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中小型体育场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5-30 21:50许信生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体育场建设

许信生

摘 要:体育场的建设应规划定位准确,设计合理,功能完善,便于后期开放使用,便于维护管理。要研究好、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

关键词:体育场;建设;注意的问题

引 言

体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也迎来了体育场馆建设的高潮,中小型体育场以其基础性和适用性,被各市、县放在建设的重要位置,进行建设。

笔者根据我国目前的场馆建设情况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场馆建设与评审经验,主要从功能适用方面,谈谈中小型体育场建设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建设规划方面

(1)功能定位:市、县级体育场建设标准应为乙级(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或丙级(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单一的一个场馆,再大也不能主办全国性比赛。

(2)规模:市、县级体育场建设规模应为中型(20000~40000座)或小型(20000座以下)。不能贪大求全。

(3)选址:新建设的体育场应紧邻城市,周围人口相对较多,交通方便,无污染的地块。

(4)总体:在总体平面布局时,体育场一般选在体育中心里面,放在体育中心的重要位置,靠近体育中心的出入口,应两面(小型体育场至少主要观众一面)紧临城市道路。场地应南北向布置。

体育场主入口门前应考虑广场。体育场周边应考虑适当的室外健身场地。考虑社会停车。考虑公共开放卫生间。考虑配套商业设施。

(5)论证:体育馆规划设计方案应经过专家会议论证。

2 建筑设计方面

2.1 外 形

中型体育场宜采用全包围看台,体育场的建筑造型宜为椭圆形圆形或长八边型。单面设棚(网架、张拉膜、桁架),尽可能不做成异形。小型体育场宜设半边看台,建筑造型采用矩形或C型,主席台全部设棚,看台局部或全部设棚。

外观力求简洁大方,体现动感明快的特点。

2.2 高 度

从实际使用和节能考虑,体育场不宜太高,建筑高度应控制在24m左右,主看台面可设2~4层。若是综合性体育场,可将看台下房间充分利用,作为全民健身场地或商业、宾馆、服务用房。

2.3 內场功能布局:

(1)考虑到中小型体育场平时主要用于全民健身活动,主场地应尽可能适用一些。但也必须考虑比赛时的需求,安装铅球、撑杆跳、3000米障碍池、跳高、跳远设施。

内场采用400m标准场地,直道9~10道,弯道8道,跑道及半圆采用塑胶面层,足球场采用自然草(可进行标枪铁饼、链球项目)或人造草面层(不能进行投掷项目)。东西直道外线与看台间缓冲区宽度应大于10m。

(2)中型体育场一般应再有周长400m热身训练场地,因条件限制,可采用周长不短于200m的小型跑道,跑道采用塑胶面层,足球场可采用人造草面层。

(3)体育场的主席台规模为座席数的0.5~2%,其中首排应考虑放长条式主席桌、可移动带扶手靠背椅和讲话席,排距不小于2m。

(4)体育场看台座位俯视角宜控制在28~30°。看台与场地之间无须设置防爆沟。

(5)中型体育场贵宾休息室应设2个,每个不小于50m2。小型体育场应设1个,不小于40m2。贵宾休息室内应有独立卫生间。贵宾室上主席台应方便、快捷。

(6)看台内应设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医务急救室、竞赛办公室、新闻发布室、比赛检录处等必要的功能用房。所有功能用房应达到比赛要求,并充分考虑平时健身时的综合利用。

2.4 停车和交通

(1)由于中小型体育场主要功能是满足全民健身活动使用,可以不采取人车分流和立体交通组织。

(2)应明确区分贵宾、观众、运动员、健身人群等入口和流向,各股人流不能交叉。

(3)考虑到体育比赛和其他活动散场时人车密集,不宜采取地下停车。若地面停车难以保障,赛时可考虑利用室外篮球场、周边次道路作为临时停车使用。

(4)体育场周边500m范围内应设城市公共交通线路。

(5)体育场周边配套部分室外场地和健身广场可考虑兼作赛时停车使用。

2.5 单体论证

体育馆建筑设计方案应经过专家论证。

3 体育工艺方面

体育工艺的设计与建设,专业性很强,往往被设计单位甩项,被建设单位忽视,或者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3.1 场地地面

(1)足球场:首选自然草(百慕大、结缕草等)。小型体育场也可选用人造草,但不能进行标枪、铁饼项目。

(2)跑道:选用沥青基础加塑胶面层。塑胶有渗水型(即透气型)、非渗水型(含预制型、现浇型)。在我省,中型体育场建议选用预制型跑道,小型体育场建议选用现浇型跑道。半圆及缓冲区应同跑道面层。

(3)看台内健身场地:可根据不同项目需要选用专用PVC(乒乓球)、木地板(健美操)等。

3.2 场地照明

(1)照度:小型体育场可按照全民健身活动为300Lx,业余比赛和专业训练为500Lx设计,中型体育场可按照专业比赛为750~1000Lx设计,不考虑TV转播国家、国际比赛。

(2)主场地灯具布置:考虑到灯具维修、电视转播等需要,主场地灯具布置应采取两侧灯带布置或混合布置。

3.3 扩声和吸声

(1)体育场应进行专项建筑声学设计、扩声设计和噪声控制设计。

(2)在观众席有足够的声级,满足体育场所必需的功能和要求。

(3)体育场扩声应考虑减少对场外的声干扰。

(4)扩声设备应结构安全、操作方便、维修容易、抗风防雨、性能可靠。

(5)扩声控制室應设观察窗,并保证调音员工作时对主席台、裁判席、比赛场地和观众席有良好的视野。

3.4 LED电子显示屏

中型体育场应在主场地两端墙面设两块LED电子显示屏(或设一块),小型体育场可设一块LED电子显示屏(或不设)。LED电子显示屏的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一般不小于10m×7.5m。

3.5 建筑智能化系统

体育场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设备系统、专用设施系统、信息应用系统、机房工程系统等五部分,应遵循“优化配置,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建设。中、小型体育场建筑智能化不应太复杂,应配置的其他智能化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

3.6 体育专用器材和设备

体育场专用器材和设备包括足球门、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护笼、固定座椅等,应选用经过单项竞赛权威机构认定的专业厂家产品。在体育场主场地基础和面层施工时要考虑专用器材设备的预埋预设。

计时计分系统,可仅预埋管线,设备在比赛时租用。

3.7 工艺论证

体育场内部体育功能和工艺设计方案应经过专家会议论证。

4 工程建设方面

(1)体育场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有两次同类工程建设经验,因此,建议委托有体育场馆建设经验的专业项目建设管理公司进行工程管理。如果不能做到,在体育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委托体育场馆建设专业咨询公司进行咨询。

(2)体育场工程建设应选择有体育场施工经验的单位进行施工。

(3)体育场工程完工后应请具体体育场地验收资质的单位进行体育功能和体育工艺专项验收。

5 管理运营方面

(1)体育场在进行建设规划时就要考虑运营业态规划,包括全民健身、体育会展、文化演艺等业态。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进行经营产品设计,特别是到看台主体结构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招商,确定看台内部功能用房的细化布置。

(2)体育场建设的后期要考虑管理模式和详细运营方案,建议采取体育部门统一管理下的“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和委托经营”的复合运营模式。有条件的体育场可试行“建设、管理和运营”一体化运营模式。

(3)体育场应采取建立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网络化、信息化运营管理水平。

6 结 语

体育场的建设关系到当地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要求,也是一个城市的亮点。作为体育场地的建设管理者、设计者,需要根据当地各项特点,从功能、外形、经济各方面充分考虑、研究,把钱花在刀刃上。建好以后要考虑好比赛后的场馆运营。

参考文献

[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猜你喜欢
体育场建设
Two Funny Men
去体育场所时如何防疫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热闹的体育场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