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综合防治技术

2014-08-15 00:51郝淑杰曲文龙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1期
关键词:粘虫习性成虫

文/郝淑杰 曲文龙

1 吉林省双辽市科教兴农办公室 吉林双辽 136400

2 吉林省双辽市柳条乡农业站 吉林双辽 136400

玉米粘虫又叫行军虫、栗夜盗虫、剃枝虫。是一种偏爱禾本科植物的杂食性害虫,不但危害玉米、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在灾害严重年份,玉米粘虫甚至还会危害到棉花和豆类作物的正常生长,可以说玉米粘虫就是无恶不作的害虫,被列为我国农作物重大害虫之一。

1 玉米粘虫虫态

按生物学分类,粘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的形态阶段。从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完成一代需要40-50天的时间。

1.1 幼虫

幼虫属于节肢蠕虫,体色呈黄褐色或灰黑色,发生量大时,体色偏深,头部红褐色,上面附着细细的黑线网纹,头顶部有明显的八字形黑纹,有典型的咀嚼式口器,最明显的特征体表上有五条黑白色纵纹,幼虫腹部呈乌黄色,上面长有三对前足,四对腹足,一对后足。幼虫老熟后体长可达35-38毫米。

1.2 蛹

蛹呈红褐色,表面有光泽,长约20毫米,属于被蛹,即腹肢和翅膀都包在一层膜里,不能活动。粘虫的卵通常单层排列呈条状或块状,大小0.5厘米,形似馒头,初产白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即将孵化时为黑色。

1.3 成虫

成虫是一种黄褐色蛾子,雄蛾体色比雌蛾略深,体长15-17毫米,翅展宽36-40毫米,眼睛红褐色,眼睛上方长着两根丝状触角,口器虹吸式,身体表面长有较长绒毛,翅膀中央有两个近似圆形的淡黄色斑块,外斑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外侧连着小黑斑,这些局部特征是我们鉴别粘虫成虫的关键符号。

2 玉米粘虫生活习性

掌握粘虫的生活习性,是最终消灭它们的关键。

2.1 幼虫的习性

幼虫喜温暖潮湿环境,气温8℃时,幼虫就开始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15-25℃,相对湿度85%左右,幼虫阶段一般要14-28天。粘虫幼虫有蜕皮习性,蜕一次皮,身体大一点,增加一个龄期,共有6个龄期。通常幼虫喜欢在夜间或早晚较凉爽时取食,阴天也会全天候取食,晴天的中午天气炎热,停止取食,躲在叶片背面休息,如天气过于炎热,有的幼虫还会从植株上下来,躲在玉米的气生根下或其它遮挡物下避暑。随着幼虫长大,龄期增加,幼虫胃口也在加大,到5-6龄,进入暴食阶段。此期不但蚕食叶片,逐渐取食较嫩的玉米雄花花茎,取食量占整个幼虫阶段食量的90%以上。幼虫取食时先取食玉米植株最下部叶片,然后上部叶片,沿着玉米叶片的边缘用锋利的咀嚼式口器不断蚕食,速度很快, 片刻剃成缺刻,不用两天叶片只剩主脉。到6龄末期,食量渐少,最后停止进食。

2.2 蛹的习性

停止进食的幼虫慢慢从植株上下来,在根系附近来回爬行,粘虫幼虫通常喜欢钻进地表1-3厘米土表中化蛹,也可在一些覆盖物上化蛹,渐渐体形现出成虫结构。蛹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2℃左右,最适温度15-20℃左右,土壤潮湿10-15%的湿度,最有利于蛹发育。经过约10-14天的生长发育,就脱去外壳羽化成成虫了。

2.3 成虫习性

成虫有昼伏夜出习性,喜欢吃有酸甜味食物,迁徙能力很强,一次最远飞行500公里以上,找到合适地块,迅速交配产卵,产生新一代幼虫。

3 迁飞规律

粘虫惧怕寒冷,在我国北纬33°以北的区域不能越冬存活,东北、内蒙古、河北东北部、山西中北部、西北中东部及西南地势较高的冷凉地区每年发生2-3代。我市主要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从南方迁徙而来,产卵后孵化成幼虫,老龄幼虫土中化蛹,羽化成成虫,再产卵,到7、8月份该二代幼虫老熟化蛹,羽化出大量二代成虫,二代成虫随即向南迁飞。

4 玉米粘虫综合防治

4.1 虫情监测预报工作

首先做好虫情监测,利用成虫对黑光灯有趋光性的习性,利用虫情监测灯监测成虫的发生数量,如广谱性虫情监测灯。每天收集成虫进行统计,调查粘虫的数量,当每天诱捕的成虫数量明显超过往年平均值,当地植保部门就需发出准备防治的预报,也可在田间监测幼虫,要在幼虫三龄以前监测,方法很简单,在玉米田内,按东南西北中选五个点作为监测点,每点选100株玉米植株,每隔5天观察调查一次。注意玉米叶鞘、雄花蕊等较为隐秘的部位,当玉米田中的粘虫幼虫数量每100株达到30头时,说明田间虫口数量已达到了明显危害玉米的级别,需马上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杂草是粘虫的主要产卵场所之一,杂草多的田块,通常粘虫危害重,因此田间管理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尤其禾本科杂草,可减少粘虫产卵场所,降低当代幼虫的虫口密度。

4.2 防治成虫常采用的物理方法

4.2.1 糖醋液防治粘虫成虫 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偏爱糖醋味这一习性,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诱杀液的配制,糖3份、醋4份、酒1份、水2份、40%辛硫磷0.5份。装置的容器可自制选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将上部剪掉,同时剪出一个方便悬挂的吊环,将混合好的诱杀剂倒入瓶中,然后将其直接套挂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基部,挂置高度距地面1-1.5米,每亩挂15-20个,每隔2-3天更换一次药液。

4.2.2 杀虫灯诱杀成虫 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夜间趋光的习性,在田间安置杀虫灯诱杀成虫,用电不方便的田块可选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开灯时间从晚上八点到早上5点,成虫被灯光吸引触击周围的高压电网,被电击而死,或掉进接虫袋中无法逃脱。

4.3 人工诱杀幼虫

粘虫幼虫体表光滑,对人体没有毒害过敏等副作用,幼虫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差,长时间在作物上取食或固定不动比较好捕捉,在粘虫大龄期可采用人工捕抓的办法消灭幼虫,幼虫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用来喂食鸡鸭等。

4.4 生物防治

在自然界中粘虫的天敌很多,象步行甲、蚂蚁、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都是制约粘虫的天敌,利用好这些天敌对粘虫的数量也能起到控制作用。

4.5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主要用在防治幼虫上效果比较好,当玉米田间幼虫发生数量每百株玉米上超过30头,或周边杂草上虫口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30头,就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在低小龄幼虫阶段喷药,可选用20%灭幼脲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如田间幼虫超过3龄,为避免更大损失,在防治上要求尽可能的快速杀灭幼虫,可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粘虫没有抗药性,基本粘药即死,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很好。

猜你喜欢
粘虫习性成虫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习性养成要趁早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浦东新区梨树上四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