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德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2014-08-15 00:43郑立文谢新暎
关键词:宁德市畲族遗产

郑立文 谢新暎

(宁德师范学院a.计算机系;b.旅游系,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吸引游客的眼球和注意力。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的研究多是对遗产本身的评价及对其经济价值的评价,而对其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目前较少。本文拟选择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其旅游资源价值,为寻求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提供依据。

一、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东临东海,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下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柘荣县。

宁德历史悠久,早在新旧石器时代之交,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踪迹,春秋时代,宁德为七国部落,沿海的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造船和驾船技术,三国时期,吴国在霞浦的海边设置温麻船屯。因此,宁德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截至2014年9月,宁德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共计126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项,其中,“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和“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柘荣剪纸”与全国各地国家级剪纸项目组成的“中国剪纸”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按照国标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法,结合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可以将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和节庆民俗类,其中民间文学类1项(畲族小说歌),表演艺术类7项(畲族民歌、福安平讲戏、屏南四平戏、寿宁北路戏、屏南平讲戏、宁德霍童线狮、铁枝),传统技艺类5项(柘荣剪纸、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节庆民俗类4项(瑞云四月八歌会、畲族婚俗、马仙信俗、陈靖姑信俗)。

由此可见,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涵,不仅种类分布广泛,品位较高,而且区域特色明显,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二、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过程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参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结合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构建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层A层、综合评价层B层和项目评价层C层,其中,构成综合评价层的4个评价因子Bn(n=1,2,3,4)依次为:遗产资源价值B1、遗产质量状况B2、遗产生态环境B3、遗产旅游开发条件B4,构成项目评价层的17个评价因子Cn(n=1,2,…,17)依次为:文化价值C1、历史价值C2、民俗价值C3、游憩价值C4、审美价值C5、艺术价值C6、种类数量C7、知名度与美誉度C8、集聚组合情况C9、保存完整性C10、遗产普及状况C11、遗产传承状况C12、遗产稳定状况C13、区位条件C14、基础设施条件C15、开发现状C16、深度开发空间C17。

(二)构造判断矩阵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即将同一层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的影响力或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相对重要性标定系列标准得出相应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值,通过专家组成员全体判断评分,最后取平均值得到综合评价层B层对总目标层A层的判断矩阵,项目评价层C层对综合评价层B层的判断矩阵。

(三)计算权重

根据上述相关的判断矩阵,采用和积法的近似算法,逐个求得项目层B层各因素对C层各因子产生的权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求得C层相对于A层的最终权重值Qi,Qi为相应的B层的权重值与此对应于A层的权重值的乘积,从而得到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中B层各因子的权重值依次为:遗产资源价值(0.505)、遗产质量状况(0.307)、遗产生态环境(0.122)、遗产旅游开发条件(0.066),C层各因子的权重值依次为:文化价值(0.244)、历史价值(0.062)、民俗价值(0.112)、游憩价值(0.036)、审美价值(0.031)、艺术价值(0.020)、种类数量(0.016)、知名度与美誉度(0.163)、集聚组合情况(0.062)、保存完整性(0.066)、遗产普及状况(0.033)、遗产传承状况(0.015)、遗产稳定状况(0.074)、区位条件(0.031)、基础设施条件(0.018)、开发现状(0.011)、深度开发空间(0.006)。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遗产资源价值B1的权重值最大,说明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地域民俗价值,能够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遗产质量状况B2的权重也比较大,说明宁德市拥有如柘荣剪纸、屏南和寿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霍童线狮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已经开发成为有影响的旅游产品,但同时由于种类多、数量多,分布散乱,其中不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遗产传承状况C12的权重不高,说明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有些技艺或技能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又无其他传人,或某种文化事项只在极小的社区和群体中传承,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失传的危险,如霍童线狮具有一套独特的传承方式,有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承特点,由此而导致了后继乏人的情况。

三、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一)对各评价因子赋值打分

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在上述AHP法确定了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因素权重后,还需要对每个因素赋予分值,其中各指标因子的数值以100分为总分,评价时分五个档次,每个档次区间值差为20分,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打分赋予各因子分值。

(二)计算综合得分

依据上述所列的各评价因子Cn(n=1,2,…,17)赋值内容编制调查问卷,以宁德市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评价对象,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填表打分方式得出平均分,然后按照如下数学公式:

E=(其中E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Qi为第i个评价因子权重值,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等级分值,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最终计算得出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依次为:畲族小说歌(50.3分)、畲族民歌(63.5分)、福安平讲戏(65.3分)、屏南四平戏(67.5)、寿宁北路戏(64.2分)、屏南平讲戏(66.4分)、宁德霍童线狮(77.6分)、铁枝(68.5分)、柘荣剪纸(81.5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71.2分)、畲族银器锻制技艺(76.5分)、福鼎白茶制作技艺(73.7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75.3分)、瑞云四月八歌会(58.4分)、畲族婚俗(51.6分)、马仙信俗(52.6分)、陈靖姑信俗(54.1分)。

(三)结果综合评价

上述评定结果按照国标(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计分与等级划分”标准评定其等级结构,可以将得分分为一至五级,即100∶80分为一级旅游资源;80∶60分为二级旅游资源;60∶40分为三级旅游资源;40∶20分为四级旅游资源;20∶0分为五级旅游资源。由此可知,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得分大多数集中在50到80分之间,少数在80分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得分高低不同,但从总体上讲,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结果都属于优秀级与优良级,旅游开发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四、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构想

(一)民间文学类的旅游开发思路

宁德市民间文学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只有畲族小说歌一项,从旅游价值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很高,对游客来讲,民间文学是游客了解一个民族的捷径,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但因存在畲族语言沟通障碍,小说歌的传承人又日益减少,决定了畲族小说歌的旅游开发难度较大。因此,畲族小说歌的旅游开发思路是:(1)推进霞浦畲族小说歌传承中心建设,通过文字记载、影像、光碟录制等形式归类存档保存,保护畲族小说歌。(2)政府要重视支持该项目传承人开展传、帮、带工作,确保畲族小说歌的顺畅传承。(3)畲族小说歌不适宜进行单独旅游开发,可以作为其它旅游景区的辅助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比如:结合中华畲族宫等旅游景区的旅游线路进行联动开发,形成畲族风情旅游景点。

(二)表演艺术类的旅游开发思路

宁德市表演艺术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部分属于优良级,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娱乐性,符合游客心理偏好,旅游功能突出,市场潜力巨大,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比如:霍童线狮表演百态千姿,栩栩如生,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及港澳的文艺演出,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所以,该类旅游资源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采取娱乐式、参与式以及综合式的旅游开发形式,其旅游开发思路是:(1)依托景区舞台,将福安平讲戏、屏南四平戏等古老的戏曲文化在特定的景区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加以展示,通过游客的视听享受,使游客感受到古老剧种极深的文化魅力,营造闽东“民间戏曲艺术之乡”的演艺文化空间。(2)借助节庆活动,充分利用每年“二月二”灯会线狮表演和“三月三”畲族对歌会的盛大节庆活动,突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增加游客体验,满足游客精神和心理需要。

(三)传统技艺类的旅游开发思路

宁德市传统技艺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普遍较高,其中柘荣剪纸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81.5分,属于优秀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价值高。此外,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四项遗产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都在80∶60之间,属于二级旅游资源,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历史价值等,开发时可以突出其观赏性、纪念性和收藏性。所以,该类旅游资源可以采取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的旅游开发方式,其旅游开发思路是:(1)展示工艺制作,增加游客体验。比如:柘荣剪纸、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都可以设立一些工艺制作坊,既让游客欣赏民间美术和技艺的美感,还可以让游客体验参与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2)开发旅游商品,彰显遗产魅力。可适当开发旅游纪念品(如剪纸、畲族银器、福鼎白茶、木质船模等),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增加旅游总体收入。(3)增加创意元素,设立创意科技园。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和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可称为宁德市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闪光的一对文化瑰宝,但要真正意义上留存好这份珍贵的遗产,靠传统的记录方式难以充分、全面地解释说明营造技艺。因此,可以利用现代电脑、摄像、数字技术等现在科技手段,有效地记录和全方位地展示木拱桥和水密隔舱福船的复杂内部结构及营造工艺的所有细节,最大限度地保存和传承古代木质营造技艺的信息。

(四)节庆民俗类的旅游开发思路

宁德市节庆民俗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普遍较低,大部分在60∶40分之间,属于三级旅游资源。节庆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开发价值方面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较好地开发利用这类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吸引众多的游客参与节日欢庆,还对提高宁德市地域畲乡民情的知名度有很大帮助。所以,该类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以采取观赏体验型、节庆仪式型的旅游开发方式,其旅游开发的具体思路是:(1)提炼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村。畲族婚俗是畲民生活中充满情趣、激情洋溢的文化瑰宝,尤其是“俗不离歌”的传统,在婚俗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怀、以歌欢娱——几乎以歌贯穿从恋爱到完婚的全过程。因此,可以考虑通过闽东畲族第一历史文化名村白露坑畲村原生态文化现状的实地展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畲族文化的需要。(2)浓缩信俗文化,提升女神文化影响。古田的陈靖姑、柘荣的马仙和莆田的妈祖并称“福建三大女神”,可以精心组织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女神信俗文化交流活动,来提升陈靖姑和马仙文化的积极影响。

总之,宁德市要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为宁德市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实现对宁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开发和保护,使其为宁德旅游增辉,必将会丰富宁德市旅游产品项目,扩展宁德市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宁德市一块重要的旅游品牌。

[1]蔡朝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福州市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

[2]代凌枝,代合治.基于AHP法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化,2011,(2).

[3]孙青,张捷.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J].旅游学研究,2011,(5).

[4]秦珊珊.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5).

[5]王海鉴.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开发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6]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2,(8).

猜你喜欢
宁德市畲族遗产
同享好时光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遗产怎么分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畲族三月三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畲族民歌
千万遗产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