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研究

2014-05-30 22:29赵铂岩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建筑

赵铂岩

摘 要:作为现代建筑中的重要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概述,然后具体阐述了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施工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技术水平与能力将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与使用寿命。随着现代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项目增加的同时也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有关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改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

1.1 框架剪力墙内涵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被称为框剪结构,其主要将适当数量的剪力墙布置在框架结构中以形成能够灵活运用的使用空间,从而满足建筑功能的各项需求。在高刚度剪力墙的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形式变为由剪力墙与框架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其框架与普通的纯框架结构不相同,而剪力墙也不同于普通剪力墙结构。

1.2 框架剪力墙结构特征

框架剪力墙主要作为高层建筑中的梁柱框架,其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且能平衡水平力,根据结构数量的设置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使用空间。框架剪力墙的结构特征有:①抗震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主要依靠相关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制定,其设计的关键在于控制框架刚度与剪力墙刚度的比例关系;②刚度特征。一般受力条件下,框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与纯框架结构基本一致,即在基底弯矩超过总弯矩的25%时就会影响框架结构刚度,这就需要对抗震等级进行严格设计;若基底弯矩达到总弯矩的75%时框架结构的刚度将临近最小,此时就应当采取恰当的结构措施进行减震;③受力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通常作为与地面相互垂直的悬臂梁,其会受到多种压力的影响而出现弯曲变形,结构变形的曲线一般呈现弯剪型。[1]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与结构刚度。在混凝土施工中,应当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裂缝、变形等问题的出现: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运用泵送技术利用斜面分层法对大梁与板进行分别浇筑,而采用整体分层法对框架柱和墙体进行浇筑,在浇筑时应当合理调整分层厚度;②在混凝土入模时应当控制环境温度不高于30℃,以减慢混凝土温升的速率;③应当加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效减水剂与优质原材料,确保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在250kg/m3以下,且禁止掺加任何膨胀剂;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以现场湿度状况为依据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且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时间在7h以上;⑤在混凝土浇筑中应当采用退浇筑的顺序,先对高强度和等级要求的柱头混凝土进行浇筑,然后再浇筑低强度与等级的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效果。[2]

2.2 钢筋工程

在开展钢筋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多种规格、形状不同的的三级钢、一级钢等刚进材料,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确保钢筋无移位等问题。①在核心筒墙与柱的施工中,应当使用将临时钢管支架作为负筋的支撑将其锚入柱中,且保证临时钢管支架的结构稳固和梁负筋的定位精确,尽可能采用22mm、25mm的二级钢作为转换层的梁钢筋;②因为高层建筑中需使用较多数量的钢筋,所以建筑结构内会包含大量的梁柱节点,为确保节点安设的有序性和准确性,应当先利用计算机对钢筋配置进行模拟绘图放样,然后按照1:1的比例制作相应的模拟样板,进而根据模拟样板完成钢筋梁柱节点的安设;③当二级钢的直径在28mm以上时应当采用冷挤压套筒进行对接,而当二级钢的直径在25mm以下时应当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待检查接头质量合格后才能对钢筋进行绑扎;梁面钢筋应当在距跨1/3的范围内进行设置,而接头位置的底筋应当在支座1/4的范围内进行设置;④在钢筋施工中,应当按照实体放样制作相应的加工定型模具,如利用竖向与水平墙体梯格筋对钢筋位置进行调整控制,或使用柱筋框对柱筋位置进行控制,这可以有效减少钢筋错位的问题。

2.3 模板工程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墙模的吊装。由于吊装墙模需要较高的精确性与稳定性,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应当确保光线充足,且控制调整吊装位置,防止墙模接触到钢筋;②内侧模板的固定。在模板浇筑时由于模板的不穩定性使得模板墙根或内侧模板常常出现外移或错位的情况,这对模板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不利,因此应当在内侧模板处设置短钢筋头以调整浇筑位置,从而提高内部模板的稳定性;③设计内侧模板。在内侧模板设计中为了使墙体不受破坏,通常会将适量海绵填入到墙体与模板的接触位置,以此确保墙体的完整性;在支模过程中,应当把已完成浇筑的墙体作为外侧模板的安置依据,使其与墙体紧密接触;在模板配板时,为了确保配板的准确性应当使内侧模板的长度比外侧模板小200~300mm;④在模板浇筑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漏浆问题,这样便会降低模板的整体稳定性,所以通常在模板浇筑完成后使用砂浆或水泥对缝隙进行填堵,从而改善模板的可靠性;⑤由于转换梁具有较高的自重,所以应当在混凝土完全硬化凝结后再进行底模拆除与支撑;对于门式组合脚手架可以采用可调支撑杆进行加固处理。[3]

3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因此,相关施工与技术人员应当加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掌握,总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要点与工艺流程,并在实际施工中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以此不断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水平、改善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郑臻华,刘润.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35):57~58.

[2]陈粮.浅析框架结构剪力墙的施工以及问题[J].四川建材,2011,13(14):74~75.

[3]王立慧.对现代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06(10):61~62.

猜你喜欢
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探讨
谈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