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临床分析

2014-07-24 17:32李云
海南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时机胆囊炎胆囊

李云

(深圳南湾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深圳518114)

·临床经验·

不同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临床分析

李云

(深圳南湾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深圳5181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5例,根据患者症状发作到接受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各25例,A组患者为症状发作后48 h内及时手术;B组患者为症状发作后48~72 h内手术;C组患者为入院后先给予消炎利胆治疗,然后再择期手术。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及时行胆囊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都优于其他两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48 h之内手术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手术时机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腹部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为胆囊结石,占80%左右,其次是胆囊息肉[1]。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肩背和背部的疼痛,临床女性多于男性。目前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包括常规的剖腹切除胆囊和现在的腹腔镜手术,手术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目前影响手术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2]。本文就我院患者及时手术和延迟手术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手术时机在患者的预后和手术后的并发症上都具有显著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5例,根据患者症状发作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三组,A组25例,48 h内进行手术,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25~72岁,平均(43.4±4.6)岁。B组25例,在48~72 h内手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4~70岁,平均(42.6±4.4)岁。C组25例,入院给予消炎利胆治疗,2~4周内择期手术,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25~71岁,平均(43.6±4.2)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A组患者为症状发作后48 h内及时手术;B组患者为症状发作后48~72 h内手术;C组患者为入院后先给予消炎利胆治疗,然后再择期手术。手术方法[3]:患者采取硬膜下麻醉。麻醉满意后,采用四孔法穿刺进入腹腔,将胆囊与周围粘连的组织分离,第一孔:脐孔处,放置10 mm套管及腹腔镜;第二孔:右肋缘下腋前线,并穿入5 mm套管,用以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第三孔: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处,由此孔放置T型引流管(因该孔离胆管较近,有利于术后胆道镜检查与取石);第四孔于剑突下10 mm处,从此孔操作缝合胆总管较为方便。放置腹腔镜后全面检查腹腔,进行常规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后,进行腹腔的清洗和胆总管的探查,放置好各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补液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比较研究发现,A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7.5±4.3)min,比B、C组的时间(123.4±3.9)min和(125.2±4.1)min显著缩短。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平均住院天数为(5.6±2.8)d,而B、C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达到(14.6±7.3)d和(15.2±4.8)d;此外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上也明显不同,A组恢复时间大约为(22.9±5.7)h,而B、C组达到(68.9±6.8)h和(72.1±6.3)h。三组在住院天数和恢复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相关时间比较

表1 三组患者相关时间比较

注:a与B、C两组比较,P<0.05。

2.2 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对三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A组出血量平均为(29.5±4.7)ml,而B、C两组出血量较大,达到(78.8±7.9)ml和(80.3±8.1)ml,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B、C两组患者手术补液量达到4 200 ml以上,远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

表2 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

注:a与B、C两组比较,P<0.05。

2.3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胆瘘、胆汁返流性胃炎以及切口的感染是胆囊结石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发现及时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比较少见,发生率为8.0%,而B、C两组发生率分别为48.0%和52.0%,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蛋白、高脂饮食习惯随之增加,导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过去。关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术前或术后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药物排石等[4]。且目前胆囊的手术技术比较成熟,不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90%以上[5]。

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患者对手术时机的观念还不成熟,部分患者总认为先消炎利胆可能会好,这样就可以减轻手术所受痛苦以及费用,还有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其他的疾病影响了及时手术的时间,还有就是临床医生对时间选择把握性不强,未对过去的病例进行很好的分析、总结和比较[6]。故手术时机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对于胆囊炎是立即手术,还是在保守治疗使病情稳定、全身症状好转化后另行择期手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7]。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在24 h内实施手术治疗,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功能的恢复和术后并发症上都显著优于48 h之外手术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8]:①急性胆囊炎早期,患者胆囊水肿和充血较轻,而到中后期,胆囊粘连严重,充血明显,手术分离胆囊较困难,增加了手术时间;②患者病情的发展,炎症逐渐加重,可能并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出现;③病情加重,导致胆总管的损伤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急性胆囊炎患者最佳的手术时机为48 h之内。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早期切除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1]Yokoe M,Takada T,Strasberg SM,et al.New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of acute cholecystitis in revised Tokyo Guidelines[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ci,2012,19(5):578-585.

[2]陈昌远.老年急性胆囊炎58例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8):716.

[3]韦髯,徐立江.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7):5652-5653.

[4]李凯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0-41.

[5]李小伟,郭定刚,林加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7):139-140.

[6]许军,翟博,关英辉,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附647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6):511-513.

[7]Füessl HS.Acute cholecystitis[J].MMW Fortschr Med,2013,155 (1):49.

[8]段李东.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4):657-658.

R657.4+1

B

1003—6350(2014)01—008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1.0029

2013-06-06)

李云。E-mail:ly3452@126.com

猜你喜欢
时机胆囊炎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