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2014-05-25 00:30吕明慧
卫生软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科病房护士

石 英,杨 磊,吕明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石 英,杨 磊,吕明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了解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选取昆明市16家等级医院745名在职老年病房和干部病房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病房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比例是91.4%,对接受培训对自身带来的影响问题(或希望带来的影响)较大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老年综合评估管理,解决工作疑难问题和老年专科技能。最受认可的培训方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示范练习、实地参观和多媒体教学。培训压力居第一位的是担心各种工作检查。[结论]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已被广大护士所接受,在临床有较高的需求,而培训方式应更贴近临床实际的需求,医院应在老年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有所调整,以体现其价值。

老年病房;护士;专科培训;问卷调查

“专科护士”(specialized nurse)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1,2]。专科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员在经过专门机构的资质认定后,接受以提高专科护理能力为主的规范化系列培训,使之具有某一专科护士项目方面专长,掌握较高的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该专科领域护理疑难问题,并指导其它护士开展相关工作[3]。我国卫生部在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要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我国老年护理发展起步较晚、教育环节相对较薄弱,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医院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由原有一般临床护士转型而来,未经过专业的老年护理教育[4],对老年护理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专科护士的培训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各临床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的了解认同与需求程度直接相关。目前昆明市仅有两所医院设立老年科,干部病房中患者趋于老龄化,也将干部病房护士列入本次调查范围内。因此笔者对昆明市老年病房及干部病房护士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以下简称培训)的认知与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昆明市16家等级医院(9家三级甲等医院378人,3家三级乙等医院125人,3家二级甲等医院223人,1家专科医院19人)在职老年病房或干部病房护士745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否参加过培训)、培训的总体认知,接受培训对自身带来(或期望带来)的影响、培训方式、培训压力来源5个方面。调查者将调查问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出,由16家医院老年病房或干部病房护士长向调查对象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知情同意后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一周内收回。1.2.2 统计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发放问卷745份,回收745份,回收率100%,有效725份,有效率97.3%。参加本次调查的护士中97.5%为女性,年龄(31.42±8.53)岁,工作年限(10.69± 9.34)年,中专315人占43.3%,大专233人占32.%,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77人占24.4%。护士152人占21.2%,护师298人占41.1%,主管护师274人占37.5%,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人占0.1%。

2.2 对培训的总体认知与需求

按 Likert3级评分法对培训内容的重要性进行赋值,其中非常需要4分,需要2分,不需要0分,调查对象中认为培训非常必要占91.4%,一般必要占8.4%,没必要占0.1%,各培训内容的综合评分显示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居前3位的分别是,应对老年突发事件的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年专科护理技能,居最后一位的是组织和管理能力,详见表1。

表1 培训内容的重要性构成及排序 (n =725)

2.3 培训对自身影响的认知

按 Likert5级评分法,对影响的重要性赋值,其中1分为影响小,2分为中等影响,3分为影响大,4分为影响非常大。调查显示对接受培训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或希望带来的影响)较大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老年综合评估管理、解决工作疑难问题、老年专科技能。居最后一位的是福利和工资待遇,详见表2。

不同职称的护士,在关于接受培训对其自身发展带来影响的认知上,在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工作疑难问题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2.4 对培训方式的认知和需求

按 Likert5级评分法,对所有培训方式重要性赋值,其中1分为很不重要,2分为不重要,3分为一般,4分为较重要,5分为很重要。各培训方式的综合评分显示,最受认可的培训方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示范练习、实地参观和多媒体教学,详见表4。

2.5 对参加培训的压力来源的认知

按 Likert3级评分法对培训的压力来源进行赋值,其中1分为极小部分,3分为部分,5分为大部分。调查显示,培训的压力来源居前三位的是,担心各种工作检查、害怕考试和论文答辩、担心影响正常工作时间,详见表5。

表2 培训对自身带来的影响得分及排序 (n =725)

表3 不同职称的护士对培训带来的影响的认知构成比较

表4 不同培训方式的构成及排序 (n =725)

表5 不同培训压力来源及排序(n =725)

3 讨论

3.1 专科护士培训在临床有较高的需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1.4%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并且愿意接受老年专科护士培训。 据推测,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达到20%,而到2050年将达到25.5%。人口的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引发的矛盾日益突现,导致对老年专科护理的需求大大增加,发展老年护理,对老年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将是非常必要的[5]。

3.2 较多的护士认为培训能够对自身带来有益影响

从本调查可以看出,护士认为培训对老年专科技能、解决工作疑难问题、老年综合评估管理能力影响较大。常规护理主要是凭经验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培训后的专科护理有统一制度式的系统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增强了预见性,通过评估,制定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反馈监督,加强了护理过程的系统性,使之有效监督和不断强化[6]。使护士获得专业实践机会,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而不同职称的护士,在关于接受培训对其自身发展带来影响的认知上,在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工作疑难问题方面存在差异。护师及主管护师以上的护士在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工作疑难问题方面有较高需求,因此在实际培训中应重点关注此人群较高需求的内容。

由于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缓慢,护士的工作价值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在医疗活动中一直属于从属地位。宋慧娟等人的研究[7]发现建立老年专科护士模式,可激发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使护理人员改变长期的角色定位,对自己的工作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护士认为培训对提高福利和工资待遇的影响排名最低。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使专科护士的培养进入良性轨道必须要改变护理管理者的观念,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临床作用,同时专科护士应享受相应的待遇,如优先晋升、享受专科护士岗位津贴等,真正体现专科护士的价值。

3.3 培训方式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示范练习、实地参观和多媒体教学是最受认可的培训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多媒体教学和示范练习也是最常用到和最容易操作的两种培训方式[8]。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轻松、有趣的互动教学方法,其组织形式灵活,较之学术讲座或理论授课,学员参与性强,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适合在职人员培训特点,值得在护理继续教育中推广[9]。

3.4 关注与缓解学员压力来源

本次调查发现,参加培训的压力来源居首位的是担心各种工作检查,其次是害怕考试、论文答辩等。工作忙、各种检查和考试多是护士工作的普遍特点,也是培训压力的主要来源。部分学员参加培训前从未写过综述、做过科研,学员普遍感觉压力比较大[10]。管理者要明确专科护士培训的重要性,支持和鼓励学员全身心投入培训中,帮助学员缓解培训压力。

4 小结

目前,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培训模式和知识体系,而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已被云南省广大护士所接受,在临床有较高的需求。因此,尽快对云南省老年护理队伍进行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迫在眉睫。可通过专科基地建设、规范教材、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方式,让从业人员系统学习老年护理知识理论和专科技能,培养老年专科护士,提升老年科和干部病房护士的整体水平,探索云南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规范,加快老年护理专业建设,从而促进云南省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

(此调查的完成得到云南省护理学会老年专业会主任委员张艾灵主任和各位委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Master’s Education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M].Washington D C∶AACN Publishing,1996.

[2] HELLER B R,OROS M T,DURNEY-CROWLEY J.The Future of Nursing Education.Ten Trends to Watch[J].Nurs Health Care Perspect,2000,21(1)∶9-13.

[3] 刘世晴,霍孝蓉,莫永珍.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8,8(2)∶35-37.

[4] 王 婧,何国平.我国老年护理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23)∶82-84.

[5] 许智越,方 勇.我国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48-49.

[6] 李 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98.

[7] 宋慧娟,刘雪琴,李 漓,等.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7,6(22)∶56-57.

[8] 沈 红,陈湘玉,黄 萍,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8-9.

[9] 杨 华.香港护理深造学院专科护士培训特色及启示[J].护理学报.2010.17(1A)∶26-28

[10] 徐海丽,陈肖敏,姚林燕.浙江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9B)∶68-70.

(本文编辑:谢碧钰)

R192.6

B

1003-2800(2014)04-0242-04

2014-02-13

石 英(1963-),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老年护理方面的工作。

杨 磊(1974-),女,云南昆明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老年护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专科病房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