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招标”黑幕多

2014-04-29 15:56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串标掮客围标

从“围标”“串标”“萝卜门槛”到层层转包滋生权力“掮客”……工程建设领域中招投标乱象频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画工当上建造工程师、厨师当上监理工程师、司机当上了安全员的“怪现象”。招投标原本是为了公开透明,“围标”“串标”为何能屡屡得手?这背后都有哪些“猫腻”?

招标环节:“围标”“串标”有“黑手” “有时,看似有十几家企业参与投标,实际上仅为一家幕后操纵。”因腐败犯罪在江西某监狱服刑的一名大学基建处原处长告诉记者,一次工程招投标,一家公司往往能 “召集”到十多家甚至更多有资质的企业出场相助,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名下围标企业的投标报价,一旦中标,利润高达工程额的20%;一些中介机构则充当权力“掮客”,依靠卖标书、收报名费、咨询费等牟利。

鹰潭市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陈勇等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围标串标手段背后,衍生出诸多操纵招投标“手法”:招标方“量身定做”设置门槛实现“萝卜招标”;将整体项目“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招标工程规模标准,继而采取“邀标”方式定标;采取“钓鱼”方式,中标方先低价竞标成功,再勾结招标方变更工程设计方案或追加工程量,达到牟利目的。

标后环节:层层转包,画工能当建造師 “在招投标环节拿到建设项目,仅仅是一些承建单位 ‘赚钱的开始。”鹰潭市监察局局长杨森告诉记者,“更大的‘猫腻在招标之后。”

2012年4月,济广高速鹰潭南收费站的改造工程现场发生一起坍塌事故,导致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86.9万元。经查,工程的施工方无任何建造资质,作业人员竟无一人具有行业从业技术资格证,甚至从包工头到建造师等多人,为仅仅懂得雕刻技艺的画工。

“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到公司的诚信记录,不守信等于自毁前途。”鹰潭市高新区一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樊祥敏说,标后监管制度让工程竞标者心态发生改变,从“不管不顾先抢到手再说”到“先掂量下自己能不能做”。

猜你喜欢
串标掮客围标
企业招投标中的串标问题研究
工程项目招投标串标问题及相关策略分析
政治掮客的类型与社会基础
游走于权钱间的“权力掮客”
政治掮客的类型与社会基础
基于合作博弈视角的工程项目围标现象分析
基于博弈论的串标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
“围标”现象的成因及防范
浅谈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问题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