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2014-04-17 04:22王桂琴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体化馆藏纸质

王桂琴

(焦作市图书馆,河南 焦作 454100)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文献资源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即遵循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建设并重,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从而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

一、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关系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与旧的传统模式相比较已发生质的变化,馆藏的真实含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已被大大扩展,文献载体呈多样化,原有的单一纸质印刷型文献向多形态载体类型发展[1]。物理馆藏也从单一的纸质文献向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的格局转变。正确认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每个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首先要涉及到的问题。

(一)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关系

纸质文献是基础馆藏,包括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基本目的。电子文献是对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处理,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数据库,以检索为基本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纸质文献的不足,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的构成比例,可以反映出一个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一般来说,传统公共图书馆都是清一色的纸质文献。随着科技进步,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开始慢慢崛起,打破了纸质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大有与纸质文献平分秋色的趋势[2]。以笔者所在的焦作市图书馆为例,老馆藏书几乎都是纸质文献,2011年10月1日新馆开馆后,根据读者需求一次性购进视听文献1867册、电子图书10万册,经过3年的建设,电子文献的数量达到15万册,占馆藏总量的25%。从借阅人群看,借阅电子文献以年轻读者为主,年长的读者倾向于纸质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文献的读者需求会逐步增大,电子文献的藏量也会越来越多[2]。

人为地确定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比例关系并不妥当,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本馆馆藏结构、读者成分和数量、读者的需求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循序渐近地适当增加电子文献的馆藏,使馆藏建设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之间的关系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由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两部分组成。由于虚拟馆藏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优点,能通过互联网供读者实时存取并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因此虚拟馆藏深受广大读者青睐。变网上无序的信息资源为本馆的虚拟馆藏,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图书馆有着对实体文献进行标引、编目、排序、检索等整序的技术优势,它也会很容易地将互联网上的各种文献资源,经过本馆采编部门筛选后,进行加工整序变为本馆的虚拟馆藏。网上文献资源并非全部免费开放,有些数据检阅是需要付费的,因此,每个图书馆的虚拟馆藏,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它要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

各级公共图书馆是本地区的文献资料中心,对于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料要以物理馆藏为主,以虚拟馆藏为辅,对一些重在使用方面的文献,应以购买虚拟馆藏为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地区文献资料和情报中心的作用。对于大众普及性读物,由于受阅读条件限制和阅读性质的制约,也应以实物馆藏为主。当然,对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比例、范围、数量等,都应在对读者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如技术、资金、人力等)进行合理调整。

二、积极开展文献资源开发工作

文献资源开发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图书馆的未来兴衰。网络时代为文献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当今文献开发工作主要可分为物理馆藏的数字化和网上文献的实体化两部分。

(一)物理馆藏数字化

图书馆物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手段,将印刷型馆藏文献转化成数字型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3]。在网络时代,要想全面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就必须对实体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实体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一般采用扫描录入法、文本方式、扫描与文本相结合方式等存贮方法进行。在此过程中,首先将本馆印刷型目录、索引、文摘、综述、述评等二、三次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书目数据库,以及其它二、三次文献数据库。这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读者利用现代化技术检索文献的需要。其次,要在技术、人力、物力条件允许和不侵犯著作权的前提下,尽可能对本馆的特色馆藏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既能方便读者远程获取文献,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本馆的特藏文献。三要做好古籍善本图书的数字化工作。古籍善本图书不但是重要的文献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的文物宝藏。对古籍善本图书重点在藏,但也不能为藏弃用。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物理馆藏数字化,古籍善本图书数字化必须在不损坏图书的前提下,由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士进行实施[4]。如,上海图书馆就利用扫描、照相、誊印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本馆的古籍善本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为读者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二)网上文献实体化

网上文献实体化是在对网上信息原文所含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解构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将分析解构的线索进行重新的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文献产品,实现文献增值的过程。它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知识再创造型活动。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文献开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网上文献资源形式多样,有文本型、声音型和图像型等,具有节约空间、便于携带、传播迅速等优点,其资源量是任何一家图书馆物理馆藏都难以比拟的。但由于受阅读条件、信息可信度、长期保存难等问题的困扰,网上文献实体化开发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开展网上文献实体化开发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要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第一原则。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满足读者需求是其工作的首要原则,网上文献实体化工作也必须遵从这一原则。二要做好甄别工作。网上文献资源丰富,内容五花八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要进行网上资源实体化开发,就必须做好信息资源甄别工作,对信息原文所含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做到慧眼识珠,沙里淘金。三要遵守法律法规。网上文献实体化开发,必须遵守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除公开发布的信息外,必须在征得文献发布单位和作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切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与物理馆藏数字化相比,网上文献实体化工作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三、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文明的积淀和历史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它记录了一地的经济、政治、文教、史地等人文与自然状况,记载着当地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是研究地域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据。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文化信息共享中心有责任建设好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该顺应潮流,开发虚拟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5],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地方文献的加工整理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纸质地方文献的整理与数字化

搜集保存地方文献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对于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如报纸、杂志、图书、图片、照片、录音、录像、机读磁带等都要加以整理和保存。对于本地正式公开发行的出版物,虽然可以借助行政手段予以征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图书馆不断进行长期细致的收集。因此,图书馆应该设置专门岗位负责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建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动社会力量,让民众知晓文献资源征集的意义,及时提供地方文献线索,从而最大程度地将散落在社会上的零散纸质地方文献资料收集起来。

纸质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后,首先要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以方便读者检索,也方便图书馆日后对其二次开发。其次要做好选题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价值较高的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如地方志、家谱、古籍善本等)。选题时要注重文献的地方特色和其文化、学术价值。第三,全文数据库的建设要按照国家图书馆颁布的标准进行,同时注意借鉴其它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经验[5]。

(二)网络地方文献的整合与实体化

网络环境下,网上的地方文献日益丰富,包括地方新闻、地域历史、当地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地方企业名录、地方风云人物、地方法规、地方大事记等,大都散见于地方政府网站、地方媒体网站以及地方性论坛。这些信息具有时效性强、数量众多和价值较高等特点,但缺乏稳定性也不方便集中检索,因此,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整理:一方面要将这些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并予以保存。尤其对地方政府网站和地方媒体网站的内容,若本身有数据库可通过相关行政程序直接保存,若无数据库可与之合作建立相关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另一方面应对一些有价值的与本地有关的网络信息进行实体化处理,加工整理打印成册,变虚拟文献为纸质文献。

总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公共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做好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变单一的物理馆藏体系为虚拟馆藏与物理馆藏相结合的综合体系,最大限度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层次需求。

[1] 莫宵.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发展政策实践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图书馆界,2013(3):81 -83.

[2] 施雁冰.新阅读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91 -93.

[3] 刘路,孟连生.论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1(1):37 -41+66.

[4] 毛建军.澳门古籍文献数字化及其利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29-31.

[5] 沈新军.刍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2):66-68.

猜你喜欢
实体化馆藏纸质
馆藏
宿迁宿城区推进乡镇安委办(消委办)实体化运作 落实基层监管责任
徐州市推进网格“实体化”布密风险“感应器”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问题及策略探讨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SEG沙特公司正式实体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