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游走遇见另一处真实

2014-04-29 00:44Rea
大众汽车 2014年6期
关键词:女歌手声线舞曲

Rea

人们对于电影的嗜好,大多在于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的任意门,通过它便能潇洒地进入别人真实亦或虚构的世界,感同身受也好,冷眼旁观也罢……这恰和旅行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你开启旅程的那一刻,便如同打开了一扇“任意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一切让一个洒脱而又善于发现的“别人”自然进驻身心,就地取材的剧本也让各式情节上演得格外真实。当然,如果真要复制电影式的游走,则最好抛弃从旅伴、时刻表到攻略、防贼等一切属于“应该”的旅行要素,重构起一单我们想不到、不敢想却绝对特别的旅程。

我的听乐记忆告诉我,极少有女性能用音乐传神地表达出洒脱不羁这种特质,因为她们的声线好像更擅长表现柔情的缠绵、可爱的清新还有撩人的性感,可Macy Gray (梅西·格雷)的音乐却极度贴合这样的主题,绝对是一份特别的体验。Macy Gray绝对是那种让人过耳不忘的歌手,因为她有一副烟熏般的沙哑嗓子,但正是这种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唱歌的嗓子却让她显得独树一帜。Macy Gray的音乐既保有FUNK和灵魂音乐的精神, 又加入了Rock、HipHop舞曲等元素, 一切被柔和得丰富却又利落,而原始“野性”的粗糙质感被极好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曾有评论家表示:“听着她的歌,感觉就像是下了班后,松开领扣进了一家熟识的小馆,大口地喝着啤酒,很放松,丝毫无需做作和雕琢。”而在我看来,路途中伴随这样的音乐,可以让你感到是在和一位内心丰富细腻、生性洒脱成熟的女性在交流真实的感受,怅然爽快。

其实Macy Gray在很小的时候,就与音乐结缘,学了七年的古典钢琴。但正是因为“不一般”的声音,她曾一度不爱说话,连她自己都很难相信最后真的成了名歌手。而且,发行的第一张专辑《On How Life Is》就让自己声名鹊起。凭借一首传世之作《I Try》,在2000年,她分别摘得了格莱美最佳女歌手奖、全英音乐奖最佳国际女歌手和年度国际新人、MTV的最佳新人奖等,迅速登上了音乐生涯中的制高点。

但也就在风光之时,她因为演唱国歌时的失误遭遇冷落,争议使得之后发行的《The ID》和《The Trouble With Being Myself》都没有兴起波澜。四年之后,Macy Gray带着专辑《Big》重回音乐世界,制作与以往也有了巨大的转变。在过去,Macy总是坚持一个人完成歌曲的词作,而且只会选用一个专辑制作人,直到她的第三张专辑,她都没有和其他艺人有过合作。不过在《Big》里,她却敞开了合作大门,一口气找来了包括Will.i.am、Justin Timberlake、Natalie Cole等在内的数位大牌艺人,并邀请了著名制作人Ron Fai操刀。专辑中,《Get Out》抛开了抒情的风格,添上了不少现代的节奏,而Macy发出的一些夸张而特别的声音也被巧妙地插入了其中,颇为有趣。此外,《Glad You Are Here》里尽管有Fergie的参与,但是仍有着Macy Gray深深的印记。

在其后的新作《The Sellout》里,Macy Gray则再度回到了古典时代,除了在《That Man》这类复古舞曲里游刃有余外,她在《Beauty in the World》和《Let You Win》两首略带民谣线条的作品里,更是进一步体现出了声线中刚柔并济的魅力,尤其是真假声的转换,以及那种质感的慵懒声线,都是在她天赋嗓音的基础上所加工出来的更多亮点。而专辑中的首支单曲《Beauty In The World》则是Macy 从女儿某天在隔壁房间里歇斯底里的笑声中得到的灵感,曲风愉悦动人,有着舞动生命芳华的感觉,个人十分喜欢。

其实,这种解脱后拥有的洒脱,无论是通过电影还是旅行,皆源自形式上、内心中的某种暗示。只不过,电影中的演绎永远和你隔着道屏幕,即便时常会融入其中,主角也不会是你。而潇洒游走,即便你抛开眼前的真实,进入全新的一切,所有未知的情节也会和另一个自己相遇在另一处的真实里。

猜你喜欢
女歌手声线舞曲
水声中非直达声下的声速修正方法①
冬的舞曲
论民间女歌手在长调传承中的贡献
基于声线法的特殊体育馆模型中声场均匀性分析
瑶族舞曲
女歌手和梦想者
纠缠的曲线
烂漫舞曲
三维温度梯度场中本征声线轨迹的求取*
握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