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形象类试题答题技巧与误区警示

2014-08-15 00:49方彩芳杨友生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罗兰人物形象本题

方彩芳 杨友生

2013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依旧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主战场,其散文和小说基本上是各占半壁江山,题型与去年试题命制如出一辙,题量、赋分、考点等方面变化是微乎其微,这种命题的超稳定性,既彰显了语文高考的成熟美,又预示了明年高考之趋势。因此,重视文学类阅读真题,研究阅读方法,总结答题规律,广大师生一定会受益非浅。下面就2013年湖北卷散文阅读中的4道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和误区警示作点探究,希望能见微知著,探骊得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答案示例】A E

【答题技巧】

本题考查“从综合的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高考散文阅读中,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涉及文学作品的内容、主旨、结构、语言、艺术手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在答题时要遵循以下解题步骤:

1.首先根据散文特点速读全文,获知整体印象。散文虽然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也要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其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然后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将选项大致分成筛选信息类、概括内容类和鉴赏评价类三种。本题的五个选项基本属于形象鉴赏评价类。

2.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的地方,看选项是否符合原文内容。对于筛选信息类、概括内容类选项,要注意其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对于鉴赏评价类选项,特别关注分析是否恰当,是否在原文中有依据。

3.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原则,先将“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排除,然后再判断其他选项是否正确。对于形象鉴赏评价类选项,应当以选项为论点,在原文中寻找有关论据,以论证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无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论据,就可以认定其为于文无据的错误选项。如本题A项,原文第②段主要讲音乐对罗兰精神上的作用,并没有说他有所选择,于文无据,改变了原文的意思。另外,考生还应特别注意选项中存在的主题随意拔高、艺术手法无中生有等设题陷阱。

【误区警示】

脱离文本,主观臆断。这类题目的选项,涉及的内容较广泛,而考生往往容易在思考时脱离文本内容,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情感进行判断。如E项,作者认为罗兰和贝多芬“一样”的原因是指二人在不被世人理解的情况下,都绝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这就是犯了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的错误。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示例】

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答题技巧】

本题考查“从细节的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本题要抓住文章两个主要细节解答,一是音乐尤其是德国音乐对罗兰的影响,二是罗兰对“德国”和“德国人”的认识,每个方面2分。

【误区警示】

不善整合,忽视细节。不善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细节把握不充分,就不能正确分析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对原文第②段罗兰的两个主要细节把握不准或者忽视某一方面,加上整合不到位,则很难将答案答完整。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答案示例】

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答题技巧】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类试题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通过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如本题,考生要想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就要抓住人物的情态与细节描写等来分析。

2.重视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通过分析这些内容把握其性格;注意分析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介绍。本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作答,一罗兰是天才,二罗兰是不懈的追求者。

【误区警示】

认识肤浅,分析不全。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复杂的,停留在表面,难以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如本题实际是要求考生对罗兰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所谓“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求概括罗兰本人的特点,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全面深入,才能认识到这些。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案示例】

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联系现实略)

【答题技巧】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意义”的能力。考生在解答这类探究类试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立足文本,联系实际。紧扣文题及题目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特别要依据原文思路,掌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如结合原文探究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转益多师,二是选择真正的“英雄”,三是自身不懈努力。这道探究题还要求考生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应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发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作出有创意的解读。

2.规范作答,有理有据。解答探究题的关键在于有理有据,既有对文本的观点、看法,又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的语句,这样才算规范作答。

【误区警示】

理解偏差,盲目拓展。有些考生认为探究性试题可以盲目拓展、随心所欲地回答,这种想法极端错误。本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罗兰身上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考生既要结合原文,又要联系实际,切忌脱离文本,信马由缰。

猜你喜欢
罗兰人物形象本题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致罗曼·罗兰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还有一只鸡
今天是几月几日
罗兰·希尔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