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2014-05-21 02:39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4年4期
关键词:自理家人玩具

Q:我生完宝宝之后休息了一年多,现在回单位上班了,可是每次早上出门的时候宝宝都离不开我,看见我要开门就大哭大闹,说什么也不让我出门,一边紧紧拽住我的包,一边要我抱他。抱完还不让我走,没有办法,需要孩子的外婆强行把宝宝抱走才行。每次出门,宝宝都以泪洗面,我也好心疼,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A:宝宝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现象,妈妈不必过度紧张,千万不要为宝宝的泪眼而伤心难过,这只会把宝宝宠坏了。妈妈要做的是如何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1)让宝宝习惯多人照顾,如和需要照顾宝宝的其他家人一起做游戏,给他亲近家人的机会,缓解宝宝总是黏着妈妈。2)事前协商,要用宝宝能懂的语言告诉他,妈妈要离开一会儿,但会回来的,让宝宝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尽量不要偷偷地走,让宝宝没有安全感。3)出门前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可以给宝宝安排好游戏活动,并引导宝宝投入其中,减少宝宝对离别的高度关注。同时了解宝宝近期最喜欢的玩具和活动,为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做好准备。4)在家可以让宝宝看看妈妈的照片,从电话上或录音机上听听妈妈的声音,都可以能缓解他的焦虑。5)建立简单的告别仪式,拥抱宝宝,挥手再见。6)当妈妈回到家后与宝宝好好亲密亲密,让他感觉到妈妈回来后还是一样爱他。

Q:孩子2岁多了,自理能力很差,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我们大人也教,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宝宝不太能理解我们说的。2岁多的孩子自理能力大概到一个什么程度呢?我们在培养宝宝自理能力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A: 2~3岁宝宝手的抓握、小手指的配合及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生活中的宝宝好模仿,喜欢动手操作,什么事情他都希望自己做,可以说宝宝已经具备了独立做事的能力,家长应尝试放手让宝宝学习生活自理,让他实现心理断乳,逐渐走向真正的独立。如使用小勺吃饭、持杯喝水;在成人提醒下如厕、会拉下松紧带裤坐便盆;学着漱口、刷牙;自己穿鞋、解衣扣、拉拉链等。

父母在培养的时候要注意:1)家人要意见统一,不包办代替,放手让宝宝尝试动手的机会。2)将生活自理技能训练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或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儿歌。3)游戏中培养,创设情景,提供操作,引导宝宝模仿体验,如喂布娃娃吃饭、洗脸、穿衣等。 4)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让宝宝模仿学习。5)亲子共同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玩具、收拾衣物、餐前准备摆放餐具等。6)及时肯定、鼓励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表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理家人玩具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