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4-04-17 00:44何汶刚
教育观察 2014年30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生教材

何汶刚

(深圳市石岩中心小学,广东深圳,518108)

小学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纯粹的音乐方面的教育,而是发掘和培养学生其他方面潜能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自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明显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要求不符。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理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认为音乐是开启我们智慧宝库非常重要的钥匙。创造力是人类智慧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才可以培养而成。[1]音乐本身是一种具有较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小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不但可以感知音乐作品,体会音乐的乐趣,还可以在音乐的启迪下,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进而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形成健康审美观

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旋律、节奏和音色等来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在感知音乐内在美的同时产生飞跃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另外,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不同风格、题材和形式的中外古代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且在掌握一些基础音乐常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最终使小学生形成健康审美观。[2]

二、制约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基础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社会缺乏良好的艺术氛围,只有少数小学生主动参加过一定的音乐学习和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比较简单、浅显,而且受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多集中于流行歌曲,而对音乐基础知识、中外优秀声乐作品和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均不够。大部分学生不识谱,甚至不能分辨最基础的音乐节拍。可以说,小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已经成为影响并制约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3]

(二)小学音乐教育观念不够准确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具备完全的学科独立性,大多时候是被纳入德育或者智育范畴。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本身的艺术性特点,从而使得小学音乐教育目标更多地强调智育性和德育性,忽视甚至抹杀了小学音乐教育的艺术特点,偏离了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另外,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主要以技能传授为主,教学目标忽视音乐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盲目追求专业目标,导致音乐教育没有体现出本应有的小学特点,违背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在规律。

(三)小学音乐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当前,我国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在迅猛发展,许多新鲜事物不断影响着教育。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也需要不断吸收新鲜元素来提高教学水平。然而,受编排和推广等因素的制约,小学音乐教材更新速度缓慢,这导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发学生共鸣。另外,由于小学音乐教材没有严格的选用标准,主要是依靠音乐教师个人的主观意愿来选择教材,而很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又比较盲目,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4]

(四)教师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没有及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导致教学能力没有办法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采用“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学评价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音乐教育观念

事实证明,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但是当前的音乐教育理念导致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兴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新课程教育目标告诉我们,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成为阻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并根据新课程要求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小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水平。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应改变强制灌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深入了解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喜好,主动将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有机联系起来,从而确保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5]

(二)重视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达到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必须要依靠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音乐教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师范院校应该从新课程教育理念出发改革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注重音乐师范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毕业生并使之充实到基层音乐教育教师队伍中来,更好地为新课改服务。其次,应积极构建在职音乐教师培训制度。一方面, 在岗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加强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帮助在岗小学音乐教师尽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最后,应该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方面,应该利用现有政策导向,提高教师待,进而保证现有音乐师资力量可以留得住。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创新奖励制度调动广大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小学音乐教育服务。

(三)拓展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材方面,必须对教材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规定,然后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音乐教学方式的统一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主动拓展。首先,音乐教材的创新必须在新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音乐教学经验进行相应的更新和拓展。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好动且好奇心强,因此,教材的更新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吸收一些深受小学生喜欢的音乐元素,从而切实发挥小学音乐教材应有的作用。其次,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小学音乐课堂的布置必须体现出审美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教室的审美特点,使课堂充满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因素。

(四)丰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关注他们对音乐的领悟,有些教师甚至单纯从自己的音乐见解出发直接开展音乐教育。小学生自身认识水平有限,这种教学方式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真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完善和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别和欣赏能力,让他们真正喜欢上音乐,进而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 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5):88.

[2] 李云秋.贫困山区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81-83.

[3] 王凯颖.聊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95-296.

[4] 勾一萍.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4(3):202.

[5] 熊晓燕.关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J].学周刊,2014(4):195.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生教材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