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新未来——2014机床工具制造业CEO国际论坛现场报道

2014-04-24 07:26汪艺ReporterWANGYi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4年4期
关键词:秦川工业协会机床

本刊记者/汪艺 Reporter/WANG Yi

2014机床工具制造业CEO国际论坛

2014 年2 月23 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主办的2014机床工具制造业CEO国际论坛在上海于CCMT2014期间成功举办。论坛以“新变化·新未来”为主题,对5位业界知名企业的CEO进行访谈,并邀请了50余位业界和用户领域的CEO进行互动。

嘉宾和致辞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毛予峰先生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毛予峰先生介绍了论坛主要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先生、副调研员苏铮先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先生,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张力先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当值理事长、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先生,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袁立先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吴柏林先生、专务耿良志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届论坛。王旭先生和袁立先生为论坛致辞。

王旭先生在致辞中说到,近两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机床市场的低迷徘徊,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正经历着以“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调整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更好地改进行业管理,推动行业的进步,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也在努力探索打造行业升级版的有效途径,举办本次论坛就是一种尝试。

袁立先生在致辞中说到,机床工具作为工业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代技术,一代装备,一代飞机”,机床工具对航空领域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依托技术进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这离不开机床工具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作为机床工具的高端用户,愿与机床工具企业一起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机床制造水平。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当值理事长、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先生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袁立先生

CEO国际论坛

论坛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先生主持,邀请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二)董事长张志刚先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轮值理事长、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龙兴元先生,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江)总经理姜华先生,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先生和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那科)总经理景喜瑞先生作为访谈嘉宾。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先生

陈惠仁先生 这两年来,机床工具市场大环境的突出特征就是变化:首先是市场方面的变化,需求总量明显下滑,需求结构明显升级;其次中国机床工具制造业深刻地感受到生产要素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第三是政策方面的变化,现在靠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动力;最后,原来习惯于政府用行政的手段推进转型升级,现在则主要依靠市场的倒逼机制。这些变化会孕育行业市场和产业本身发生变化,本次论坛会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2011年底,济二获得了美国福特汽车5条大型冲压线的项目订单,拿到订单非常不容易,但是完成更不容易,而由于济二成功地履行了合同,2013年又得到了福特第6条冲压生产线的新订单。这是机床行业近年来最具含金量的订单,是济二机床长期坚持、长期积累的结果,为中国机床行业增强了信心。请张总和大家分享一下。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刚先生

张志刚先生 福特项目引起了机床行业和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我们的压力很大。现在可以做个汇报:经过两年的工作,第一批5条生产线已经全部交付使用,而且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拿到这个项目确实不容易,的确需要多年的积累。而完成这个项目更不容易,在履行过程中福特方面一直在找问题,进行产品验收时不仅按照指标验收,还按照实物验收,使用同一个模具,福特将在济二生产线上和原来使用的德国生产线上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逐项指标的对比,数据庞大。结果是济二冲压生产线不仅提高了效率,质量也提高了。汽车冲压生产线是一种高效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是智能生产线,福特在采购前,内部非常矛盾,最后这个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非常满意。这个项目是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从制造、运输、安装到调试全过程,最后包括培训和加工指导,一直到现在济二每天都能收到一个生产报告。整个过程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经验和教训都很多,现在可以说成功完成了项目,为中国机床行业争了光。

机械最重要的是可靠,这要求我们必须踏踏实实,持之以恒,以此为基础面对所有变化。变化对任一个行业都是永恒的,社会在变化,知识在变化,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化。我们只能去研究这些变化,据此调整自己的战略,以保证自身在市场上的生存。

陈惠仁先生 秦川规模很大,一业为主,多业经营是秦川的经营特色之一。尤其塑料机械领域表现突出,请龙总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并谈谈中国机床市场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龙兴元先生

龙兴元先生 秦川地处陕西,是三线企业,下属4大主要企业和20多个中小企业,员工1万多人,实话说秦川有一些成绩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要生存就要做一些事情。秦川以机床工具行业为主,在其他行业保证宁失利润、不失市场。其中塑料机械行业这个板块总共是95个人,主要做中空机,去年产值接近4个亿。

针对“新变化·新未来”这个主题,我认为新变化必须有新视野,但是更重要的是坚守,在变化中看清楚未来的产业方向,变化中坚守。为此秦川5年前提出复杂型面加工装备产业链这个概念,在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螺纹、螺杆、叶轮、叶片和非球镜面这7种产品都有涉足。其中圆柱齿轮加工是全系列的,从刀具开始提供。要求一个产业一方面要做深,主要表现是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是要有给用户提供全套服务的支撑能力。比如做齿轮加工秦川不仅拥有业界最好的滚刀、涉足磨齿机、拥有能够批量生产的滚齿机,还并购了西安交大的思源量仪,这样从刀具、切削、磨削到检测,形成了为客户提供全套服务的能力。另外,弧齿锥齿轮原来不是秦川的业务,现在可以做出3.6 m的大型锥齿轮,这个产品今年也会初具规模,用这项技术可以进入航母舰艇等海洋工程。

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成套能力,并向上向下延伸,但尽量避开与相关领域的主流企业竞争,不抢别人的市场,主要进入蓝海领域。大格局上讲是3个三分之一:(1)机床工具和智能装备;(2)以关键零部件为支撑的高端制造;(3)现代制造服务业,其中秦川成套服务公司从事机床再制造与工厂服务,这个板块经过最近4年的整合已具规模。

美国机床企业最多的时候500多家,现在有规模的是两位数,因此中国机床行业的企业在目前这个转型升级的时刻,应该把自身的成本结构、业务结构和市场结构分析清楚,坚守住自身的优势。秦川就是坚守住复杂型面加工,持之以恒,以此面对未来的变化。

陈惠仁先生 发那科是数控系统的成套供应商,请景总从数控系统供应商的角度谈谈对于中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变化的感受。

景喜瑞先生 过去几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很大,改革开发30多年,市场等红利正在消失,行业低速增长将是一种常态,不过整个行业发展的基本面还是好的,所以要有信心。针对每个企业来说,就是意味着今后怎么办,即定位问题,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定位。确定好定位后,要保证团队的持续性,把相关的整个产业链研究透,把握自身的核心技术,在某个细分市场做精做专,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陈惠仁先生 宁江机床在机床工具体系中以精密见长,协会经常走访重点领域的企业,了解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而宁江机床的产品和服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肯定。请姜总谈谈经验。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喜瑞先生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华先生

姜华先生 从事这个行业30多年,一直努力把产品做好,让用户满意,不过跟追求的目标还有差距。宁江机床最早为手表行业服务,这两年的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比想象还要快,比如服务于仪表行业的小型自动车床和小型滚齿机床,好的时候每年3000~4000台左右,而2013年只有200台左右。不过我们产品结构调整也很快,去年产品数控化率已达到90%,而“十二五”初期只有50%~60%。目前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在上升,针对这一情况考虑下一步的发展:(1)规划好业务,定位好产品;(2)调整资源和组织等结构;(3)匹配好体制和机制变革,把经营团队的长期利益和公司发展结合在一起;(4)掌握好发展的节奏,节奏很重要。

宁江的质量方针: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适用满意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产品重大质量改进、基础应用试验和前沿科技的研究是宁江每年都要做的事情。质量管理上主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以品质部门作为质量管理的主体,现在品质管理是以第一责任人为主体,我做事我负责。同时将技术向市场和服务延伸,从安装调试开始有服务预案,将服务做在前面。最后还通过用户质量反馈制度进一步保证质量。

陈惠仁先生 华中数控是国产数控系统企业的骨干,中高端数控系统过度依赖进口,结构存在问题,请陈总从这一方面谈谈行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陈吉红先生 针对今天的主题,我认为新变化包括:(1)高档化,尤其航空航天提出的要求;(2)细分化;(3)自动化;(4)信息化。美国、德国和英国都在开展工业4.0的工作,中国的制造业也在升级。04专项给了华中数控巨大的支持,开发高档数控产品。这次展会华中数控发布的华中8型,包含了网络化和云数据,目的是让最终用户把产品质量提高。如果用户、机床厂和系统厂能进一步紧密结合,围绕用户的最终需求,形成产学研的团队,相信一定能完成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工作。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先生

与到会嘉宾互动

陈惠仁先生 德国制造业有一种“瘦身”的新文化,不都去挤高端技术的金字塔,认为中端市场最有潜力。比如德马吉森精机在上海制造的五轴五联动机床在功能和性能上做了减法;西门子推出808D系统;通快集团控股江苏金方圆公司。请Fives机床技术亚洲区总裁李黎先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李黎先生 我谈谈组织结构、企业和行业方面的瘦身。MAG从2005年开始出现,几年间迅速收购了全球将近20家知名的机床企业。现在一分为三:MAG集团保留了汽车领域从事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生产线的企业;航空航天领域Cincinnati,Giddinqs &Lewis 和Forest-Line这3家企业被法国Fives集团收购;工业设备板块出售给了台湾友嘉集团。MAG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现在分开,但是MAG这七八年做的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而另一家瑞士知名机床企业MAAG,现在不做机床,做高端变速箱,也很成功,这是它的重生。

陈惠仁先生 这次论坛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有3点收获:(1)很多闪光的思想给我们以不同角度的启发,这就是论坛首先要达到的目的;(2)第一次组织对形式的论坛把CEO聚在一起,非常必要,对产业发展很重要;(3)所有的话题都是未尽的话题,这是因为转型升级本身就是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而这些话题的提出,可以启发大家思考。我们会不断改进,将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

猜你喜欢
秦川工业协会机床
机床展会
傅雷的称赞
换座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该得奖的李老师
岑溪市石材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完美落幕
2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9.1%
2019年9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较快增长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稳中有进 创新发展——访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武兵书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