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对比分析

2014-08-15 00:43郑恩海张建辉林诗彬
重庆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脓腔进针脓肿

郑恩海,张建辉,林诗彬,关 莹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 570102)

肝脓肿是临床较常见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感染加重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清除脓肿,控制感染的进展。目前,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或置管是治疗肝脓肿的重要方法,临床常用超声或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的优势[1-4]。2种引导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选择哪种方法尚无定论,更缺少相关对比性研究。本文对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成功率、并发症、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68例作为超声组。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8~83岁,平均(57.3±16.8)岁。肝脓肿共计82个,直径4~12cm,平均(6.8±2.4)cm。临床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上腹疼痛等。选择同期经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38例作为CT组,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32~78岁,平均(58.6±14.2)岁。肝脓肿数量共计46个,直径4~10cm,平均(7.1±2.8)cm。临床表现同超声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脓肿直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均禁食8h以上,检查凝血功能,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常规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穿刺针采用16~18GPTC针。超声组穿刺前详细检查肝脓肿部位、大小、数量,明确病灶与周围血管、胆管的关系,决定患者体位、进针方向及路线,测量穿刺点距脓肿中心的距离。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前嘱患者屏住呼吸,在超声监测下迅速穿刺至脓肿中心区域,拔出针芯,抽取脓液,部分送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以0.5%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每次50~100mL,直至冲洗液清亮,抽尽冲洗液,脓腔内注入硫酸庆大霉素8万U保留。对脓液黏稠、坏死组织过多,一次性难以抽尽者放置7F猪尾导管置管引流,每日以0.5%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2次。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观察引流液性状,有无并发症发生。CT组穿刺前经CT检查发现脓腔最大层面,于体表标记,确定穿刺方向、角度及进针深度。穿刺点皮肤消毒及局部麻醉同超声组,穿刺针经皮穿过脓腔壁进入脓腔,CT检查确认穿刺针位置及深度。拔出针芯,后续操作同超声组。

1.3 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超声或CT检查肝脓肿消失,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超声检查肝内脓腔缩小(<3cm);(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超声检查肝内脓腔无缩小或有增大。

1.4 统计学处理 建立统计量表,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比较 超声组68例(82个脓肿)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67个脓肿(81.7%)1次穿刺成功,15个脓肿(18.3%)经2次穿刺成功;CT组38例患者(46个脓肿)均穿刺成功。其中,1次穿刺成功38个脓肿(82.6%),2次穿刺成功6个脓肿(13.0%),3次穿刺成功2个脓肿(4.4%)。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 2,P=0.898 6)。超声组操作完成时间平均(22.3±5.6)min,CT组为(25.6±4.8)min,超声组较CT组显著缩短(t=3.057 4,P<0.05)。

2.2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超声组68例患者中治愈62例(91.2%),有效6例(8.8%),无效0例;CT 组治愈35例(92.1%),有效3例(7.9%),无效0例。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 1,P=0.869 3)。超声组穿刺后发生并发症共4例(5.88%),其中,腹腔内少量出血2例,引流不畅1例,药物外渗1例,无肝脏破裂、胆漏、损伤周围血管或胆管等并发症发生。CT组发生并发症共3例(8.57%),其中腹腔内出血、引流不畅、药物外渗各1例,亦无肝脏破裂、胆漏、损伤周围血管或胆管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 1,P=0.920 1)。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无转外科手术病例。

3 讨 论

超声或CT均能显示肝脓肿的位置、大小以及比邻血管或胆管情况,可判断穿刺部位、进针方向及路径、进针深度,对肝脓肿诊断及经皮穿刺引流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5-8]。目前,无论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技术已相对成熟,在临床应用广泛。本组资料无论超声还是CT引导下穿刺成功率均为100%,1次穿刺成功率亦在80%以上。并且2种引导方法肝穿刺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对于CT而言,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有以下优势:(1)超声引导更加便利、经济。超声设备相对轻便,可方便移至病房进行床旁操作。本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操作时间较CT引导明显缩短。并且超声引导的费用普遍低于CT引导的费用,易被更多患者接受。本组资料中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患者明显多于选择CT引导下穿刺者。(2)超声引导可多角度选择穿刺进针路径,可根据穿刺目的随意安排体位,而CT只能按照扫面平面垂直穿刺,一般情况下多选择仰卧位。(3)穿刺过程中便于实时监测,有助于穿刺过程中避让周围血管或重要脏器,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2,9-10]。穿刺完成后便于随时观察治疗效果或腹腔内出血、积液、药物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4)超声对血管的鉴别优于CT[11],有助于明确病灶周围血管分布,穿刺过程中避免血管损伤引起出血。(5)超声引导下操作避免了X线的辐射。有研究指出,超声引导下肝脓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CT引导[12],但本组资料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肝脓肿具体情况及操作者熟练程度有关。

超声引导相对于CT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超声的可视化效果欠佳和分辨率差,对肝占位性病变或较小病变的检出率和鉴别不及CT检查[13]。其次,超声检查受气体干扰[14],尤其是肝脓肿患者往往腹腔内或肠腔内积气,可使部分层面显示不清,影响了肝脓肿的检出率和穿刺过程中的引导价值。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T明确发现肝脓肿而超声检查阴性。另外,超声对骨性结构的显示不及CT对比明显。

总之,无论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均安全有效,相比而言,超声引导更加便利、经济,操作时间相对缩短。对肝脓肿患者选择超声还是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作者建议超声引导应作为首选,如果超声提供影像资料不满意,及时行CT检查并在CT引导下穿刺引流。

[1]唐祥琴,龙登锋,郭玮,等.超声介入在肝脓肿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17):1737-1739.

[2]王伟.超声引导穿刺抽吸和/或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6):583-584.

[3]任亮,崔素芬.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803-804.

[4]杨廷旭,夏铭,王伟,等.早期经皮肝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肝脓肿[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0):94-96.

[5]Ang TL,Seewald S,Teo EK,et al.EUS-guided drainage of ruptured liver abscess[J].Endoscopy,2009,41(Suppl 2):21-22.

[6]Alvarez-Uria G,Pakam R,Midde M,et al.Intra-abscess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through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cathe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J].J Clin Diagn Res,2013,7(8):1698-1699.

[7]Chavez-Tapia NC,Hernandez-Calleros J,Tellez-Avila FI,et al.Image-guided percutaneous procedure plus metronidazole versus metronidazole alone for uncomplicated amoebic liver absces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21(1):48-56.

[8]Feier D,Socaciu M,Anton O,et al.The combined role of intravenous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and computed tomography(CT)in liver abscess diagnosis[J].Chirurgia(Bucur),2012,107(3):343-351.

[9]高振森,黄进,李丹丹,等.超声CT引导多点布针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0):882-886.

[10]王红军,王平飞,李红兵,等.肺部肿块经皮肺活检超声及CT引导方法的比较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5):450-451.

[11]王薇,潘宁,郑春梅,等.实时三维超声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569-570.

[12]古杰洪,李鹤平,张冰,等.CT引导与B超引导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的作用比较[J].中国CT和 MRI杂志,2010,8(6):32-33.

[13]王阁,李建.重视影像学检查在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地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5):385-388.

[14]姜淑英,李秀云,寇红菊,等.胰腺癌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5):427-429.

猜你喜欢
脓腔进针脓肿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