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倾听更专注,表达更精彩

2014-04-17 05:26吴俊华
教育观察 2014年27期
关键词:教给主持人口语

吴俊华

(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如东,226401)

[现状分析]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言语交际水平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方能达成。口语交际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却不是期中、期末及中考的必考项目。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而愿意花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大胆说、耐心听的却比较少。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较差,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讲话;课堂上不愿发言,只是低头听课,做笔记;发言的时候,声音很低,吐词不清,教师和同学无法听清楚……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处于青春期和变声期,有害羞的心理,为避免在同学面前说错了出洋相而不愿讲;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挤占了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时间;从教学评价方面看,考试考的是书面表达,而鲜有对口语交际的考查。教师、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学生倾听和表达能力不强,而这些都会影响学习效率。重视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抓手。下面笔者以一堂口语交际课为例,谈谈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案例描述]

刚接手初二年级的一个班时,我就发现这个刚刚经过分班组合成的新班级同学之间很陌生,下课很少交流,课上学生普遍比较沉默,只有两三个学生能举手发言。被提问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很低,吐词不清,缺少自信,教师和其他学生都难以听清;听讲的状态也不投入,喜欢低着头听讲,目光不敢注视教师。虽然我想了不少激励学生主动发言的方法,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像刚进初中时那么敢积极大胆地表达,他们有了更多的顾忌,担心说得不好受到同伴的嘲笑,整个班级沉闷的气氛也让他们选择了沉默。经过两周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有了一些了解,课堂气氛有所好转。一天,我执教口语交际课《做一回节目主持人》,我想何不把这一节课作为同学之间增进沟通、展示才能的平台呢?

上课伊始,我就问学生喜欢哪些节目主持人,并让其说说喜欢的原因。这个轻松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学生纷纷说出了各自喜欢的主持人及其风格。

我又问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学生对在电视屏幕上光彩照人的主持人很是崇拜,说了很多要求。我将当主持人的所需的素质投影出来:第一,要有自信;第二,讲话要自然洒脱,简洁明快,风趣幽默;第三,用生动的艺术语言连缀各个节目。

我说:“做节目主持人并不神秘,今天我们也试着做一回节目主持人。”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我接着说:“今天主持的内容是‘十四岁,我们迈入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大家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和一段结束语,中间设计一个串联词。串联词要积极清新,重格调;营造氛围,重情感;新颖自然,重交流。大家先在纸上写出开场白、串联词和结束语。主题班会的情调应是欢乐、愉悦的。主持人的开场白应该是精妙的语言艺术小品,或即情即景,借题发挥;或从几句诗文、典故出发,来一段诗朗诵;或来一段令人开怀大笑的单口相声;还可以说一段热情的赞许,提个有趣的问题等。这样一开始就能把大家带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中。”

随后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将设计的内容讲一遍,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借鉴别人精彩的表述,以充实到自己的开场白或结束语里面。然后选出最好的学生代表全组进行比赛。这时的教室充满了紧张热烈的气氛,每个小组都在积极认真地准备着。

接着,我宣布了比赛规则:每组派出一位选手,其余同学均为评委,而且为了体现公平,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全班共分八个小组,八个选手按小组的顺序依次上台参赛。其余同学都要认真倾听、记录、打分数,并准备点评。评价的标准是:普通话标准;说话清晰流畅;用语亲切自然,热情洋溢;站姿端正,表情落落大方。10分为最好,9分为好,8分为比较好。这样,教室里每个人就都有任务。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选手有的落落大方,声情并茂;有的腼腆羞涩,说话声音很低;有的在讲台上不停地笑,控制不了情绪;有的只顾读稿子,眼睛不敢看下面的同学……虽然学生的表现略显稚嫩,但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同学面前讲话,大家都感觉很新鲜、兴奋。其中一个学生的开场白和结束语是这样的:

开场白:十四岁,花一样的季节!正值十四岁的我们,有着对外界的无限幻想;十四岁的我们,有着对世界的无限好奇。十四岁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向青春迈开第一步。让我们毫无遗憾地走过这充满希望的青春吧!

结束语: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十四岁,我们走向人生的转折点;十四岁,我们畅想未来。我们的节目也接近尾声,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青春圆舞曲》来结束这次的主题班会吧!

比赛结果揭晓,评出了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然后评委对选手做点评,接着教师点评。最后要求学生将这次活动写下来,并且写出活动时的感受。

[案例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节口语交际课在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说想听

这节课从学生喜欢的节目主持人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羡慕心理,让学生感到有口才是很光荣的事。学做主持人也是让学生感到新鲜的事。其实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都有自己被别人肯定认同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希望有展示他们才艺的机会。这节课相当于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舞台,你有才来你上台,何乐而不为?

2.营造气氛,让学生敢说愿听

宽松的气氛让人畅所欲言。课堂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更容易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用亲切的态度提出一个轻松有趣的话题,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为了减小表达的难度,让学生先进行书面准备,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既让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又创设了平等、自由、宽松的口语交际环境。每组选拔一个学生参加比赛,为口语交际创设了竞争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优秀选手的展示也给全班学生做了示范。选手乐于讲,同学乐于听。教师布置了倾听的任务,让其余学生做评委,还要做记录,为这些选手做点评。这让所有学生都有任务,使学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有自豪感,避免了做课堂的“看客”“听众”,人人都是课堂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点评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在全班面前表达的机会。

3.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会听

教师将主持人应具备的条件投影出来,教给学生做主持人的方法,其实也是教给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的方法。同时又教给了学生写开场白、串联词和结束语的方法。学生做评委时,教给了他们倾听的方法。最后教师做点评和总结,又教给了学生评价的方法。

倾诉是欲望,倾听是修养。学生乐于倾听、愿意倾听、善于倾听,定会倾听得更专注;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定会表达得更精彩。愿教师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表达,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表达。愿学生在倾听中开启智慧,在表达中展示才干!

猜你喜欢
教给主持人口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酒中的口语诗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