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的境界

2014-04-29 00:44犁航
八小时以外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士外物羁绊

犁航

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御風而行,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梦想。这是对脱离束缚的期许,是对获得自在的向往。

自在,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身体不受羁绊,心灵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受外物影响,佛教指心无挂碍,道教则指远离烦恼的通达无碍。

于人生而言,无尽的网给了我们太多的束缚,难得逍遥自在。束缚是痛苦,自在是幸福。寻求自在,便成为一种修行,甚至朝圣。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在,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不自在中寻求自在,如同在平凡的生活中追寻幸福。

创新观念,思接千载,神游万仞,让思维穿行于无拘无束的时空,毫无障碍,这是精神领域的自在;发展生产力,一步步将人类从蛮荒中解放出来,少受自然制约,少遭外物困厄,享用更多的物质文明,这是物质领域的自在。若想在生活与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就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人际交流。如果人缘不好,处处壁垒,无处通达,心灵便无法自在;有一副好身板,想吃美食无所禁忌,想做运动无所局限。若被病魔缠身,被药物围困,想玩玩不了,想吃吃不成,想睡睡不好,身体便无法自在。即便身家亿万,只要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看着窗外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的贩夫走卒,一定是满眼的羡慕。

参禅悟道是修为心灵的自在,强身健体是铸就身体的自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锻炼者,佛道中的修行者,都讲究身心双修。身心自在了,无边的幸福便铺天盖地随影而至:拥康泰,享高寿。

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小故事:终南山下的亭子里,采药人端着茶壶悠然自得地品茶观山,身边的竹篓子里盛满了各类草药。一路过的文士大惑不解地问采药人:“你在这里闲坐,为什么不多上山采几次草药?”采药人指指竹篓笑答:“每天采药一次,我已丰衣足食,小有积蓄了。”文士纳闷了,说,“要是你每天多采几次草药,长此以往,你就不是小有积蓄,而会很富有,你就可以去城里开一个药铺,还可以请人帮你打理生意。”采药人品了口茶,漫不经心地问:“那又怎么样呢?”文士一愣,哀其不幸地说:“怎么样?那时候你就可以天天坐在这亭子里看山品茗,永远自在逍遥了!”“可是我现在已经如此了呀!”采药人说。文士顿时无言,怏怏而退。

自在,是一种程度极高的心灵修持,是一种精神寥廓的大境界。采药人懂,而胸有诗书的文士却不懂——对于自在而言,精神层面的内在修为比物质层面的外在修为更重要。

自在,有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常态;有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有着“闲看庭前花开花谢,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优雅;有着“纵泰山崩于眼前,我自岿然不动”的风度……

自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由闲适,了无羁绊。自在,更在内心。浅白地说,自在,就两个字——放下,于众生而言,垂手可得。

猜你喜欢
文士外物羁绊
金永爵与清代文士的文学交流研究
趣味测试 选出你最喜欢的油画,测这辈子和你羁绊最深的人是谁
Trouble I’m In
论玉山雅集与元后期文士群体的追求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外物轻重
臻于“纯粹”的布衣文士:洛地先生
医养结合受制于政策羁绊
吾城·吾乡
外物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