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计算机技术之矛盾走向生态的消解
——基于《黑客帝国》的生态启示

2014-07-02 01:29李世雁
关键词:黑客帝国人格化哲学

李世雁,杨 博

(沈阳工业大学生态与社会研究中心,沈阳110023)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计算机技术之矛盾走向生态的消解
——基于《黑客帝国》的生态启示

李世雁,杨 博

(沈阳工业大学生态与社会研究中心,沈阳110023)

计算机是人的思维延伸,以此为逻辑起点,从生态哲学角度对影片《黑客帝国》进行思考。通过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之间的种种矛盾之争,影片呈现出现实的人类世界、未来的计算机世界及人类世界与计算机世界共同存在的网络世界三个不同世界,具有很深的生态隐喻。此隐喻不仅对现今世界具有很深的警示意义,而且也对传统观念即只有人类才是世界唯一主体进行了颠覆。人与计算机技术之矛盾的生态消解是可行的,并且这种消解以人为主导,其未来走向必定是在各自的生态位达到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共生以实现协同进化。

生态哲学;黑客帝国;人格化的计算机;生态平衡;生态位

计算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模式与生活方式。电影《黑客帝国》便是基于此虚构出了人与计算机的未来世界,从而引起了各界人士对“进化”、“发展”、“和谐共处”等问题的思考。学术界已从哲学、神学、佛学等多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黑客帝国》的拍摄并非偶然与编造,它是基于一定时代背景和当代哲学智慧思考的产物。当今技术从传统的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演变到现今的哲学观念,即技术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基于这个观念,影片引发了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即技术的产物计算机是人类思维的延伸。《黑客帝国》便是从这个思考开始,即未来世界中的任何人和物的每个部分都是在电子世界中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既定的程序,且每个程序人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开篇便呈现出了这样一幅场景∶被程序禁锢在网络世界的人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但他们却浑然不知。然而这些人也是在母体(即人出生时大脑被接入计算机,生活在虚拟世界,程序给予大脑脉冲让人产生一种真实的感官体验)之下产生的。于是出现了从母体中解放出来,并看到了人类被母体控制,成为母体电池的这一现实的救世主Neo;锡安居住着没有被母体控制的人类;矩阵之父即一个巨型电脑的造物主;预言家程序即矩阵之母先知;黑客即特工程序演绎出来的病毒。影片围绕着这些主要角色展开了人的世界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这个技术世界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故事。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诠释《黑客帝国》——人的世界与计算机这个技术世界是怎样的关系?应该用怎样的生态哲学思维去看待人的世界与计算机技术世界?人的世界与计算机技术世界能否和谐共处,达到动态的平衡?人的未来世界和计算机的未来世界该何去何从?这些反思的必要性及其启示对于把握现今世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作为人类思维延伸的技术

一般而言,技术是制造和使用人造物。从原始时代的原始工具到现今社会的工业技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望远镜使眼睛看得更深远,汽车使双腿行得更广阔,吊车使双手更有力等等,技术成为人类器官的延伸。计算机,这个技术时代的最新产物,使得人的思维更加立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汽车是双腿的延伸、吊车是双手的延伸,计算机就是人的思维的延伸。

基于技术是人类器官的延伸而得出计算机是因为人的思维延伸而存在这一观念并不困难,这是一种新的辩证关系,不同于简单的思维与存在的辩证逻辑,因此这种存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交往和发展方式,即人的存在方式。网络带来了虚拟的事物,虚拟的事物可以产生虚拟行为,而这些虚拟的行为又可以对现实产生影响,这些无形的事物让我们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辩证思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是基于网络而存在,网络的存在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社会之中,因而人的本质一部分会由网络而决定;网络中的交互是基于代码的功能而实现,而代码是思维的智慧,那么网络就成了思维能动性的表征。因而,网络世界的“真实性”让我们对思维和存在在网络世界中的关系显得尤为难辨。网络世界中人的存在、计算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以及人与网络的交互,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思考。

计算机网络作为科技新成果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使人类生活进入了全面的信息时代。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在以往的传统社会即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社会里,提供给人交际的空间环境主要是以书信、媒体、电视、广播这类媒介为主。但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网络平台,以其独有的特点带给人一种全新的发展空间。这个新的平台提供给人的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更不必拘泥于任何条件。但这样同时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人的舆论使得网络的运行机制的停滞;个人隐私应该在这个平台得到怎样的保护?在这个频繁互动的平台之中,人是应该顺应这个平台取得发展还是回归传统社会自我发展?假如未来的走向是人的能力与技术的分离,外化的技术具有了独立的人格,那么,又该怎样协同发展?这些矛盾的消解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然而,在《黑客帝国》中,从生态的视角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找到答案。

二、《黑客帝国》的隐喻对现实技术世界的生态批判

电影《黑客帝国》呈现出三个世界,即现实的人类世界、未来的计算机世界及人类世界与计算机世界共同存在的网络世界。虽然这三个世界是彼此分离、难于交涉的,但是这三个世界深层次的寓意却又代表着现今世界的不同生态内涵。现实的人类世界批判了现今世界脱离了有机整体的世界观,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深度污染;未来的计算机世界批判了技术的盲目发展而带来的种种弊端;虚拟的网络世界批判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电影中真实人类生存的世界即锡安人生存的世界,那里没有阳光,没有资源,所有的阳光和资源被计算机世界所遮挡和吞噬,这寓意着人类和计算机技术的抗争脱离了一个有机整体的世界,并且消耗了所有的资源和能源,造成了环境的极度恶化与污染。汽车尾气、臭氧层空洞、雾霾天气,不都是技术异化的结果吗?这个暗含的意义有很深的警示作用。《黑客帝国》想呈现的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世界、计算机的世界只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这就是生态哲学所强调的世界观,即把地球和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这种有机整体的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依据,这种观念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2]33。这种理论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世界观,即笛卡尔—牛顿世界观,包括机械论、二元论和还原论的抨击,因为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人类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却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使人类自身也陷入了这个困境之中。《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情节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计算机暂时掌控了人类的命运,但是却衍生出了黑客即自己的叛徒,从而威胁到了自身。那么,要想脱离这样的世界,便需要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这就是后现代哲学世界观,即生态哲学世界观的意义所在。“后现代生态观认为,‘在统一的宇宙中的历险’,与世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即历险是由她与世间的活动和价值的各种关系构成的。世间的价值越大,神圣的生命便越丰富。”并且强调,人类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有价值的。这种观念便是整体的观念[3]。

未来的计算机世界,真实的人类的肉体成了计算机发动的能源,所有的计算机不但有了人的四肢器官的延伸,也有了人类思维的延伸甚至是更大的创造,计算机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并完全在人之上,消灭了真实的人类,控制着母体培育出来的程序人。这警示了现今的人类社会如果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一味的技术创新,一味的技术发展,最终会不会反过来被技术所掌控?有了这些积淀,紧接着影片便上演了一场人机大战。在未来计算机技术世界中,网络不但已经“杀”了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也“杀”了人类的身体。但是,不论场景如何变幻,《黑客帝国》三部曲中值得关注与探讨的思想精髓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影片处处涉及和思考的关于如何看待人类与计算机未来命运的问题。那么,最终的结果是被计算机俘虏,沦为计算机的动力源泉?还是彻底消灭计算机,重回传统的真实社会生活?其实,这不应该作为一个单向度的问题去思考,而应从一个有机整体的维度去把握。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房子、车子、包袋、食物都是一个程序代码,人在这个世界里也只是个符号而已。纽艾尔和西蒙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说”指出∶“人和计算机可被看作是同一类装置的两个不同特例,其共性是可以用规则操作符号来产生智能行为。”[4]《黑客帝国》的寓意就是如此,现今人类生存的世界,看似真实的世界实则就是一个网络程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需求与欲望,亦真亦假,亦实亦虚。技术的本质应该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态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现今这个世界里,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慢慢地引导人趋向于符号化的追求。人的一切欲望,比如房子、车子、金钱等本应该是为了满足自我的生活需要,但是这些基本需要却被贴上了虚拟化的品牌符号,人的追求变成了对这些品牌符号的追逐而已。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价值?什么又是真实的追求?

必须承认,人类在创造新技术的同时也势必会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就像影片中Neo与史密斯的角逐,就是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在向生态人的挑战。另外,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有着网络式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是由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构成的。同样,人也是有机联系之网中的一个要素,人与其他物种也处于极其复杂、动态的有机联系之中[5]214-216。因而,人的世界也好,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的世界也罢,他们不过是地球这个有机整体的分支,假如一方消灭另一方,获胜的一方真的可以在地球上生存进化吗?试想,现今的社会中,人类无一不是依赖着网络生活并发展着,而网络又不断地在人类的思维之中创新,彼此制约又彼此联系着。《黑客帝国》三部曲中呈现的世界便是这个逻辑——人思维的延伸得以创造出了计算机,使得计算机也具有了独立的人格,正因为计算机具有了人格,又反过来想消灭人,然后人在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抗争以保全自己的同时又想消灭计算机。但是,应该看到,技术本来是人体器官的延伸,这是关系的根本,因此,人与人格化的计算机机械地看待对方的世界,把整个世界拆分为若干部分,殊不知这些部分只有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之下,才能使整体世界正常运转与演化。

三、生态平衡对矛盾的消解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力,也就有自己的价值,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也是如此。影片中特工史密斯的出现印证了这个逻辑。本是一个电脑程序的他,被救世主Neo杀死,但是不甘心失败重新编制自己的程序最终变成了背叛了矩阵之父即巨型电脑的病毒程序。接下来就是人—病毒—计算机的较量。病毒的出现实则是在描述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自身进化的过程,人有学习进化的能力,人格化的计算机也有,它利用和研究人类那些目前还不能由计算机表达的情感,来进化自身,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人类。在以往的哲学和科学中,一直在强调人的价值,只有人有价值,离开了人这个主体,别无任何价值可言。而《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构想赋予了计算机以生命,更赋予了计算机以价值。在生态哲学中,提出了自然界的价值的论断,包括外在价值即作为他物的手段或工具的价值;内在价值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2]79。不论是电脑主机还是病毒程序,他们也和人一样有自身的价值,为人所利用或是自身的进化,只是人格化的计算机的内在价值即自我发展的价值是在外在价值即使用价值的基础之上所体现的。当计算机在被人使用和创新的时候,才能使得发展的内在价值得以实现。假如忽略了计算机世界的价值,只关注人自身的价值,那么特工史密斯变成病毒程序破坏主机,控制人类的例子就是物极必反的最好证明。这里表现出来的世界观是现代主义世界观的典型,即个人主义世界观。萨克塞指出,只要冷静地思索一下就得承认,个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只能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才存在。生态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把人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通俗的道理告诉给人们[6]49,最终实现从个人主义走向整体主义。人自身的发展还是计算机自身的进化,都可以在所有事物中看到自己,在自身中看到所有事物,使其明白人亦或计算机,都只有在所有存在物的关系中才能实现自我。也就是说,人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促进,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人的使用与创新。

人与计算机技术世界的矛盾消解,最终也只能由人来主导,假如只是纯粹地从人性角度或者独断的理性思维去考虑并不能真正地解决矛盾之困,融合才是最终的方向。在《黑客帝国》中,影片最后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锡安城里,议员意味深长地对Neo说∶“我们虽然痛恨机器毁灭了我们原本还算美好的世界,但是人类离不开机器,人类的生活毕竟因为科学发明了机器而变得更美好。”受到议员的这番点醒,Neo做出了正确利用计算机的判断。他进入电脑主机与之谈判,以消灭病毒的条件来换取计算机和锡安城之间的和平。这一握手言和的场景又回到了生态哲学蕴涵的主题中,即有机整体、相互联系与协同进化。因此影片最后,当旭日升起,本该被删除的萨蒂、矩阵之母先知和始终高高在上的矩阵之父聚在了一起,这些场景意味着人和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之间的平等实现了,计算机的进化也完成了,同时人类也以另一种形式在宇宙间得以延续。这实质是在描绘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技术只决定事物可能发生(没有技术就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结果),而不是技术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绝对结果……软性技术决定论说明,信息技术和事物产生的可能性之间有相互关系,而人类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事实。”[7]而在《黑客帝国》中,Neo已为人类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

从技术创新的产物有了人的器官的延伸,到人思维的延伸的计算机产生,计算机同时具有了独立的人格,但是这种独立的人格又是基于生态人而产生,因此,人与人格化的计算机本就是一个生态共同体。《黑客帝国》三部曲构想的人类世界与计算机世界不只是一个有机整体,更是一个活的系统,这个活的系统就是这个生态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不论割断了人或是人格化的计算机,都不可能发挥这个系统的功能。只有这个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才会使这个系统是一个活的系统,即有生命、有思维、有意识、有精神、有信仰、有关联。以生态哲学为基础去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过程,维护这个有机整体的生态平衡是十分必要的。网络的出现虽带给人类无限的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潜在的威胁。不管你在哪里,都没办法忽视网络对有形世界的冲击。《黑客帝国》三部曲所呈现的世界便是一个完全生态失衡的状态——整个世界的结构被破坏而断裂;世界的整个功能日渐衰退,无法正常运作;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完全中断。所有出现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生态平衡的视角下分析与诊断。

生态平衡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过程,因而万事万物都是处于动态的进化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矛盾和不平衡,但是最终是趋于平衡的。《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蕴含的生态平衡的理念便是——在整个宇宙中,在这个地球上,不管是人类世界、计算机世界还是网络世界,他们都有自己内在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是在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寻求彼此存在的意义,这个过程或许会出现矛盾,但是最终的结果都会是生态共同体的有机运行。中国著名科学家马世俊认为,“生态系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因素或各成分之间建立起了相互协调与补偿关系,使整个自然界保持一定限度的稳定状态。如果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平衡。”[8]307这里所讲的生态平衡就是指各个部分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下,彼此相互适应与稳定,共同达到良好的状态即动态平衡的状态。生态平衡的动态性正是这样一个通过个体生命的有生有灭而达到生命系统生生不息的上升、发展的历程[5]214-216。不论人还是计算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都有着普遍的联系。这些广泛的联系使他们之间进入了一条循环之路,彼此通过不同的功能分工,维护着动态的生态平衡,贡献着自己的创造力,如下图所展示的。

图1 人—机关系

四、生态位对矛盾的消解

生态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基础便是以生态位对万事万物内在价值予以肯定。生态位的理论对于维护动态的生态平衡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位是一个很重要又很抽象的概念。目前比较科学的解释是帕特曼(Putman)等提出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理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8]256。因此就可以把生态位界定为,特定空间或者特定位置。而这个理论对维护动态的生态平衡的启示是,每一物种都具有自己的特定位置,也只有在自己的位置上才能与环境或其他物种发生关系、相互作用,达成大环境的有序结构即维护了动态的生态平衡。

不论是生态人还是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都有自己的生态位。现今的世界,计算机与网络完全融入人类的生活之中,不可分离。当人操作电脑进入网络世界时,就已经受机器所操控,这个时候机器便成为了网络世界中的主体。因而,人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体,每一生态位都有自己的主体。在人主导的现实世界里,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人的主体性地位,但是这种观点不管是在哲学上、价值观上、道德观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全面的,每个有机体都可以成为一定时空中的主体。《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的人类世界与机器世界,不管从外在表现还是具体形态上来说都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演化的。这表现为对资源的争夺、对其他事物的排斥。用生态位的理论可以解释说,人和片中虚拟的计算机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也就有自己的功能、权利和价值。正如萨克塞所阐述的∶“个体越有个性,对整体来说它就越必要和珍贵,而个体能够存在也就越是需要整体。”[6]144

《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的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从竞争到开战直到最后达成和谐共处的有序画面,实则就是在共生中创造出了具体,产生了新的宇宙万物。他们各自寻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承认了对方的生态位,并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展示着自己生命个体的创造力。而他们各自的生态位就是对世界混乱程度的消解而达到整个世界体系的动态平衡的,因为每个个体都被限制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减少了混乱的机会。另外,三部曲的依次递进的情节发展也是在为人类与计算机寻找自己的生态位,协同发展做铺垫。一开始包括Neo在内的受制于母体控制的人类在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人格化的计算机控制着人类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进化,这种作用对双方无明显的影响;后来随着救世主Neo被唤醒,人类开始不断地反抗,人格化的计算机为消灭人类而不惜任何代价,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了特工病毒,从人与人格化的计算机的战争变成了三方对立,这种相互作用使双方都受到了伤害;最终,达成共识,人类与人格化的计算机联手消灭病毒换取和平,这种相互作用使双方都得到了利益。因此,从生态位分化理论中得出的结论就是,与其互相争夺有限的资源,不如改变自己,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开发更多的空间和寻找更多的资源。这个结论其实就是基于生态平衡的原则而提出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消除人类世界与计算机世界的无序性,降低彼此的竞争强度,也可以增加彼此共存空间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序的、互动共存的格局。

“计算机为我,我为计算机”所表达的相统一的伦理原则便是生态哲学中协同进化的现实体现,这也是影片中人与人格化的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拟人化的寓意。因为根据伦理学的价值观和权利观,人与自然应当是协同进化。其表明一种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伦理原则。协同进化理论提倡整体社会的稳态以及保持稳态所需要的分工和协同。这种观点对于认识《黑客帝国》三部曲中人与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把这种对待自然的原则蕴含其中便是人类的未来世界与计算机的未来世界协同进化最本真的含义。就像麦克卢汉所说∶“我展望未来时心潮澎湃,充满信心。我觉得,我们站在一个使人解放和振奋的世界的门槛上。在这个世界里,人类部落实实在在会成为一个大家庭,人的意识会从机械世界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到宇宙中去翱翔。我深信人成长和学习的潜力,深信他深入开发自己的潜力和学习宇宙奥妙旋律的潜力……任重道远,宇宙星星就是我们的驿站。我们的长征刚刚开始。”[10]

结 语

电影《黑客帝国》的情节虽是虚构的,但是却能引发人们对人类未来的无限思考。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分析,人与计算机虚拟空间的生态,就是要保持一种整体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要保持这种生态平衡,我们就应该把认识提升到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和谐共处的高度,将网络提升到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空间的层次。要让人类深刻意识到保护这种动态的生态平衡实质上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结束并不是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的完结,而是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和平共处、协同进化的开始。科技的发展,是否导致社会的毁灭亦或是更美好的未来,本质上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观念——一种是否向“善”的观念。新时代的人们不仅需要这样的哲学态度和维度,更需要一种生态哲学的思想来指导其精神世界。

[1][苏联]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

[2]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7.

[4]BODEN M.The Philosoph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06-130.

[5]高中华.生态美学∶理论背景与哲学观照[J].江苏社会科学,2004,(2).

[6][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 1991.

[7][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

[8]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1-192.

[10][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2.

Ecological Resolution for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Ma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Ecological Implications Based on The Matrix

LI Shi-yan,YANG Bo
(Center for Ecozoic and Society Studies,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023,China)

∶With the view that computer is the extension of human thought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speculates about the film The Matri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The film revolves around three different worlds∶the reality of the human world,the future of the computer world,the common network world in which computer world and human world co-exist.It presents various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 and personified computer and has a deep ecological metaphor.This metaphor not only has a deep meaning of warning for today's world,but also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at only human is the sole main body of this world.The ecological resolution for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human world and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world is feasible,and the resolution is dominated by human.The future must be in that their respective niches achieve dynamic balance and co-exist to realize synergy evolution.

∶ecological philosophy;The Matrix;personified computer;ecological balance;niche

N031

A

1009-1971(2014)03-0122-06

[责任编辑∶王 春]

2014-02-08

李世雁(1963-),女,吉林农安人,教授,博士,从事技术哲学、环境哲学、过程哲学研究;杨博(1985-),女,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技术哲学、环境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黑客帝国人格化哲学
菱的哲学
《黑客帝国4》即将开拍
创建“黑客帝国”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
后现代电影中的技术之思与空间转向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