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化视角的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4-04-17 14:31陈珏宇王源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三亚文化产业

陈珏宇 王源

摘要:当前全球文化产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三亚正处于城市化和国际化加速提升时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化和国际化程度。因此,应该运用全球化的视野,全面对照和剖析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核心问题,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关系,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创新投融资模式、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全面推进三亚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三亚;城市文化;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4502

1引言

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虽各具特色,但有三大共性:文化精神魅力、产业发展活力、空间形态引力。对照名城发展经验,三亚市应树立“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的理念,做足文化和文化产业文章。三亚正处在“城市化”和“国际化”加速提升时期。三亚城市发展的核心命题实质上就是“如何提升城市化和国际化水平”的问题。三亚能否统筹城乡发展,能否合理解决其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规律与要求。因此,三亚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站在三亚城市化、国际化的战略高度看问题,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三亚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2.1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三亚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要跨越工业化阶段,直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是不现实的。但对于以生态资源为起步的三亚来说则完全有可能。三亚选择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文化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文化产业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源依赖性小,可以充分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吸引文化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世界上著名的文化产业集群无不是生态环境最佳、生态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如法国嘎纳、美国好莱坞等)。因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是三亚发展文化产业的“根”,发展文化产业又能进一步保护三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2.2提升城市功能,建设“世界三亚”的需要

三亚有一流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有一流的海洋旅游资源,且又为中国最南端的城市,所以三亚市当之无愧为中国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但目前的三亚已不仅是中国的三亚,而是世界的三亚。国际化的城市要有国际化的城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目前三亚的文化和文化产业主要在旅游文化上“落脚”,远没有体现国际化城市的要求。一方面,三亚文化产业没有达到国际化水准,目前依旧停留在旅游文化上的一般水平歌舞表演和一般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另一方面,面对国际性游客文化上的多样性需求,三亚文化产业还没有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三亚提升国际化功能的需要,这就要求既要丰富三亚的国际文化产业内容,也要提升文化产业国际水准。

2.3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三亚”的需要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崛起,三亚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期。但是三亚旅游业发展主要建立在海洋旅游资源基础之上,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海岸线附近,主要有天涯海角、大东海、南山、亚龙湾等,广大的北部山区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而且,三亚城市化进程主要建立在休闲旅游地产发展基础之上,外来高收入阶层旅游者的高消费与本土居民的低水平收入形成了极大反差。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三亚中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虽然不乏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少数民族(黎、回、苗)风俗风情文化资源、热带生态文化资源、健康长寿文化旅游资源等),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整个三亚呈现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而这种区域不平衡又集中体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据统计,2007年三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7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66:1。因此,发展三亚农村经济,建立“和谐三亚”,需要挖掘中北部山区、丘陵土著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核心,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3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应当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文化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与其它产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三亚文化产业发展决不能就文化谈文化,而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特征,从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市场需求等角度来考量,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关系,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3.1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的关系

三亚区位的独特性造就了其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但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三亚可以在文化资源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但许多文化资源不可能产业化,因为,文化资源产业化,还要有现实的文化市场需求和文化产品生产等条件。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来讲,三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立足优势资源,如生态文化、海洋文化(三亚有中国最宽广的大海)、军旅文化(榆林港为中国著名军港)、土著风俗风情文化、热带农耕文化、渔业文化、历史文化、体育文化、宗教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时尚文化、健康文化、长寿文化、建筑景观文化、饮食文化、商务文化、会展文化等。

3.2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三亚要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之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最大不同在于——三亚缺乏本土市场需求。这使得三亚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外来游客消费带动。三亚本土缺乏文化市场需求,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三亚常住居民普遍收入水平偏低,富裕人群不多,可以承受的文化娱乐消费基数相对于旅游者较低;另一方面,三亚常住居民学历程度大多处于中下等水平,对于他们鉴赏世界性高雅文艺作品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提升三亚本土文化需求。一方面,要提升三亚常住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提升三亚常住居民文化素养。为此,三亚发展文化产业要与发展文化事业结合起来,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文化事业建设,以文化事业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endprint

3.3文化产业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三亚文化产业需求多样性和资源多样性,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具有层次性,即必须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于三亚而言,三亚的文化产业具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文化产业,包括海洋文化产业和生态文化产业;第二层次为传统支柱文化产业,包括宗教文化产业、风俗风情文化产业、滨海饮食文化产业等;第三层次为新兴支柱文化产业,包括时尚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会展文化产业等;第四层次为潜力支柱文化产业,包括内容文化产业、古董古玩拍卖及文化产品生产等。目前,三亚入境旅游市场已形成港澳台、日韩俄、欧美游客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但在旅游文化供给上,三亚基本上仍以汉文化、佛教文化为主导。三亚满足国外游客需要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4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与模式选择

文化产业是特殊产业,具有特殊规律和特殊属性。三亚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条件,借鉴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教训,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策略问题考虑的最佳预期,均必须以政策为保证。选择和制定相宜的政策,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适宜的环境,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和社会保证。三亚应在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有所突破。

4.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三亚形成了中心城区和海棠湾、田独、凤凰、天涯、崖城五个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了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字排开之势。根据三亚文化资源多元性、文化产业多样性和城市总体规划,三亚可以围绕海洋文化产业和生态文化产业两大基础文化产业,形成滨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带和山林健康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带,并在这两大文化产业带上形成若干个主题文化功能区,进一步推动不同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

在滨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带上,三亚可重点打造海洋文化展示功能区(天涯海角组团)、海上休闲文化产业功能区、海上影视文化产业功能区、海上演艺娱乐文化产业功能区、会议/会展文化产业功能区(主城区组团)、商务文化产业功能区(主城区组团)、文化产品制造产业功能区(主城区组团)、文化产品交易功能区(主城区组团)、滨海饮食文化功能区(主城区组团)、军旅文化产业功能区(主城区组团)、历史文化产业功能区(崖城组团)、美食文化产业功能区、宗教文化产业功能区(可以建成南海观音文化产业功能区、妈祖文化产业功能区、伊斯兰教文化产业功能区等,满足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休闲度假需要)等。

在山林健康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带上,可重点推出土著风情文化产业功能区(可根据三个少数民族具体分布情况,分别建设黎族风情文化产业功能区、回族风情文化产业功能区、苗族风情文化产业功能区,满足游客体验不同民族风俗风情需要)、热带生态文化功能区、健康/长寿文化产业功能区、热带农耕文化产业功能区、历史文化产业功能区等。

4.2创新投资融资模式,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市场,三亚文化产业发展也应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项目,并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批准建设的度假旅游区,最后大多变成为了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地盘,但同时也有些成功的案例,如香港中国旅行社珠海项目、华侨城项目等。这充分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由文化企业来主导。为此,三亚可以先做好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按照文化产业功能区不同,开展有目的的项目招商。三亚文化产业发展由市场配置资源,文化事业由于其公益性特点,应由政府主导,以政府投入建设为主。在文化产业发展上,项目建设遵循“政府统一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原则,可以采取项目招商、BT、BOT等方式,解决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融资问题;项目经营遵循专业化原则,由专业化公司负责承包运行。

目前,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三亚有两个指标位居第一:一是接待过夜外国游客与本地城市常住人口之比,2007年达到了81.4%;二是机场吞吐量与本地城市常住人口之比,2007年达到了965%。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文化需求,应成为三亚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三亚要成功地发展各种文化产业,必须进一步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尤其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投资上要实现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吸引国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总之,三亚要抓住中国服务业向外商开放投资的机会,引进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从而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文化市场体系。

4.3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短缺又是三亚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加快三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近期,三亚应加大领军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同时,通过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基础人才培养力度;中期,实行领军人才引进与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战略,重点造就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远期,除了引进一流国际化文化领军人才外,主要文化人才依靠三亚自己培养。具体而言,基础人才培养,依靠政府投入为主,企业赞助形式;管理人才依靠企业培养为主,政府配套支持;领军人才依靠政府引进和自己培养相结合。总之,三亚可重点学习华侨城人才培养经验,走引进领军人才和自己培养基础人才相结合的道路,加快造就三亚本土文化产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宣国富,陆林,章锦河等.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41746.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122.

[4]Gibson Chris and Kong Lily.Cultural economy:a critical review[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5(29,5):541561.

[5]谢植雄,叶妙君.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人文地理,2004,19(6):2629.

[6]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2005,(2):17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三亚文化产业
海南三亚之旅
『贵州小三亚』——罗甸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城市节点空间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沈阳城市文化思考
三亚的海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