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成本-价格调查分析

2014-07-24 18:48许咏梅
茶叶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牡丹银针福鼎

许咏梅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杭州 310018)

福鼎白茶成本-价格调查分析

许咏梅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杭州 310018)

白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稀茶类,中国是世界白茶的唯一产地,福鼎是中国白茶最重要的产地之一,其白茶产量占中国白茶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呼声日益高涨,白茶简单、自然而生态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受到欢迎,那么白茶的成本-价格到底是怎样的?本文以福鼎市白茶产地实地考察为依据,对福鼎白茶的茶农户、茶叶加工企业、茶叶交易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价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福鼎白茶生产成本包括鲜叶种植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其中鲜叶种植成本占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加工成本(初加工+精加工)低;在生产成本中主要是人工费用。(2)福鼎白茶的产地批发价格较低,一般略高于成本价格;而福鼎白茶市场售价比批发价格高出1倍以上,茶商销售到外地价格会上涨5倍以上;茶农户、茶企业、茶叶商相比较,茶农户获利最少,茶叶企业和茶叶商获利最多,甚至利润高达几百倍,茶商利用别人不了解白茶有价格炒作趋势,白茶几乎是一本万利。

福鼎白茶;生产成本;价格;调查;分析

1 引 言

白茶属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最珍贵的茶类,中国是世界白茶的唯一产地。中国白茶产区主要包括:福鼎、政和等地,其中,福鼎白茶产量占全国白茶总产量的70%以上,是中国白茶的最典型代表。据调查,2012年福鼎茶园种植面积为21万多亩,其中大白茶3万亩,大毫15万亩,全年福鼎茶叶总产量为1.6万吨,其中白茶8000吨。近年来,福鼎白茶内销市场不断扩大。

学术界对白茶的研究极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白茶的加工工艺、理化性质等方面,而对白茶的经济研究仍是空白。中国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茶业年鉴》等国家统计年鉴资料,记载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紧压茶的成本-收益资料,而至今未曾对白茶涉及过,这不仅因为白茶生产量极少,生产区域十分有限,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白茶属于最原始的加工工艺,在后来发展过程中被淘汰;加上生产成本-价格实地调研十分辛苦等原因,所以很少有人从经济学特别是成本-价格方面对白茶进行研究。福鼎白茶生产成本-价格调查研究不仅填补了学术界白茶研究的空白,还填补了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年鉴对白茶成本-价格-收益等的数据资料的空白。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数据资料收藏与参考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全社会所倡导的“绿色食品”、“生态环保食品”的呼声日益高涨,白茶简单、自然、原生态的加工工艺过程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市场对白茶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强烈。本文对福鼎白茶茶农户、茶企业、交易市场等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对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价格进行深入分析,为扩大福鼎白茶生产提供依据,并为茶农户增加收入水平提供建议,因此,白茶的成本-价格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调研设计与调研点基本概况介绍

福鼎白茶主要产于福鼎市点头镇、白琳镇等,其中福鼎白茶80%由点头镇茶农户生产。本文主要采取实地调查的形式,对福鼎白茶生产农户、企业等进行实地问卷访谈,从而对福鼎茶农户的生产、加工、生产成本-价格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福鼎白茶的真实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

本文调查点主要选择了点头镇和白琳镇,每个镇选择了几个村深入实地调查,主要包括:点头镇的大坪村、翁溪村、举州村、江美村、过苋村、一山村等和白琳镇的坑里洋村、车洋村等,每个村选择30户白茶生产农户,采取逐户问卷访谈形式。因为点头镇和白琳镇均是白茶重要产地,其中,点头镇离城区相对较近,也是福鼎生产白茶最大的镇。白琳镇地处海拔500米的高山,距离城区较远,选择这两个点的多个村作为调研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说服力。

调查内容包括:茶农户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成本投入,如物质费用投入包括:化肥、农药、除草剂、有机肥等;人工费用投入:采摘、除草、茶园管理等。

大坪村基本概况:大坪村是点头镇重要的产茶村,茶农户以种植茶叶为主,主要种植大白茶,手工采摘。该村茶园面积少,人均茶园面积1亩,户均4~7亩,最多户7~8亩,最少户2~3亩,平均普通户5~6亩。同时兼种一些水稻,一般稻田2~3亩,近年来由于干旱,水稻田已荒芜不种植。茶园修剪主要由手工修剪和机械修剪,2/3的茶农户家庭采用大剪刀手工修剪,1/3的茶农户采用机械修剪。

白琳镇是距离城区60里外的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的深山老林区,聚居的均是老年人,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或搬去山外居住。每年春茶季节,很多年青人回来帮助老人采摘新茶,采摘完毕,他们又外出打工或到城里工作、居住,他们属于兼业茶农户,每户种植一点水稻田作为家庭口粮,其余种植茶叶。主要手工采摘鲜叶。人均茶园面积1~3亩,户均茶园面积4~15亩不等。一般茶园面积10亩左右。茶园的树龄10年以上,一些开荒的茶农户面积超过10~15亩以上。

3 福鼎白茶生产成本及特点

样本调查显示:福鼎白茶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种植茶园方式,即茶农户家庭种植茶树、采摘鲜叶,然后直接到茶青市场交易鲜叶或向附近加工厂直接出售鲜叶,茶农户不直接进行鲜叶加工即茶叶初加工。

由于年青人外出打工或离开山区,茶园经营管理主要由老人来经营,他们的年龄一般超过50~60岁,调查中还发现75岁和80多岁的老人采茶、卖鲜叶;茶季时茶农户白天采摘鲜叶,傍晚时将鲜叶拿到点头镇的茶花市场卖出,偏远的茶农户就近将白天采摘的鲜叶直接卖到附近的茶叶加工厂,鲜叶出售价格随行就市。

茶农户鲜叶价格总体较低,2013年春季鲜叶价格最高价格为40元/500 g,最低价格为2元/500 g,一般价格在2~40元/500 g。调查显示:福鼎白茶生产农户总体家庭收入水平偏低,茶农户年家庭鲜叶收入约为4000~20000元/年·户,因为茶农户主要以茶业收入为主,而茶业收入水平较低,一些茶农户还打一点零工维持生活。

3.1 福鼎白茶茶农户生产鲜叶成本及构成

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包括鲜叶生产成本和加工成本,其中鲜叶生产成本是茶叶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福鼎白茶农户只进行鲜叶生产,农户家庭不进行茶叶初加工。即茶农户进行茶园管理、采摘鲜叶、直接到市场或附近的加工厂出售鲜叶。

因此,福鼎白茶农户的鲜叶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茶叶生产中的栽培成本+鲜叶的手工采摘成本,具体包括:化肥、农药、采摘、除草、茶园管理等费用,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福鼎市点头镇、白琳镇茶农户鲜叶生产成本及其构成 单位:元/亩;产量:kg/亩

资料来源:2013年5月13~14日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翁溪村、举州村、江美村、过苋村;白琳镇坑里洋村、车洋村等地实地调查获取数据。

从上表1可以看出:生产鲜叶的成本费用包括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其中,物质费用包括化肥和农药。样本调查显示:一般茶农户家庭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因为茶叶虫害较多,茶农户家庭基本都施用农药。人工费用包括鲜叶采摘费用和茶园管理费用。因为福鼎白茶完全手工采摘,茶季时,茶农户家庭手工采摘鲜叶,并请采摘工,采摘工工资一般100~120元/人·天。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工资上涨,所以采摘费用已经成为鲜叶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茶园管理费用相对较低,调查显示:白琳镇茶农户一般每亩茶园采摘鲜叶花费工作日20~30天左右/年·亩,茶园管理每亩每年花费5个左右工作日/年亩。其它费用包括:成本外支出,例如:茶农户采摘鲜叶后直接到茶花市场交易的人工费,来回车费等,还有其它的一些费用等。这些费用很繁琐,只能估算,因为茶农户白天采摘鲜叶,傍晚去茶青市场或附近加工厂直接卖鲜叶。

福鼎白茶的采摘期较长,头春茶叶清明前后一个半月的采摘期,二春茶叶半个月采摘期。除春茶外,还有夏茶和秋茶,一般夏茶采摘10天左右,秋茶采摘10天~半个月。福鼎白茶春茶4斤鲜叶制成1斤干毛茶,夏茶6斤鲜叶制成1斤干毛茶。

茶农户茶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春茶,因为春茶鲜叶价格与数量是一年中春、夏、秋(冬)三季或四季采摘中最高的,春茶产量也最高,因此,春茶的收入一般占茶业全年收入的50%左右。点头镇离城区很近,茶农户兼业化程度高,每年采摘三季,茶园总成本略低于白琳镇茶农户的投入成本,年亩产量也略低于白琳镇茶叶鲜叶产量。

样本调查显示: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茶农户的农药施用普遍比白琳镇茶农户低,化肥费用比白琳镇茶农户略高,这主要与茶产区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各异、虫害是否严重有关。另外,大坪村茶农户的茶园修剪等管理费用减少,主要原因是该村一些茶农户实行机械修剪,因此消耗的人工费减少。

3.2 福鼎白茶初加工成本及构成

福鼎白茶加工过程主要分为萎凋、晾放、烘焙、装箱等过程,加工过程包括初加工和精加工,加工过程简单、自然、生态。

初加工过程工艺为:

因为福鼎白茶生产农户直接出售鲜叶,不进行白茶的初加工,福鼎白茶的初加工完全由茶叶加工厂或企业来完成。这里我们实地调查了福鼎白茶加工企业,收集了企业样本数据,取其平均值。因为白茶的加工主要以自然摊晒为主,工艺自然简单、不复杂,而且成本很低。据调查分析,福鼎白茶的初加工成本主要包括电费、人工费、机械损耗费等,因为福鼎白茶按照鲜叶品质不同加工成四类不同等级的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梅、寿眉等,其加工成本也各不相同,福鼎白茶的初加工成本与构成,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福鼎白茶的毛茶初加工成本包括物质费用、人工费用和机械损耗费等,其中物质费用指电费,人工费用指花费的劳动力用工费如摊放、晾晒、烘烤的人工费用,其它费用主要指机械损耗费。

表2中的企业1、企业2、企业3分别代表大、中、小规模企业,由于加工企业规模不同、效率不同,福鼎白茶的初加工成本也呈现较大的差异。例如,企业1、2、3白毫银针的初加工成本不同;企业1、2、3的白牡丹、贡眉、寿眉的初加工成本也显著差异。

表2 福鼎白茶的毛茶初加工成本与构成 单位:元/500 g毛茶

资料来源:2013年5月13~14日福鼎白茶企业实地考察,企业包括:天丰源茶业有限公司、云鼎茶业有限公司、香茗茶厂等。注:这里加工企业1代表大企业(规模大)(天丰源茶业有限公司)、企业2代表(中等规模)(如:云鼎茶厂(叶)有限公司、企业3代表(规模小)的企业(如:香茗茶厂)。/表示数据资料没有获取。

福鼎白茶按照鲜叶品质不同分别初制成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不同类型的白茶,其中:最好的白毫银针、次好白牡丹、第三贡眉、第四寿眉,它们的初加工成本差异显著。从福鼎白茶的不同类型来看:白毫银针加工过程为:萎凋、烘干而成,纯天然原生态初加工,无精加工过程。加工成本主要包括电费、人工费、机械损耗费,占总成本的40%,鲜叶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60%,所以企业1、2、3白毫银针茶叶总成本中除去鲜叶成本外,其余是初加工成本;白牡丹、贡眉、寿眉的初加工成本远比白毫银针初加工成本低,这主要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白牡丹、贡眉、寿眉加工过程比较粗糙,初加工的用工量和用电比白毫银针少。

3.3 福鼎白茶精加工成本及构成

福鼎白茶精加工过程包括:挑捡(挑拣余叶、挑拣梗子),采用手工挑捡,然后引堆、烘培、装箱。这个过程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和少许的电费。因为白毫银针仅初加工,没有精加工过程,而白牡丹、贡眉、寿眉与白毫银针不同,他们的加工过程包括初加工和精加工过程,有的还会压成饼,它们的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其它=30%:60%:10%。下面我们看白牡丹、贡眉、寿眉精加工成本构成与大小,具体见下表3所示。

表3 福鼎白茶精加工成本及构成 单位:元/500 g干茶

资料来源: 2013年5月13~14日于福鼎白茶产区企业实地调查获取数据。主要来源于天丰源茶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数据获取,并结合云鼎茶厂等其它茶企调研数据整理而来。注:表中的白牡丹、贡眉、 寿眉都以中等级别的总成本为例。

从上表3可以看出 :白毫银针没有精加工过程,所以表3中没有白毫银针。而白牡丹、贡眉、寿眉有精加工过程,而且在精加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主要包括:电费和人工挑梗的人工费用。

从表2、表3看出:在福鼎白茶的整个加工过程中,其中的人工费用是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本费用,加工费用占总成本费用的40%,鲜叶成本费占60%。而在加工过程中,初加工成本与精加工成本比例为30% :60%。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福鼎白茶的加工成本不高,主要是鲜叶的成本,这也是贡眉与寿眉价格比白毫银针、白牡丹价格低的原因。在鲜叶成本上涨的情况下,白茶的价格也在上升。近年来,茶叶鲜叶价格逐年上涨,2011年以前500 g鲜叶价格只要几毛钱,2012年鲜叶价格为1.00元/500 g,2013年鲜叶价格2.00多元/500 g鲜叶,这是近年来白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表1、表2、表3福鼎白茶鲜叶生产成本和加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 :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主要由鲜叶生产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等构成。实际调查显示,总成本中最重要的是鲜叶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 ;加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而在加工成本中,人工成本比较高,其余电费、机械损耗费等占的比例都很低。

总体来看,福鼎白茶的总成本不高,加工工艺过程也比较简单、自然,是一种低成本的原生态的纯天然的茶叶,能够保持茶叶中的各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份的茶叶。

4 福鼎白茶价格调查分析

以上我们对福鼎白茶的成本构成与大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下面我们对其产地价格和外地市场价格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4.1 福鼎白茶产地市场价格调查

福鼎白茶产量有限,十分珍稀,近年来随着白茶内外销价格的上涨,白茶的内销市场也逐渐扩大,白茶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下面我们来看福鼎白茶产地的实际价格发展现状。

以上我们实地调查并分析了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下面我们根据福鼎白茶产地调查的实际价格数据进行福鼎白茶价格地分析。福鼎白茶产地价格如下表4所示。

表4 福鼎白茶产地实际价格调查现状 单位:元/500 g

资料来源:2013年5月11~15日福鼎市白琳镇、点头镇茶农户、茶业企业、点头镇茶花市场茶叶价格实地调查获取价格数据。注:白琳镇茶业企业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福鼎裕荣香茶叶有限公司,点头镇茶业企业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天丰源茶业有限公司调查数据。

从表4可以看出:福鼎白茶产地市场价格总体比较低,白毫银针高级的500~600元/500 g,一级白毫银针250~350元/500 g,市场零售价则上涨一倍。白牡丹的产地批发价格一级为80~160元/500 g,市场零售价为200元以上/500 g,寿眉特级批发价120~200元/500 g,批发价一级为30~40元/500 g,市场零售价分别为300~400元/500 g,80元以上/500 g。

福鼎白茶农户虽然不进行白茶的初加工,调查农户价格数据是由茶农户根据鲜叶出售价格计算白茶价格而来。茶农户价格调查与企业价格调查相比较,企业价格数据比茶农户价格稍高,这是因为企业从中获取利润;茶花市场与茶农户、茶叶企业之间价格相比较,茶农户价格数据最低,但基本上三者价格数据相接近。茶花市场与茶农户、茶叶企业基本一致,因为他们都是相联系紧密的,属于同一地区的产地区域市场。

4.2 福鼎白茶在外地市场销售价格调查

2013年中国茶业博览会上福鼎白茶销售价格调查如下:

在外地销售市场上,白茶及福鼎白茶价格会上升很多,例如,在2013年中国茶业博览会上(杭州)中国白茶、福鼎白茶价格调查如下表5所示。

表5 外地市场福鼎白茶价格调查现状

资料来源:2013年6月27日中国茶业博览会中国白茶、福鼎白茶价格调查获取(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注:* 该白毫银针茶叶价格来源于杭州求是茶叶店福鼎白毫银针茶叶价格数据。

表5显示:在外地茶叶市场上,福鼎白茶的价格远远比福鼎本地价格高,一般来说,稍微包装一下,白毫银针价格为1200~1600元/500 g,白牡丹价格为500元/500 g,因此,一些茶商将福鼎白茶运外外地市场销售,例如:浙江、山东、北京等地包装后销售,基本比本地销售价格高出2倍即200%的利润。又由于白茶具有储藏价值,价格随年份越久越高,越陈越贵越陈越香。即白茶经过储藏后价格升值,一般经过储藏后的白茶(福鼎白茶)均价约为1000~6000元/500 g,因此,一些茶商并不急着及时销售白茶,他们会在储藏好的条件下进行储藏,然后销售,这样获利更高,利润达到几十~几百倍。

5 福鼎白茶成本-价格比较分析与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从以上白茶的生产成本-价格比较可以看出,福鼎白茶的产地批发价格:白毫银针总体来说要略高于其生产成本,而对于白牡丹、贡眉、寿眉来说,厂家购买其鲜叶价格就十分便宜,在鲜叶购买中就开始获利,例如:2元/500 g的鲜叶可以机械化加工成白牡丹、贡眉、寿眉,白茶加工工艺简单自然,无论初加工还是精加工成本都十分低廉,因此很多茶商大量地生产白牡丹,贡眉和寿眉,而他们经过初加工,精挑拣后包装销售价格是成本的多倍,如果销售到外地利润就更高。

白毫银针是白茶的最高级级别,产地批发价为250~350元/500 g,市场零售价500元以上/500 g,包装后到外地市场均价为1300元以上/500 g,获利是批发价的300%以上;白牡丹产地批发价一级200元/500 g,包装后外地销售价格为1200元/500 g,获利是产地批发价的5~6倍以上;老白茶(陈茶15年)价格达到6000元/以上。

与卖鲜叶的茶农户相比较,1000 kg/亩鲜叶的茶农户扣除每亩鲜叶的成本费用后约获得几千元的收益,根据白茶加工过程中4斤鲜叶加工成1斤毛茶相比较,500斤的毛茶仅获得几千元的收益,假如我们设为茶农户500斤毛茶收益1万元,那么每斤毛茶仅20元;而对于茶业企业和茶叶商来说,每斤毛茶就获利利润是批发价的几十~几百倍,因此,对于茶叶企业和茶商来说,生产白茶中的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几乎是一本万利了。

即使是白毫银针,我们也发现其茶业企业和茶叶商在加工过程中获利,包括初制加工过程利润,精加工过程利润,而在包装后销售外地茶商要获利5倍以上,如果进行储藏后陈茶销售,利润更高。

比较得出,福鼎白茶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茶叶企业、茶叶商获取利润很大,茶农户收益最小,如果是茶叶企业兼做茶商,那么其利润是最大的,加上储藏后销售,就是一本万利的富翁了。

5.2 建议

(1)福鼎茶农户要实行自家加工白茶,学习白茶加工工艺,这样可以获取白茶初制加工利润,提高茶叶收入水平。

(2)地方政府应该将茶农户组织起来,或者实行茶叶合作社,为茶农户的销售搭建平台,寻找出路,这样克服茶农户茶叶销售困境。

(3)地方政府要加快力度投资福鼎白茶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茶博会,茶叶会议等各项活动,鼓励茶农户参加各项茶叶会议及活动,一方面打响福鼎白茶的品牌,另一方面使茶农户寻找到更好的销路,也使福鼎白茶能够销售出好的价格,从而提高白茶生产农户茶叶收入水平。

1 许咏梅.浙江绿茶出口成本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2 汤一,黄韩丹.我国茶叶生产成本效益之比较分析.茶叶,2004,30(1):46-49.

A survey on cost price of Fuding white tea

XU Yongmei

(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

White tea is a rare tea, which is only produced in China. Fuding County in Fujian Provi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ion area of the white tea. Production cost of the Fuding white tea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Fuding white tea farming, tea processing and tea marketing. It shows that the cost of fresh tea leaf production was the major cost, and the processing cost was the low. The wholesale price in Fuding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production cost. However, the price in the local market was about 2 times of the wholesale price, and the price in the consuming areas was about 5 times of the wholesale price. The tea farmers were the least benefited partner, compared to tea processing enterprise and tea sellers.

Fuding white tea;production cost;pric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2013-08-13 修改稿

2014-03-06

许咏梅(1972年-),女,安徽桐城人,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茶叶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

S571.1

C

0577-8921(2014)01-024-06

猜你喜欢
白牡丹银针福鼎
何冰歌
“白牡丹”
心驭银针彩线,手下万千风华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雨(一)
《戏牡丹》中白牡丹的角色感想及情绪变化分析
运动场上夺金牌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货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