联系。因此,地理教师可以以生活为题材,创设有效情境,引发互动。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选定学生所在的城市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呈现本市的环境情况,以学生熟悉的画面诱发其思考。然后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所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以学生熟悉的城市为题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三分钟过后,教师再与学生群体互动,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经过探讨,学生能够从地形、气候、水文、生态这四方面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巧妙地由个体上升到一般,从而归纳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以冲突为题材,调动学生思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情境,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越是与学生的认知相冲突的内容,学生越感兴趣,越想通过学习解开心中疑惑。因此,地理教师可以以冲突为题材,调动学生思考,并与学生形成互动关系,让课堂因有效互动而走向精彩。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课时,教师以冲突作为情境题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新疆绿洲的图片,让学生一睹新疆绿洲的美景。然后设计能够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新疆位于亚洲中部的温带荒漠带,为什么在温带沙漠带能够形成绿洲?问题一抛出,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探讨兴趣。沙漠——绿洲?这是怎么回事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水分因素方面思考。在这个案例中,地理教师以认知冲突为切入点,设计有效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再参与其中进行指导,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三、设计问题引发探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地理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能够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地理教师还要关注动态生成,从浅层次互动逐步过渡到深层次互动。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一课时,教师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次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基本了解荒漠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荒漠化有哪些危害?

生:农田、村庄、道路都会受到威胁。

师:还有其他危害吗?

生:容易引发沙尘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师:非常棒。想一想荒漠化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生1:人类会丧失很多土地,容易引发饥荒、贫困,造成社会动荡。

生2:如果道路被破坏,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我们总结一下,荒漠化的危害可以从哪三方面进行分析呢?

(学生思考)

生:从现象、生态和经济这三方面。

师:既然荒漠化有这么多危害,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荒漠化现象呢?请大家思考。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设计探究问题入手,先让学生合作探究,再到集体互动,由浅入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丰富课堂互动方式,盘活高中地理课堂

(一)展开辩论赛,激活地理课堂

课堂中的互动方式当然不局限于一问一答,可以设计一些活泼的互动方式,如展开辩论赛等。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辩论赛:有人认为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短缺,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你怎么看?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开始前,给予学生时间讨论、搜集材料。此时,教师也分别扮演“正方”“反方”的角色,融入学生的探讨和准备工作中。经过准备,辩论赛顺利展开,课堂异常活跃,正反方都能提出对应的观点反驳对方。因此,地理教师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激活地理课堂。

(二)设计访谈录,盘活地理课堂

设计访谈录也有助于盘活地理课堂。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访谈者”,对学生进行访谈,也可以把自己定位为“被访谈者”,依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访谈活动,有效地盘活了地理课堂。访谈主题:全球气候变暖,作为市长,你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受邀访谈者:本市市长(由学生扮演)。访谈者:本市电视台主持人(由教师扮演)。

电视台主持人:市长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

中抽空参加我们的访谈活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您认为我市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

市长:首先,提倡广大市民积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次……

在这个访谈活动中,地理课堂逐渐走向精彩,氛围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期待着自己当“市长”,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总之,师生互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为了让互动更为有效,地理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各种方式,多从学生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盘活地理课堂。

[1] 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2] 徐宝芳,等.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J].地理教育,2007(2).

猜你喜欢
湘教版荒漠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地理精准课堂的构建——以湘教版“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教学为例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六课《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任务分析法的课堂实践与探索——以湘教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为例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