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极拳教学语境的耗散结构理论研究

2014-08-15 00:50范维
武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太极拳语境能量

范维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1 耗散结构理论与太极拳教学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著名的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在1969年的理论物理和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种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规律的理论。它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在不断探索耗散结构理论的过程中,它的理论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农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创新[1]。

人体的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耗散结构系统。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人体的同化或异化作用,使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或能量的交换,促进人机体的正常运转,在有序与无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开放系统,不停地从外部环境中吸取有效能量,以维持自身的身体发展需要[2]。在太极拳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太极拳学习系统与教师的太极拳传承系统进行能量传递与交换形成能量流,使教师的太极拳运动能量向学生进行传递或转换,形成有指向性的能量流,透过学生开发的、非线性的、不平衡状态太极拳运动系统向学生进行能量传递,实现学生太极拳运动能量的正增长,使学生从混沌无序的太极拳运动系统中,找到太极拳运动技术的量变规律,从而实现学生太极拳运动技术形成的有序化。

2 太极拳教学语境中的“点、线、形”运动框架构建

太极拳语境中的运动能量,是对太极拳形神框架的建立,有了良好的运动框架,就能形成优美的技术动作,打造优美的运动套路。形是太极拳运动的骨架,也是太极拳运动的主体,神是太极拳运动的灵魂,也是太极拳运动的血管和神经,它们相互统一、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有血有肉的活的运动能量源。太极拳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太极拳教学的它组织活动,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教学能量传递的活动过程。教师通过太极拳教学开发系统,进行教学组织、动作示范、表情、拳架姿势等行为活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开展教学,形成对学生进行太极拳文化内涵、健身作用、功能特点、竞技、运动境界等方面的能量传递。它包括教师的理论讲解、动作示范、太极拳运动线路、攻防意识等,形成对太极拳运动线路、运动轨迹以及太极拳运动拳架“点、线、形”的客观描述。

2.1 太极拳教学语境的“点”

每一套太极拳的运动套路从起势到运动结束都是由许许多多的运动“点”组成,运动点包括手、脚、膝、腰、肘、头等运动体的动与静,它是构成太极拳运动套路最基本的单位。太极拳的每一个运动点,既是太极拳中前一个运动动作的结束,又是下一个运动动作的开始。太极拳运动的每一个定点,脚是运动的根本,不管前进或后退,在虚与实的运动转换过程中形成由脚而腿而腰的运动能量传递,以腰带手发其力,或攻或守,形成拳架定式。从落脚着地形成定式,要求学生运动体保持中正安舒、心静自然,力求运动点的松、静、稳,心灵要有虚豁、空旷的意境。静是为了更好的动,是为下一个运动点(拳架)的开始做准备。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这样谈到:“视动犹静,视静犹动”表明了“静”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中求静、动静相合,辩证的说明了动静相生、阴阳相辅的观点,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辩证发展。能静下来身体才能放松,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才能走好下一个拳架,才能使架式表现出来松柔、圆活、大方,似行云流水,柔缓起伏,给人以运动美感[3]。

2.2 太极拳教学语境的“划线”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静是动的基础和前提,静是为了更好的动,“划线”成为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运动过程,它是太极拳动静之间的能量传递桥梁和纽带。当“静”达到一定的运动态时,这种运动态就会向“动”的方向发生能量剧增形成能量流,能量流通过“划线”形成动态向新的“静”点转换。太极拳运动套路是由若干个运动体完成,具有一定的运动规格线路。每套太极拳都有自身的运动特点,教学时必须结合拳架的运动特点和教学的需要,进行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眼神等太极拳运动线路规格的要求与练习。太极拳的划“线”,是在“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能量传递与转换,它是以太极拳基本源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为技术框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手与手的配合、脚与脚的配合、手与脚的配合、四肢与腰的协调配合、眼与手的配合、动作与意识的配合。在太极拳的每一个技术动作运动过程中,要求“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强化“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4],整个太极拳“划线”过程要求手到、眼到、神到、力到,以腰带体、虚实分明、节节贯串、形神合一。

太极拳也是一种“圆”运动,在线路的走向上力求划“圆弧线”,太极拳的“圆”成为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标志。太极拳的“圆”象征了自然万物归于自然,有始有终。它包容了自然万物的自然形态、特征和运动规律,符合“反物运转之机,变化之轨,万象归圆”的运动哲理,它是阴阳对立的矛盾体,也是虚实分明的统一体,具有天人合一的运动特点[5]。太极拳的圆形运动核心在于腰,四肢是围绕腰脊躯干逆缠丝旋转。太极拳每一个动作的开与合、虚与实、起与落、旋转都是由一个圆圈构成,表现的是阴阳结合体,体现了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合符自然、通晓规律、变化无穷的运动哲理。注重身法、手法、步法的行功走架在弧形、划圆圈,决不直来直往、直上直下。划“圆”运动包含了太极拳的攻和守,当太极圆的一半处于进攻态势时,则另一半圆采用是防守姿势。它缩短了进攻的时间,利用惯性,形成了巨大的爆发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攻防效果[6]。

2.3 太极拳教学语境的“固形”

太极拳的“固形”,是指太极拳技术动作完整定式的复合体。要求运动者立身中直、沉肩垂肘、坐腕舒指、含胸拔背、松腹塌腰、敛臀落胯、扣漆稳足。通过“点”与“线”的运动转化,使太极拳的整个动作连贯圆活、上下相随、以意导体,在缓、慢、匀、柔、圆、松中完成,具有柔中带刚、柔中聚力,形成“以心行气,心、气、身三者融为一体”,达到松、静自然的境界。每一个太极拳“形”的动作都是太极拳“点”、“线”过程的完整与终结,它表达的太极拳套路的每一个运动拳架。在形成正确的拳架过程中强调“形”与“神”的和谐统一,通过“意”的内心活动引导“点”、“线”的运动能量流动,以便实现太极拳“形”的建立。太极拳运动中要求排除一切思想杂念,以人的精神意志建立太极拳运动意境,来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思想高度集中,把注意力定向于意静、意动、意境上,以意念去感知太极拳的形体动作。“形”为框架,“神”为灵魂,只有赋予灵魂的太极拳框架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达到意静、意动、意专,才能引导人体内心世界和外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3 太极拳教学语境中的运动能量场

在太极拳学习中,通过教师对太极拳“点”、“线”、“形”的讲解、示范与实践,透过师生之间的开发系统通过能量流动传承给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太极拳能量场,满足学生太极拳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需要。在太极拳教学语境内,学生在新旧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过程中,处在开发的、不平衡的、非线性状态下,教师的太极拳运动能量不断的向学生的运动方向转化,形成能量流,它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能量平衡态,使学生的太极拳运动能量不断递增,直到学生的太极拳运动能量达到一定的运动值。这种太极拳能量运动场的建立,打破了学生原来固有的太极拳平衡态,在波动、对抗、矛盾中发生蜕变,形成新的太极拳运动起点,它对学生的太极拳学习行为系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太极拳运动能量场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量合作与同化,促进学生自身太极拳运动能量的正增长,在培养学生掌握太极拳运动技能时,实现对学生个性心理、生理、情感、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太极拳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由于对太极拳认识、理解和吸收能力的不同,存在技术动作完成上的差异,这种影响因素来源于自组织和他组织。自组织是指训练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使之尽快地适应由于外控作对训练过程的影响,从而使训练系统由有序走向非平衡态的无序,再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达到最大的训练效益[7]。教师通过太极拳实践环节,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寻求太极拳运动套路的变化发展规律,利用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不同层次分组,建立开发的、不平衡的、非线性的练习团队,以好带差的原则进行“传、帮、带”实践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必须完成相应的具体目标、技术动作、动作质量,并要求各组之间进行完成动作比较,寻求差距与不足,提高各小组团队的问题意识、荣誉意识。学生在太极拳语境的意识形态下通过自身对太极拳动作技术理解、消化与吸收,形成能量转化,从混沌无序的太极拳教学语境中找到太极拳运动技术形成、组织及规律,建立太极拳运动的有序化。在形与神交织过程中建立完整的运动定型,形成“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8],以便走好拳架,实现太极拳“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4 太极拳教学语境中的运动能量反馈

当学生对太极拳基本运动框架的学习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时,成为一种暂时的太极拳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在没有太极拳学习系统有关的外界环境影响时,学生的太极拳运动态会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对已经掌握的太极拳动作技能具有良好的巩固作用,在自然环境下自动的形成动力定型,表达的是学生对太极拳学习水平的基本状态。这种平衡态对学生掌握的太极拳技术动作,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学生的太极拳运动能量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到各小组进行指导、纠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太极拳信息反馈进行分层教学,培养太极拳运动骨干,由教师、体育委员、各小组长形成太极拳教学与实践的运动能量流动链,以好带差,以强带弱。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学生太极拳技术动作的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修正,形成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结果相一致,促进学生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领悟和动作技术的掌握。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个体的信息反馈,及时形成动作修正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不同个体服务,及时矫正学生形成的太极拳运动态,只有通过太极拳外在环境的校正与重塑,才能为学生实现新的太极拳运动能量流动。

[1]湛恳华,沈小峰等编.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48-260.

[2]郗 敏,陈南生.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训练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92-95.

[3]唐 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5-60.

[4]沈寿著.太极拳论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6-7.

[5]耿同满. 论太极拳之圆 [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28-130,134.

[6]张肇平.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40-45.

[7]徐本力.论“立体训练控制”确定的科学基础及理论框架的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

[8]马金龙,唐来伟著.太极拳养生内功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欢
太极拳语境能量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能量之源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开年就要正能量
跟踪导练(三)2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
42式太极拳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