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2014-05-30 21:50王江锋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路桥施工应用

王江锋

摘 要: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工原则作出阐述,分析其施工不合理會给路桥造成的影响,最后,对其在选择处理措施时要考虑因素作出论述,并对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从而确保路桥基础的实用性与稳固性。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路桥施工;应用

近些年,国内道路桥梁建设发展较快,软土地基在对其建设中不断被广泛的应用,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强度低、变形量大、压缩稳定需要的时间较长、侧向变形量大等特点,为保证基底有足够的承载力,道路施工前必须做好设计,对软基进行处理,确保道路通车后的正常使用。如果处理措施选择不合理,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有可能因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差过大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对其加固处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对建成后的道路安全造成隐患。因此,软土地基处理的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

1 软土地基施工时要遵守的原则

施工前,施工方要认真地对现场进行勘察和进行土工试验检测,了解其特征和强度,并根据观测和检测的相关数据指标,对照设计文件提出的处理方案是否妥当,如若与设计文件相差较大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处理方案经济、合理、有效、切合实际。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对软土地基施工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场的作业环境、所用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及施工机具的数量、性能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在安排施工计划时有先考虑非雨季施工,机械作业要考虑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的时间。

严格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各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确保施工施工。

加强监测力度。在施工中,做好相应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平位移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并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结果来判断地基是否稳定,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2 软土地基处理不合理对路桥工程带来危害

软土路基路面,高路堤地段与桥涵构造物产生问题较多,像前者的差异性沉降、开裂、侧向膨胀和基底朝两侧挤出等,如果解决不彻底,会对路面质量、车速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有些甚至会对附近房屋、鱼塘与农田等带来危害。后者出现桥头填土的下沉,导致桥头跳车、涵洞、通道凹陷、沉降缝增大而漏水等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质量。

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路桥施工中,处理软土路基时要考虑这几个影响因素:

(1)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处理原理选择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方案,可以提出两个以上的处理方案进行对比,最后本着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选择一套处理方案。每种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对于具体的问题不得盲目的套用,应认真的分析选用最合适的方案。

(2)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目前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基本趋于成熟,但随着发展施工队伍快速的壮大,使得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缺少必要的技术知识,熟练的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导致人员不注重施工的质量,严重的出现了质量问题。且经常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这也是影响地基的处理质量。

(3)路堤形状,路桥建设中,要全面分析道路安全性,为减小路桥危险系数,选择路堤位置是很关键的一步。此外,路基高度与宽度也会对选择施工方法时产生影响。如果路堤形状是高而宽时,会增加地基压力,从而造成黏土层下降或使黏土层发生扭曲变形。

(4)路桥附近环境,路桥施工中,对其周围环境要充分考虑,像建筑物数量与分布、农田分布、道路弯曲状况、地下水流向和路段土质构成等,这些周边环境不但决定软土地基稳定性,还影响到道路施工难易与施工进度。

3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与措施

随着经济和施工水平的发展,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多,大致可分为: 垫层法、置换法、敷垫材料法、挤密法、添加剂法和排水固结法等,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下面简要的介绍几种施工方法:

(1)排水固结方法,该方法是在路桥建造前,利用地基具有的排水固结性质,对工程地基加荷预压,使土体提前进行并结束固结沉降,一种提高地基强度的加固措施。该方法适合用在处理淤泥土体、淤泥与冲填土等粘性土地基。对处理深度超过5m深层地基,选择深层固结法或者使用深层复合加固方法来处理,可以实现提升地基承载能力目的。

(2)挤密法。①挤密桩法,该方法是利用产生桩孔过程中侧向挤压力挤密桩间的土壤,然后对桩孔选择素土或者灰土进行分层夯实。选择素土夯填时被叫做土桩挤密法,选择灰土夯填时被叫做灰土桩挤密方法,土桩与灰土桩都是柔性桩,和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这两种桩法特点是原位处理、挤密与就地取材,大多被用在处理较厚湿陷性黄土或者填土地基中。②砂石桩法,该方法利用振动或者冲击方法在地基中成孔以后填进去砂、卵石和碎石等并把它们挤压进土中,形成大直径砂石桩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砂桩法、挤密砂桩方法与沉管碎石桩方法等,砂石桩和桩间土壤可以构成复合地基。③石灰桩法,石灰桩选择机械或者人工地基成孔,灌进去生石灰块或者按某种比例添加粉煤灰、炉渣和火山灰等,及较少外加剂经过振密或者夯实而成的桩体,石灰桩和改善后的桩周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石灰桩中含有较多的掺合料,掺合料中含有水,掺合料和生石灰搅拌后,生石灰遇水快速发生反应,其体积膨胀,很容易造成堵管现象。④水泥加粉煤灰加碎石桩法,该方法也称为CFG桩法,是以碎石桩为基础添加适量的石屑、粉煤灰与水泥,加水搅拌成的具有粘结强度桩,和周围土体一起构成复合地基,它比一般的碎石地基承载力高和变形量小。增大安全系数,实现路基稳定目的。

软土地基施工方法虽然较多,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地基经过处理后要满足一定要求,从而实现减小路基受到荷载作用造成的沉降或者差异性沉降目的。

4 总 结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要结合引起沉降问题的因素作出分析。不但要重视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还要注意施工中的建设,软土地基强度或者变形问题是施工中必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大程度沉降与差异性沉降都会引起软土地区发生较多的工程事故。所以在软土地区设计和施工中,要做到综合考虑,尽可能处理好建设中的各个关键点。路桥工程是系统工程,在路桥施工中要全面考虑周边环境与施工条件等。软土地基是路桥建设的基础环节,其稳定性与平整性不但是衡量地基标准还是道路安全的保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减少路桥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保证路桥工程高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梧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交通建设.2013(8):264~265.

[2]闫青.路桥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2012(15):60.

[3]杨明祥.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2013(27):1~4

[4]张银旺,郭俊丽.探究路桥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策略[J].建筑与发展.2013(9):97.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应用
论路桥施工企业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