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住区细节设计研究

2014-05-30 19:53刘欢严春燕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性化建筑

刘欢 严春燕

摘 要: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加快,针对老年人的住区设计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设计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对老年人住区规划以及建筑的细节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人性化;建筑;细节设计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银发潮”将对我国的住宅建筑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新世纪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越来越少,而且对养老院感到排斥,专门的老年人住区越来越受欢迎。

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由于生理特点影响而造成其身体机能退化,身体变得虚弱等,这些都引起老年人行动缓慢、体力下降。因此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方面应当重点考虑从方便性出发,而且设计住房时应当考虑到其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使其能长时间维持独立生活能力。笔者总结了欧美几十年以来对老年人住区舒适、安全以及适应性的研究报告,并结合工程实践,将从住区规划、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老人社交和心理需求、场地设施等细部设计方面,针对老年人住区提出可行的设计手法。

1 老年人住区规划及环境设计

对于老年人住区规划和户外环境设计上,应当重点针对老年人特点,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加强住宅区的活动场所、交通辨识、户外照明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1)在室外规划上应当具备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可以在住区内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

(2)交通辨识。为帮助老人在户外明确方位和寻找路线而适当地设计和安排户外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安全、易识别和通达性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随着人的衰老,感官机能也逐步受到破坏,老人依赖越来越有限的感知信息,在这方面主要的设计注意点就是导向、感官刺激和环境感知。

①用特殊的标志指示经常行动的路线,或在重要地点提供详细的感官指示,来帮助居民对这个场所进行认知。

②区域之间应视线通畅,标志明显,并能提供让人找到相对位置的指示牌。

③建设一个封闭的户外空间或是一条可绕回到住宅入口的步行道。

④使环境更容易被感知是弥补老人感官机能受损是一种方法。提供触觉辨识物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视觉和听觉通常是随年龄最先衰退的。

⑤在需要有色彩变化的地方采用黄色、橙色和红色。因为这些颜色是最容易被察觉到的。

⑥明确标志和界定行人和车辆过往繁忙的地段。

(3)户外照明。总的来说,老年人的眼睛需要更高亮度的照明。

①居住区入口、建筑物入口和停车场内应采用高亮度的照明,以保证安全。庭院和其他活动区的照明应有特殊效果。

②常有人使用的区域附近应设置照明,以界定铺地边界,避免浓重阴影。

③相互重叠的照明区可有效避免过亮的眩光点。

④使用光线向下的照明设施,而不是光线向上或向外的照明设施以避免眩光。

2 建筑设计

对于老年人住区来说,其住区建筑及室内空间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其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安全性以及方便性等。

(1)每栋建筑外立面以及每栋楼室内每户外墙宜使用不同颜色以便方便记忆和视觉能力下降的老人能找到自己的房间。宜采用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因为这些颜色是最容易被察觉到。

(2)主入口除了是进出建筑物的必经之路外,还是受人欢迎的休息、等候、交流的场所。(图3)

①在建筑的入口處,设置遮阳蓬或棚架,以减少眩光问题。

②在棚架上种植落叶藤类植物,这样可在夏天遮蔽烈日,在冬天透进温暖的阳光。

③使用深色无反光的面砖,以减少眩光。

④要清楚地标识和照亮台阶与坡道,特别是台阶的第一个踏步。

⑤各处都有扶手。

⑥天棚要能覆盖整个用来上下车的车道,为那些上下车比较慢的老人提供庇护。

⑦天棚应有足够宽度以在刮风时遮挡雨雪。

⑧在主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大门厅,并提供了轻便、可移动并且有不同高度的座椅和桌子供老人们社交之用。

(3)从空间(消除室内高差)、装置(设置扶手、地面防滑)、设备(紧急通报系统、安全电热源)、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做到紧急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并住宅内提供能让人找到相对位置的带有盲文的指示牌,在楼道中设置有导向性的铺地和指示牌。

(4)可设计全封闭的走廊用以连接住区,使老年人在恶劣天气也能进行散步锻炼;将走廊局部放大,提供空间和设施供老人社交之用。(图4)

(5)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造成其行动缓慢,因此在设计老年人居住空间时,应当从经济以及方便角度出发,尽量占地较小,而且室内空间布置应该紧凑,有效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便性;同时鉴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因此做好防火设计同样是最大考虑要素之一。另外,鉴于老年人喜欢宁静环境,害怕小孩吵闹,因此室内环境应当要做到高度宁静。

(6)考虑到老年人比较惧怕孤独、喜欢阳光,因此房间面宽应较宽,建筑应南向布置,满开的落地窗以保证充足的阳光。

(7)将户外活动区和园艺区安排在楼前,使老人能看到别人的活动,产生参与感。阳台使用栏杆以不遮挡人坐在座位上时的视线。并且窗台做450mm高,使老人在室内也能看到阳台外的景色。这样能吸引更多的老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也能使那些高龄或者身体有残疾的老人能在室内观赏户外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其中活动的事物(后者通常是最受他们喜欢的)。

(8)在电梯能到达的屋顶上为喜欢种花的老人设置一个植物温室,使他们在冬天也有一个舒适的种植区,在室内就可享受到户外的乐趣。

3 结 语

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重点关注问题之一,其直接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建设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居住环境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在开始的设计规划的开始阶段就需要注意种种细节,并深入到设计、建设及物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满足老人现实、多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Clare Cooper & Carolyn Francis.《 People Place: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 John Wiley & Sons,Inc.1998.

[2]Santa Monica, Calif.《Market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computerized data bank》.Gerontological Service,Inc.1983~1989.

[3]Calkins,M.P.《Design for dementia: Plann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elderly》 Owing Mills, MD: National Health Publishing.1998.

[4]Atchely,Robert C.《The social for later life》.Belmont, CA: Wadsworth. 1998.

猜你喜欢
人性化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浅谈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