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2014-05-30 17:40贾小慧吴璇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分析

贾小慧 吴璇

摘 要:城市市政给排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给排水规划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多个层面考虑省地节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给排水规划设计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都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市政给排水;给排水规划设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分析

前 言

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考虑与城市规划的密切联系,还要充分结合城市原有的给排水设施。在实际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城市防洪和排水能力不足、宽阔地带排水管渠坡度过小导致淤积现象严重、部分老城区排水系统老化等。这些问题造成的原因有设计的不合理、日常管理的不到位以及各种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等。

1 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1.1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水资源优化配置极为重要,因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不平衡。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对需水量进行预测工作,还要对江河水域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做预测。给水系统还要根据城市和工业区建设规划,综合考虑近、远期,做到既满足近期要求又能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

水源的种类、水源的高程、与给水区的距离及水源的丰富程度等都对给水系统的取水布置有直接影响。水源为地下水时,水质较好,不易受到污染,取水位置考虑靠近供水区布置,可节省管网造价和水处理构筑物造价,有很强的经济性;当水源位置较高时,可采用重力输水,能够省去一级泵站或二级泵站,降低一次性投资和运营能量耗费;若城市附近水资源丰富,可采用多水源供水,以减小管网水压。

给水系统的布置受地形條件的影响较大。统一给水系统一般用于地形平坦、城市规模较小、用水量较少的地区;加压给水系统用于地形起伏较大、城市各地相隔较远的地区;多水源给水系统一般用于城市较大且被河流分隔区域。

1.2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要具有开阔的眼界和系统的思维,既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宏观环境因素,又要根据城市发展规模、流域排洪面积等微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

1.2.1 雨水系统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及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防洪排涝主要包括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比如防洪堤、水库等,内洪以排蓄为主。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符合“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排洪规划”,在市政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排洪和排水重现期标准的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10年一遇(水利标准)。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的区域,可利用雨水来减少水负荷、增加地下水补给,这种补给方式既能够减少排水管道投资还可以修复地下水生态,同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渗透或截流雨水,以作中水使用,减小城市供水压力。

1.2.2 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我国老城区排水系统以雨污合流制为主,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管道排除,污水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排放,导致水体遭受污染,整体排水标准和能力很低。这种传统的排水方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恶化了城市给水资源,增加了水净化处理的难度。新城区以及老城区改造的排水管道采用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管渠内排除,既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同时也减轻了水体污染,减少了污水处理的费用。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对于整个城市水环境都起到环保作用,但是实施难度大、代价高、施工周期长,最好以分片、分期的方式实现分流计划。

当然,选择哪种排水体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流制排水系统虽然可以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但是忽视了城市地面径流污染和雨水资源的利用,现代城市水生态系统已无法抵挡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性排放事件的冲击负荷,污水分流排水体制不能解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排水体制的选择要根据当地降雨、水文、地质等综合情况来考虑,一定要建立在详细的经济和技术比较的基础之上。老城区排水管网的改造一定要对各种因素进行长期性综合评估,制定因地制宜的改造方案。

1.3 管线布置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建设越来越多,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在给排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好市政管线的布置,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生产,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雨、污水管管径较大、埋深较深,可以将其布置在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较小、埋深较浅、检修频率较高,尽可能将其布置在人行道下。

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供水水质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管道、淘汰管材都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制约因素。给排水管道材质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给排水工程中PVC-U管、PE管、聚丙烯管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快速兴起,因其有着管道摩阻小、过水能力强、重量轻、施工方便等优点而受到广泛使用。

1.4 节水环保

我国水资源匮乏,所以市政给排水工程担负着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的三重任务。

节水,一是大力开发水资源,在给排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开发水源,找出水资源开发的趋势和规律,改变城市供水被动局面;二是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对缺水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耗水量大的产业积极研发污水处理工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节约用水工程。

环保,一是在给水规划中根据水文关系和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及保护标准,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清除排污的措施;二是污水厂转变思想观念,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污水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

2 结 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大、投资大、施工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践经验,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尝试用新方法、新材料去解决。在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应从大局出发,按照前瞻性理念进行规划,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努力完善现行设计的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吴轶.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76.

[2]方宏.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142.

[3]肖振海.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J].四川建材,2008,(34):246~247.

猜你喜欢
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塑料管材在住宅水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城市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技术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探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有关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探究
降雨数学模型研究与趋势
旧广州水泥厂项目·商贸城(Al栋)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