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淤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

2014-08-04 07:26宋轶群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19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阻塞性入院住院

宋轶群 刘 梅 刘 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职业粉尘等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得病后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死亡率高,已经引起社会公共卫生组织的重视。正确有效的治疗COPD,控制其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要的问题。目前西药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家庭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应用活血化淤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再住院次数,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提供了新思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于我院急症科病房住院治疗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单盲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7.4岁;病程6~14年,平均10.4年。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 ;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6.8岁;病程5~25年,平均9.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以《中医内科学》[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肺胀”、“喘证”等肺系疾病的辨证标准为依据。

1.2.2 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1]、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中关于AECOPD的诊断为依据。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50~75岁;(3)签署知情同意,自愿受试,并能按照要求定期复诊。

1.3.2 排除标准:(1)年龄在50岁以下,75岁以上的患者;(2)不同意参加本试验,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3)整体状态差,预计生存期不超过半年者;(4)合并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血管急性期,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血液系统疾患的患者;(5)精神病患者;(6)已知对试验用药中某味中药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1)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2)积极留取痰培养标本,药敏结果出来前根据指南推荐酌情选择抗菌素使用,尽量选择莫西沙星0.4g/次,1次/d静点治疗;(3)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化痰药物雾化吸入,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桃仁10g、红花8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5g、桔梗6g、陈皮6g、半夏6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300ml,分早晚2次温服,150ml/次,14d为1个疗程。

2.2 疗效观察

2.2.1 观察指标:(1)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肺功能:测定治疗前、后患者1s内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 FEV1/FVC的变化。(3)1年内再次因 COPD急性加重入院的次数。

2.2.2 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过程后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2.2.3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等级计数资料的多组间比较用Ridit分析,其中两两比较用u检验;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其中两两比较用q检验;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用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1年内再入院次数分析 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内再入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1年内再入院次数比较

3.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各项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表。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

注: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4 讨论

COPD急性发作期归属于中医“喘证”、“肺胀”等范畴。肺脾肾功能失调为发病的根本,痰淤互结为本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廖小明、钟小兰等[4]通过实验得出活血化淤法可以起到改善肺微循环和预防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为活血化淤法大量应用于治疗COPD患者提供了临床依据。张伟等[5]通过实验得出,活血化淤药物可以改善COPD大鼠模型的血管重塑,对预防肺心病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淤证伴随COPD患者的发病始末,因而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从淤论治,灵活地运用活血化淤药物,可以有效地缩短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再入院率。活血化淤药物治疗COPD急性发病期患者,疗效是肯定的,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周仲瑛,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2-1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6-57,81-84.

[4]廖小明,钟小兰.活血化淤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9(7):119.

[5]张伟,谷明明,孙璐璐.活血化淤中药对COPD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254-257.

猜你喜欢
阻塞性入院住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