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2014-04-22 09:21李焕玉杨青宝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实验班排球

李焕玉,杨青宝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体育教育学

普通高校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李焕玉,杨青宝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为了验证新构建的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运用中对学生学习效果与情绪体验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长江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4个男生排球普修组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技术总成绩和课程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积极情绪水平的提升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班(P<0.05)。结论:在排球普修课教学实践中,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情感体验。

排球普修课程;评价体系;普通高校;实践研究

评价是一种任务和设置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给予展示他们的知识、技能的机会,随着在这种环境中的理解和运用,使得学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1]。评价指标体系是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缩影和框架,评价指标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充分体现当今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提高评价信度和效度的目的,体现评价的导向、诊断、鉴定和育人功能。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球类课程的学习评价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反馈功能,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学习态度与基础水平相结合,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办法要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文献资料调研表明,我国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特征:在评价指标上,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能力指标考虑不多;在评价主体上,表现为教师主观性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少;在评价方法上,表现为量性评价多与质性评价少,总结性评价多与形成性评价少,甚至诊断性评价的缺失[2-3]。研究的前期,本课题组在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评价的指标、主体和方法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以学生的知识、技术、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根本的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本研究力图通过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运用,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情感体验,为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

系的运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以长江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4个男生排球普修组为实验对象。其中2个组为对照班,2个组为实验班。对照班36人,身高为175.0±5.78 cm,体重为65.9±7.08 kg,年龄为20.4±0.99岁;实验班35人,身高为175.4±4.81cm,体重为67.2±8.37kg,年龄为20.2±0.86岁。

在教学实践中,对照班运用以往的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验班运用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普修课程的教学周数为16周共48学时(单周4学时,双周2学时),干预时间为46学时(从第2次课到第24次课)。在课程教学的第1次课,课题组对实验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技术、身高、体重、年龄以及情绪水平进行测量与调查;在最后1周课程结束的周末,课题组对学生情绪水平进行后测,并统一进行技术考试;在课程结束后1周,进行统一的理论考试。具体的评价体系与方法情况如下:

1)传统考核评价体系与方法 评价体系:平时占20%,其中出勤10%、作业10%;技术占50%(包括传球12.5%、垫球12.5%、扣球12.5%、发球12.5%);理论占30%。

评价方法:在期末,任课教师通过学生出勤与作业情况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课题组统一对学生进行技术考试(教考分离)与理论考试(闭卷)。

2)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方法 评价体系:态度情感10%,其中态度5%(包括出勤率2.5%、学习积极性2.5%);情感5%(包括良性互动与信任关系2.5%、乐于助人与团队精神2.5%);能力20%(包括教学能力10%、裁判能力5%、自评能力5%);技术40%(包括传球10%、垫球10%、扣球10%、发球10%);理论30%。

评价方法:技术与理论考试同传统评价方法。态度评分办法:出勤率评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给予评定;学习积极性评分,由教师在学期初(1~6周)、学期中(7~11周)与学期末(12~16周)的教学时段,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与抽查课后作业等形式,给予学生3次评分,最后计平均分。情感评分办法:教师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较为均匀地把学生分为5~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要求小组内的同学平时互相观察,互相帮助。在学期末让学生对组内成员的情感指标“良性互动、信任关系和乐于助人、团队精神”进行互评,取组员的平均分。能力评分方法:学生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机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所侧重。依据教学的发展规律,对学生能力分为3个阶段进行评价:第1阶段(1~8周期间),由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教学能力;第2阶段(8~12周期间),由教师评价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第3阶段(13~16周期间),由学生本人对自我的学习体验与进步进行评价。

3)测量量表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由20个情感形容词组成,其中积极情感形容词和消极情感形容词各半,要求被试评价其近1周内体验到的各词汇所描述的情感的频率(1.几乎没有;2.比较少;3.中等程度;4.比较多;5.极其多)。该量表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2个分量表,其中积极情绪分量表的分值范围为10~50分,分数高表示个体精力旺盛,情绪镇定,能全神贯注和快乐的情绪状况;分数低表明冷漠。消极情绪分量表的分值范围为10~50分,分高表示个体主观感觉困惑,痛苦的情绪状况;而分数低表示镇定。黄丽等人[13]在研究中报告PANAS所有条目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正性、负性情绪的Cronbach'sα系数为分别为0.85和0.83。正、负性情绪的重测信度都为0.47。正性情绪各条目的负荷在0.76~0.40之间,平均负荷0.65;负性情绪各条目的负荷在0.75~0.45之间,平均负荷为0.62。中文版的PANAS适用中国人群[4]。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技术水平及身高、体重与年龄的比较结果与分析 3级蛙跳、6 m×10往返移动,包含了弹跳力、移动速度与耐力素质,是排球技术学习的基本身体素质;1min自垫球,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球感;身高、体重是学生身体形态的基本反映。因此,选择这几项指标,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与形态以及球性,是排球技术学习的基本保障。由表1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比较,在身体素质、基础技术、身高、体重与年龄以及情绪的均值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身体素质、基础技术、身体形态与年龄以及情绪水平具有同质性,为后期实验提供了基本条件。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技术、身高、体重与年龄及情绪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2.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技术、理论以及总评成绩的比较结果与分析 不同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实践运用研究发现(表2):在垫球、传球成绩以及理论成绩的均值上,实验班高于对照班,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扣球成绩的均值上,实验班高于对照班,且存在边缘显著性差异(P=0.079);在发球成绩的均值上,实验班低于对照班,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技术总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均值上,实验班高于对照班,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运用中,对学生的技术总成绩与总评成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垫球、扣球与传球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出勤率、学习积极性,良性互动与信任关系、乐于助人与团队精神等方面纳入态度情感指标,丰富了评价内容,对学生总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这与国外专家的观点相一致。如国外学者Hensley等人[5]对1396名教师的评价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分享、努力、态度和运动伙伴关系和出勤情况是决定学生评价等级的关键因素。另外,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运用中,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相结合,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进行分段式培养,注重把学生技术掌握内化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理论知识的掌握,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如Wiliam等人[6]认为,进行形成性评估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表2 实验与对照班学生的技术、理论以及总评成绩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2.3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情绪后测-前测差值的比较结果与分析 情绪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7]。情绪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2种状态,积极情绪状态可以促使人们更容易地获得进行革新性和创造性地思维与行动心理能量,反之,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使人们忙于应付最近的、即刻的事件[8]。因此,通过了解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由表3可知,在积极情绪的后测-前测差值上,实验班高于对照班,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消极情绪的后-前测差值上,对照班高于实验班,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绪水平的提升,而对消极情绪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水平的改善效果都不明显。由此可见,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对于学生的积极情绪有着促进作用。

Practical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Volleyball General Course Examination

LI Huan-yu, YANG Qing-b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In order to validate effect of newly constructed evaluation system of volleyball general course used in teaching practice to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dopting method of experimentation, this research implements teaching experiment for 4 boys’ volleyball general courses enrolled in Yangtze University in 2011. Results are as follows: overall scores of technique and curriculum in experimental class are signif i cantly higher than compared class (P<0.05); promotional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experimental clas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mpared class (P<0.05). Conclusion: In volleyball general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newly constructed evalu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effect and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volleyball general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university; practical research

G807.0

A

1004-7662(2014 )05-0032-04

2014-04-26

长江大学教研课题(项目编号:JY2011017)。

李焕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实验班排球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