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问题分析与解决

2014-05-30 19:53魏炜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政府投资审计工作

魏炜

摘 要:审计工作是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政府投资是政府工作中涉及范围广、牵扯利益集团较多的工作部分。由于政府是权力主体,因而对政府投资的审计通常流于形式,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政府投资审计实例,分析了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审计问题分析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政府投资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政府投资的监督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我国政府主导了四万亿投资的救市计划,大规模政府投资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是政府和民众尤为关心的问题,因而需要对政府投资进行监督。随著政府权力的透明化改革,我国政府投资审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在政府权力透明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政府投资审计的定义和特点

政府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行为。通常政府投资审计通常具有权威性、强制性、针对性等特点。所谓权威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审计是一个国家层面的工作,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因而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主要是指在审计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各个政府投资项目都应当进行审计。针对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审计的目的和目标十分明确。政府投资审计主要目的是引入第三方对政府投资进行的监督和制约。

2 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审计工作难度大,人才短缺

由于我国没有健全的审计法律体系,使得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完善的标准,从而增加了审计的难度。此外,由于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使得政府自身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通常不是独立于政府之外,因而审计机构对政府投资的审计工作难度相当大,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此外,大部分审计人员并不具有造价师资格,因而政府投资审计的专业化人才缺乏。政府投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审计流程和审计内容不同于一般社会投资,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2.2 审计手段方式落后,审计力度不够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简政放权地进行,审计工作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具体到各级政府,则对审计机构有一定的排斥性,对审计的资金投入较少。因而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同地区间的审计信息不能有效地整合到一起。我国政府投资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审计机构使用的工程造价软件还很落后未得到及时更新。有的地方审计机构甚至没有运用工程造价软件。因而,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效率偏低,完成的审计工作量有限,使得审计的力度大大削弱。

2.3 缺少全程跟踪审计,存在审计风险

由于我国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机构对政府投资审计通常是在项目完成后,缺乏全程跟踪审计,使得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起不到及时监督和纠正的作用。由于工程项目已经完工,即使审计过程严格执行,审计出一定问题也无法挽回损失或纠正错误,对于政府投资的合理性起不到促进作用。在问题产生后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也无法挽回国家损失。此外,由于缺乏全程跟踪审计,使得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很多盲点,拿不到全面及时的审计资料,使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遭到质疑,同时也存在审计错误的风险。

2.4 审计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由于审计部门通常是无实权的机构,在审计过程中通常得不到政府各部门的有力配合。各级政府对审计机构不够重视,使得审计机构的外部环境较差,反过来影响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政府机构级别越低,对政府投资审计机构就越不重视,有些地方虽然设立了审计机构,但在审计经费上却支持甚少,使得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名存实亡。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家和各级审计机构的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政府通常不增加审机构的人员安排,把审计外包,却不增加审计经费,审计机构经常由于经费不足导致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监督政府投资的作用。

3 完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建议

3.1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善用中介力量

政府投资审计的专业化、信息化已成为政府投资审计发展的趋势,因而审计工作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各级政府应当适当增加审计机构的日常运行经费,使得审计机构能够配备更多专业化人员,同时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作业水平。由于当前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任务繁重,光靠审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审计无法满足审计需要,因而,政府应当把部分审计工作的交给社会中介力量。从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和转包审计任务两个方面下手,可以有效解决审计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和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

3.2 准确定位审计介入时间和工作深度

按照传统,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一般在项目完成后进行,这就使得审计工作过程中收集审计资料比较困难,因而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准确定位政府投资审计的介入时间。此外,政府应当出台统一的审计标准,对审计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规定,使得审计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的深度也有准确把握,从而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审计结果。

3.3 加强项目跟踪审计,把握关键内容及环节

政府投资审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而审计的准确性与审计所依据的资料的准确性有直接相关性,一个项目的审计资料产生于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因而,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需要跟踪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拿到一手资料。例如在工程初期招标完成后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留出纠正错误的空间。

3.4 建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依法审计

审计质量是政府投资审计结果可信程度的决定因素,审计法律法规是政府投资审计的根本依据。因而需要有效建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依法审计。在建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时,可以将政府投资审计质量纳入业务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视力度,保证审计结果准确可信。此外,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政府投资审计,从而保证政府投资审计的权威性。

4 结 论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限制,使得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引起的关注度不够。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主导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使权力透明化、阳光化,因此,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和高校进行了大量关于政府投资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整体上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但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政府也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资金投入,着力解决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审计工作将在政府投资监督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审计研究,2008,(3).

[2]吴远.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5).

[3]王凯伟,毛星芝.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10,(07).

[4]“后审计风暴时代”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政府投资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如何有效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稽察监管方式方法的效率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