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2014-07-18 13:07陈海霞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做法研究性学习

陈海霞

摘 要:就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做法

在课改这条路上,我们走过了很长的路,有掌声更有荆棘,但我们坚定地走下来了。“大单元教学”是我校课改“二次革命”的关键词之一,是我校本学期大力推进课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学习“大单元教学”和“走班制”的一些相关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实际,走出了自己的路。

我校新的“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整体的教学理念,其新课型包括思维导图、研读文本、问题探究、拓展提升、测评反思等五种课型。

所谓思维导图课型,是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将本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能让学生大致了解完整的单元内容,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进行实施。

所谓研读文本课型,是学生在学组(泽州一中的小组)内,以对学、群学的方式,相互督促检查组员对文本的掌握情况,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相对完整地讲透基本问题。

所谓问题探究课型,即大展示课型,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组展示本组问题,展示突出探究问题,突出质疑,突出对抗。

所谓拓展提升课型,侧重于对重难点问题、探究性问题、共性问题的解决、质疑、反馈。

所谓测评反思课型,就是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15分钟限时测评。之后采取组间判阅,组内解决,反馈评测结果。

有了这五种课型,就使得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有了保障,能更好地进行探索和单元学习。

和以前相比,采取大单元教学后,学生自学时目标更明确,可以及时纠正那些偏离目标的错误。学习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更清楚解决某个问题时需要运用哪些学过的知识。

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新学期伊始,学生对高一整册书进行简单的了解,画出思维导图,使得各章节之间的内容及关联显得很清晰,这样学生会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怎样使研究性学习更有成效?这给以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兴趣及知识基础。

其次,针对每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单元的“整体学习”入手,到整个单元的“测评反思”结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一个单元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另一方面能达到整入整出的效果。就具体知识来说,我们研究性学习一单元会编写一个研读文本,一个问题探究,一个实战演练(拓展提升),可以说整个单元的学习是“总—分—总”的结构。

最后,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测评反思课型并不是每个单元都有,我们会在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当的检测,时间也会很长(一节课或两节课)。在制定研究方案这个单元,我们会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让9个学组以不同的展示形式按照预先的抽签顺序进行开题论证并接受评审。在实施研究单元,我们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中期交流,对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成果及体验收获进行简单的分享。在成果展示与交流单元,我们会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在崇学堂或教室或操场或实验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成果展,展示形式多样,包括PPT课件、展板、情景剧、实验、比赛等。

总之,“大单元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一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重构,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心智独立的有效手段。较之先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确实是一种更科学、更符合学习行为规律的模式,是教学的又一次革命。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一中)

?誗编辑 刘青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做法研究性学习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