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控制建筑给排水造价的有效对策

2014-05-30 13:25付玲玲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给排水造价控制建筑

付玲玲

摘 要:在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体系的质量以及安全提供保障的前提下,来针对建筑给排水造价体系加以控制,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成本能够处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这不仅能够提升给排水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能够为节约型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控制建筑给排水造价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造价控制

建筑给排水造价体系的控制,就是给排水施工企业利用有效的对策,来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直接、间接费用加以控制。而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不仅能够使得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提升市场地位奠定了基础。下文着重对于控制建筑给排水造价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我国建筑给排水造价控制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给排水造价控制体系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全面造价控制意识缺失、设计变更随意性,这都直接导致给排水造价控制受到了限制。首先,现目前建筑给排水造价控制都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个初步的结算环节,没有全局管理控制意识;其次,在实际进行工程投资决策过程中,没有对初步的投资定额引起足够重视,埋下工程造价的超标隐患;最后,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促使项目更快启动,在投资额确定、施工标准、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等多个重要环节还未完善的情况下,便开始动工,直接导致施工阶段呈现出的设计冲突现象较多,最终导致建筑给排水造价完全失控。

2 建筑给排水造价控制的有效对策

2.1 从材料设备上控制造价

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务必要杜绝使用高能耗、淘汰技术性的材料和设备,尽可能使用价格合理的节能、节能材料和设备,并且加大新兴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使用力度。

2.1.1 高能耗与淘汰的产品

禁止在小区给排水工程体系中使用水泥、铸铁排水管;禁止将砂模铸造铁管使用到住宅建筑中;镀锌钢管材料不能在高层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管安装中进行使用。

2.1.2 节能型材料设备

大力推广使用隔绝性能更强的排水管内气体磁迷性翻斗式地漏;在针对建筑屋顶雨水排水体系设计过程中,杜绝使用传统的重力流体系,加强对于虹吸雨水系统应用;针对建筑给排水管网的叠压供水设备、节能型热交换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效水泵等一类的新兴技术进行广泛应用。

2.1.3 加强管道以及设备的保温

要确保保温材料呈现出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完全满足要求;在管道内部介质温度通常为常温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可以使用柔性的泡沫橡塑,同时依据当地防结露标准来对厚度进行定制;而热水管道的则无需使用柔性泡沫橡塑材料;进行水泵的设计、选择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变频泵本身的运行工况点是处在高效端右侧位置,并且要尽可能的使用节能效果更加有益的热水器、热交换器。

2.2 做好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2.2.1 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依据统计数据来看,项目决策阶段对整体给排水工程投资额度造成的影响在85%以上,那么在实际进行给排水造价控制过程中,就应当要针对该阶段造價控制加以严格的管理,避免“三超”现象出现可能性,提升工程效益,详细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

(1)对比选择优秀投资方案,针对土建部门、造价部门、财务部门的配合进行协调、强化,精确的计算所所有的费用,做好给排水工程的经济聘雇工作,选择正确投资决策。

(2)强化核心控制点的造价管理,加大资源利用力度。在进行造价控制期间,要针对资金筹集、项目选择和选择的具体规模和标准等进行控制,例如工程选址时,要与现场的水文地质状况相机和,尽可能选择土方开挖量小、土地平整的位置,同时对周边资源加以利用。

2.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需要设计人员以及造价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设计图纸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强化对于设计图纸的审查和监督工作。

(2)对设计限额加以合理制定,并且和工程初步的总体概算紧密结合,在完全符合工程造价、功用功能的限额之下,来确保技术标准的规范性,同时严格控制设计造价。

(3)设计招投标期间,配套项目与工程主体之间要尽可能同时进行,要对多家单位进行评比之后,选择最优秀、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案。

(4)设计方案要尽可能的融入新兴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等,进而促使建筑给排水工程体系的效益提升。

2.2.3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给排水工程呈现出的不可预见性因素较为复杂,这就需要针对招标文件的细节进行更加严格的编制,具体涉及到以下:

(1)针对招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杜绝分包、转包工程现象,做好招投标方式的造价控制。

(2)严格依照合理、低价的原则执行招标工作,确保招标单位的经济实力、设备状况符合要求,避免工程延误发生。

(3)在建筑给排水工程量清单招标期间,投标人自身要结合自身技术水平、劳动力状况、市场价格等几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报价,并且使用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

2.2.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针对设计变更审查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提前设计变更,同时要先算账、后变更,避免设计造成过大的造价影响;针对工程施工管理的造价进行科学管理,防止无故损耗的出现;严格做好施工现场签证工作,任何施工状况都要第一时间进行控制。

2.2.5 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完结后,依据招标文件、决算书、设计变更材料,来对于施工造价控制期间的索赔、变更、签证等状况进行汇总,严格审查其中存在的风险费用、违约费用、执行条款费用,完成总体金额审计工作,杜绝重复计算现象的可能性。

3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体系本身属于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务必要全面详细的对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加以把握,引进不同形式的新材料、新节能技术,并且针对各个不同施工环节做好动态性的造价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红霞.关于对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若干问题的认识[J].价值工程,2010(26).

[2]李艳焕,张向东.基本建设工程审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3(10).

[3]蔡吉涛.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J].广东建材,2013(09).

猜你喜欢
给排水造价控制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探究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