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岗镇玉米双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4-08-15 00:51王保存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1期
关键词:底肥块茎田间管理

文/王保存

云南省罗平县阿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罗平 655816

阿岗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玉米和马铃薯是阿岗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玉米每年种植4000公顷,马铃薯每年种植1466.6公顷。阿岗镇海拔在1700~2300m之间平均海拔1900m,年降雨量1300mm。2012年以来我站在乐作村委会阿格村实施了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样板100公顷,经田间实际测产:马铃薯平均每667m2产1331kg,玉米平均每667m2产392kg,每667m2产值达3258.2元(马铃薯按1.8元/kg,玉米2.2元/kg),有效提高田间光能利用率,实现有限土地资源高效作物栽培的目的,是农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比较有效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结合工作实践,将相关的技术细节进行罗列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1 选用良种

根据阿岗镇海拔高、气候冷凉的特性。玉米要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产量高,玉米和马铃薯套种要选植株不宜过高的品种,主要以“会单4号”,“曲辰3号”,“路单8号”为主。马铃薯以“合作88号”,“会-2号”“威芋3号”等。种薯都要求选择薯块规整,颜色鲜,健康无病的50克左右的小整薯作为种薯。

2 选地与整地

连作不利于马铃薯高产栽培,由此在选择栽培地块时,必须要确保上茬作物非茄科作物,比如番茄、辣椒等等。同时,选择地块必须要求土层肥沃、结构疏松、肥力均匀,最好是排灌良好的连片土壤。选好土地之后,细致整地,做到“早、深、细”,及早培肥,做好土壤杀虫工作。最好使用机耕,耕作深度在25~30cm。

3 规格化栽培

阿岗镇玉米双套马铃薯严格2:2套种,小行为40cm,大行为60cm,复合带为2m,每株间距控制在35cm。套种玉米采用宽窄行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采用宽窄行高垄双行栽培。种植密度:玉米3808株/667m2;马铃薯1904塘/667m2。

4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马铃薯块茎膨大最适温度是20℃,所以在温度条件允许下,尽量早播,使马铃薯在高温来临时已完成生长。根据我镇马铃薯播期试验,春播马铃薯以春分过后清明前播种产量最高,这样马铃薯块茎膨大期与雨季相吻合,盛花期雨水充沛,玉米播种在立夏前后3-5d,视雨水来临情况而定。

5 科学施肥

5.1 玉米有机和无机并重,轻施提苗肥、重施杆穗肥、看苗施肥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有互交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底肥:每亩农家肥不低于1500kg,施于沟中作底肥或盖塘肥,复合肥10kg、尿素3~4kg作种肥,播种时施入。贫瘠地块应酌情补施一定数量油枯作底肥。幼苗5~6叶期,定苗后亩施尿素10~15kg或碳酸氢铵30kg。植株10~12叶扯大喇叭口时期,亩施尿素25~30kg或碳酸氢铵50~60kg,结合中耕除草、培土。

5.2 马铃薯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提倡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播种时作种肥集中施用。忌用含氯化肥、人粪尿。一般情况下,每亩施腐熟肥1500kg,普钙40kg,三元复合肥40kg。地块肥力不足的可加尿素5~10kg混拌后撒施或穴施于种薯周围。

6 田间管理

6.1 玉米田间管理 苗期——玉米播种出苗至拔节,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查苗补缺,间苗、定苗,每塘留1株,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穗期——玉米拔节至孕穗,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叶、壮轩,确保上部叶片增大,茎轩粗壮结实,促进大穗形成,确保植株长势整齐。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及时追肥、彻底除草、深耕多培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花籽期——玉米抽丝至成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护根部,保护上部功能叶的寿命,预防根叶早衰,确保养分的及时供送,满足不同发育期生长需求。

6.2 马铃薯田间管理 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出齐苗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现蕾期高培土,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士,培成25cm高的大垄。在培土时注意拔出田间感病植株,如发生陡长的,可用200倍25%多效唑现蕾期喷洒防治倒伏。

7 病虫害防治

7.1 田间作物疾病防控 必须确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切实发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联动效力,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扼杀于萌芽状态。常见的玉米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蚜虫和粘虫,可用2.5%溴氰菊酯5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用46%必杀螟35g对水75kg喷雾防治玉米螟,玉米蚜虫和粘虫可用10%大功臣20g兑水60kg喷雾防治。常见的玉米病害有大、小斑病和纹枯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每7d用药1次,连续3次效果更好。

7.2 阿岗马铃薯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等 当田间发现生病植株时应立即拔出。同时,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进行第1次防治,以后视情况每隔7~10d喷药1次,连续防治1~2次。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黄蚂蚁、马铃薯块蛾等,每亩可用30%呋喃丹颗粒剂1.5~2kg随播种施入播种沟进行防治,还要重视清除田地边杂草,土地及早翻犁过冬,减少虫卵基数。

8 适时安排作物收获

就马铃薯而言,当茎叶开始枯黄、植株生长停止,块茎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值时,为食用块茎的最佳收获时机。而利用块茎收获时机,应适当提前约1周时间。就玉米而言,整片地90%以上的植株茎叶枯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指甲不能掐入、变硬,开始呈现该品种籽粒色泽时,也就是在蜡熟期时,即是收获的关键时期。

9 清除田间地膜

作物丰收之后,覆盖地膜将残留田间。如果不能及时回收,一方面污染土壤,不便下茬作物耕作;另一方面放牧禽畜误食,将诱发肠道类疾病。所以,在玉米收获完毕之后,必须要彻底清除田间残留旧地膜,清除地膜需集中销毁或者是回收再利用。

[1]蒋纪芸.作物载培学[M]西安: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陕西省农林学校.植物保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3]陕西省农林学校.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4]云南省农林学校.植物病虫害防治学.[M]昆明:云南农业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底肥块茎田间管理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无花果田间管理
番茄“2+x”试验总结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