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2014-04-29 20:44蒋大庆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7期
关键词:生物信息技术信息

蒋大庆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越来越突出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很久以前就对现在的教育作了这样的论述:未来教育是人脑、电脑、网络的协同作用。果你不具备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会使用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将很难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肩负着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任,其意义非凡。这门课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了这一点,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在此,本人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方法谈点个人做法。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是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高,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也越好。而且,在小学阶段是否能培养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其一生关于信息技术的态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趣味”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任务驱动”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方法,它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任务对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兴趣,一种“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好教学支架,课堂上创设情景,设计好问题和提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当然,教师也可以把课堂目标分解为一个个 “小任务”,而且这 “小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在学生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如自己在学习word中的修改文章时,教师可先请同学们提供一篇习作,在课上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进行修改,这样既学会了用word2000修改文章的技术,又对作文修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2.建立平台,培养兴趣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新奇感和神秘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好信息技术的信心,这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用各种方法,如微笑、鼓励的话语使学生的心情放松,也不仅仅是自然地运用语言来组织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如视觉和手势等交流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赞许地点头、恰当的表扬、肯定的眼光、得体的手势等都会给学生以愉快的鼓励。教师爱学生并充分信任他们,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也就会相应地信赖老师,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3.加大阅读,增强兴趣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除了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规定的除外,教师要适当地增加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不断增加相关信息学报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发展的最新信息和操作技巧,可在拓宽其知识面的同时,增强其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是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等标准,帮助学生选择或向学生推荐,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操作欲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引导,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信息技術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根本任务是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1.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学生除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搜集信息外,还必须对所搜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逐一的评估,而不是照单全收;在利用所搜集到的信息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辨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善于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分析和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意见和看法。

2.培养学生对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没有实践,那将是对学生进行纸上谈兵的教学,使信息更加抽象化。因此,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安排中应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能力。比如自己在三年级教学时,要注意到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最快,理解能力也较以前有所提高,是打基础的最佳时期。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以理解、记忆为主,注重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意志力能使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要独立动手操作,集中每一分注意力,如果进行了某个错误的操作,有时会影响到整个任务的执行,甚至会功亏一篑。这在小学低年级的指法练习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既要输入得又快又准,还要同时记住各个键位。这就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认真揣摩。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虽然采取以上策略,学生也能很好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计划。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仅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还远远不够,自己更应在开拓思路上狠下功夫,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努力进取,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全面提高信息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九龙山小学校400700)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由于学生所接受的大多数是较为笼统的生物知识,如果能够凭借幻灯片、录像和动画等形式,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就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实验而言,大多数生物教师都是选用口述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以至于很多学生无法亲身实验。可是凭借这些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生物教学效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保护学生安全的效果。

2.重视生物课的试验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过程中,忽视了生物实验的重要,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理解不深刻等多方面的问题。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是充满了乐趣的,适当的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例如,“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我首先会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实验装置里所放置的金鱼藻,看金鱼藻是否会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气泡,然后手持即将熄灭的卫生香去进行验证,如果即将熄灭的卫生香能够快速亮起来,就可以说明金鱼藻能够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氧气。通过该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们亲身的体验到实验的乐趣,而且对课堂内容加深了印象。

3.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

目前,初中生面对的最大压力就是中考,而且很多学科任务十分的沉重。生物教师盲目的给学生布置过多的生物作业,在无形中会加大学生的担负,而且使得很多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由此可见,合理的布置生物家庭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生物教师要合理地按照生物作业的难度进行布置,注重与书本的结合,充沛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作业布置。建议学生做一个错题本,让学生将一些知识点薄弱的地方进行统计,并不断地进行复习巩固,防止过错的重复。

綜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方式还是比较传统和陈旧的,不管是从生物教学的制度上来看,还是从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来看,都要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从整体来分析,首要原因是教育准则和方式的负面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无视学生生物上的整体素质的开展。而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由于生物教师不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就需要生物教师对教育方式和技巧进行不断的学习。从学生看来,课堂是比较烦闷、单调,因而,初中生物的教育必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积极性,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敬.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3)

[2]谷俊巧.探究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上).2011(05)

[3]张静伟.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4]杨会涛.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09)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铝业学校751600)

猜你喜欢
生物信息技术信息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第12话 完美生物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