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2014-08-04 07:26彭小柳陈小茹游月球广东省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524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监控护理人员评价

彭小柳 陈小茹 游月球 广东省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 524100

护理质量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而言,其基本的模式为护理质量保证(QA)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CQI)。CQI是一种为适应时代需求、患者需求以及质量提高而开展的一种管理方法,以使质量达到更优、更高标准的持续性研究,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和精髓。近年来我院在不断完善护理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新模式,现将取得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县级医院,以临床医疗为主,编制床位350张,护理人员260人,平均年龄28.5岁。其中主任护师0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29人,护师49人,护士180人,护师以上人员占全员护理人员总数的31%。全院共有护理管理人员35人。

1.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1.2.1 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和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科学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等多个方面。所有评价项目的总分均为100分,合格分分别为100、95、95、95、90、90、90、90和85分。

1.2.2 评价方法: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保证护理质量达到连续、动态监控的效果。评价中由本院护理部通过集中检查、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检查和评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和形式进行改进,对每次检查的结果分别汇总,以每年年底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对得分居于前3位的科室进行奖励。

1.2.3 过程监控:护理过程监控主要注重的是对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将监控程序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期间注意强调对护理需求的评估,以满足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需求程度作为护理质量的最终评价指标。因此,在实际护理管理过程监控中需对每一项操作程序细节更为关注,包括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对患者需求的满足情况,从每个细节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把关。

1.2.4 反馈与改进:护理部需对监控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监督,协助和纠正不到位之处,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工作中可以每季度设立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并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及负责人处;对于相关科室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的追踪,直至把所有问题落到实处并圆满解决。如果在追踪的过程中有新的问题被发现,需重新讨论和分析解决方案,进而以持续、改进、循环的模式进行下一轮的改进步骤,从而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序、追踪和落实。

1.2.5 安全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部需定期实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并实行护理缺陷分享制度,鼓励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将所有的护理缺陷进行登记并及时汇报,可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实现全员共勉的目标。另外,各相关科室可针对护理缺陷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本科室的可能安全隐患,并及时地予以纠正和预防,避免类似的缺陷再次发生。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本院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各护理质量指标情况比较(分,)

表1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各护理质量指标情况比较(分,)

注:*表示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和人性化服务,因而只有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评价标准才可能真正体现出护理服务的内涵。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连续的、循环无终点的过程,是一种保持护理质量处于高水平的先进方法,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我院在不断完善护理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结果显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医院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改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所以具此效果,可能是因为:(1)通过实施质量反馈和改进,护理管理者可对本科室中暴露出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把责任落实到人,改进措施落实到位,形成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2)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应付检查的现象,有利于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质量控制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措施,不仅对于问题的解决有利,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其主动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3)在护理过程监控中通过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和操作流程的监控,保证了护理人员除了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外,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安全和心理需求。这有利于在护理服务中树立起维护患者利益的形象,从而改变了机械地执行医嘱的护理模式,形成了一种主动质量监控的意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主动性。(4)护理安全是护理过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护理缺陷进行分享是对护理安全进行预警的重要形式,其他护理人员可以很好的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相同的缺陷再次发生,还可避免因护理人员的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误,有利于其在工作中保持对护理安全的持续关注,从而积极主动且有预见性地预防各种护理意外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实施后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姚智萍,许月萍.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4,3(6):412-413.

[2]杜慧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247-248.

[3]李智英,成守珍,谢文,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38-40.

[4]周建英.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2):358-359.

猜你喜欢
监控护理人员评价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