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91例治疗体会

2014-08-15 00:43艾其海
重庆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胆道

艾其海

(贵州省独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558200)

随着重视对胆囊功能的再认识,人们对保胆的意愿不断增强,保胆手术正逐渐被接受。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开展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9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1例,其中,男19例,女72例,年龄20~70岁,平均46岁。并存糖尿病2例。其中单发结石48例,多发结石43例,结石最大径为4.5cm。无症状8例(8.8%),腹痛、腹胀症状明显83例(91.2%)。术前脂餐试验证实胆囊有功能81例,胆囊无功能10例。

手术适应证:(1)非急性炎症期胆囊结石;(2)胆囊壁厚小于或等于3mm(本组6例壁厚5mm患者要求保胆手术);(3)B超及CT检查证实胆囊大小形态正常,无萎缩、畸形、占位,无胆囊管结石,无胆管结石;(4)脂餐试验证实胆囊功能良好(B超测定空腹与脂餐后胆囊收缩体积大于30%);(5)无心、肺、肝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6)患者有强烈保胆意愿(术前胆囊无功能10例,强烈要求保胆,故实行保胆手术)。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4孔法穿刺,于脐下戳孔放置10mm trocar作为观察孔,于剑突下偏右戳孔放置10mm trocar、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cm处放置5mm trocar及左锁骨中线平脐处戳孔放置5mm trocar作为操作孔。显露胆囊,尽量选择胆囊底无血管区电凝切开后用组织剪剪开约2cm切口,轻挤压胆囊将结石从胆囊底切口取出来,或取石钳从胆囊底切口进入胆囊腔夹取结石。取石困难时应用胆道镜取石网蓝套取结石,结石取出胆囊腔后用胶手袋装入并从剑下戳孔取出。取尽结石后,将纤维胆道镜探头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cm处trocar进入胆囊腔,探查到胆囊腔无结石残留并且胆囊管有胆汁向胆囊腔流动现象,证实胆囊管通畅,退出胆道镜,用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胆管底切口。如遇多发结石或单发结石小于1cm者,取结石前,先用钛夹将胆囊管夹闭,待取尽结石后再将钛夹取出,以避免取石过程中细小结石从胆囊管进入胆总管。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戳孔放置胶管于胆囊底旁引流,术后1~2d无引流液后拔除引流管。

2 结 果

91例术中成功取尽结石90例(出院前均行B超复查),1例残留0.4cm小结石,残石率1.09%(1/91),经服用熊去氧胆酸片5个月后结石溶解消失。共取出819枚结石,平均每例9枚,最多1例达438枚。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5 min,平均住院5.5d。术后发生2例胆漏,每日腹引管引出胆汁样液体量30~80mL,引流7d后停止,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6例术前胆囊壁厚5mm,其内回声不均匀者,经抗炎、利胆治疗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10例胆囊无功能者术后2个月腹部B超显示胆囊功能恢复正常6例,术后4个月B超显示胆囊功能恢复正常4例。随访81例,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2个月,B超检查均无复发病例。

3 讨 论

长期以来多数观点认为,胆囊结石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出现反复腹痛症状,同时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且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故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胆囊为主。随着对胆囊切除术后一系列并发症的研究和探索,发现胆囊切除患者进食后常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文献报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高达42%[1],还会导致十二指肠反流和胃液反流[2],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率较未行胆囊切除患者高4.5倍[3]。也提示胆囊具有重要功能,人们重视胆囊功能的程度逐渐提高,特别是年轻患者强烈要求保胆的意愿越来越增强,加上胆道镜及保胆取石镜等仪器的广泛应用,使微创保胆取石术得以逐渐开展。

近一年多来本院选择适合病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开展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91例。作者体会:(1)术者首先要有从“切胆”到“保胆”的观念转变,以便于与患者沟通,可避免医疗纠纷。(2)术者应具有一定的胆道外科经验和腔镜操作技术,能熟练应用胆道镜和在腔镜下缝合打结。(3)较多发结石病例取石时,将胶手袋置放于胆囊底切口旁,从胆囊腔夹取结石放入胶手袋再从剑突下戳孔取出,以避免结石散落腹腔难于寻找。(4)多发结石或单发结石小于1cm者,取石前先用钛夹夹闭胆囊管,待取尽结石后再去除钛夹,避免取石过程中细小结石进入胆总管。(5)取尽结石后,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trocar伸进胆道镜探头于胆囊腔内,顺着胆囊袋“纵轴”行进并转动探头方向探查各视野,以确保无结石残留,并要观察到黄色胆汁自胆囊管向胆囊腔流动现象,标志胆囊管通畅。(6)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胆囊底切口,缝合应严密且黏膜外翻,减少胆漏的发生。(7)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胆囊炎症状轻,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壁无明显增厚,结石单发或少于3枚的患者[4-6]。有报告保胆取石术后1~2年,84%的病例胆囊壁由厚变薄,胆囊收缩和显影率明显改善和恢复[7-9]。本组6例胆囊壁厚5mm保胆取石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10例术前胆囊无功能者术后数月功能恢复。(8)缝合线长度以15cm为宜,便于缝合打结,线太长缠绕会扰乱缝合打结。(9)腹腔镜下胆囊功能正常者表现为:大小形态尚正常,胆囊壁色泽光亮偏蓝,可见滋养血管网且壁薄。(10)保胆取石的禁忌证:胆囊萎缩,急性炎症,胆囊壁增厚明显(>5mm),胆囊收缩功能差,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致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或占位病变。(11)患者要有强烈保胆意愿,也是保胆取石术开展的必备条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不但可行且具有微创效果,创伤小、恢复快,不失为胆囊结石的非切除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1]朱红,李智宇,王炳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原因和处理[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2):126-127.

[2]侯玲,时吉庆,管留建,等.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3,9(2):77-78.

[3]舒越.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33-34.

[4]施维镜.“切胆”与“保胆”之争的我见[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5):360-362.

[5]褚延魁,鲁建国,高德名.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应思考的几个问题[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2):184-186.

[6]王坚,王昊陆,李可为.胆囊结石治疗策略的争论与选择:胆囊切除还是保胆取石[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44-46.

[7]张宝善.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新思维的讨论[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4):241-243.

[8]谷昊,曹峻,赵晋明,等.国内保胆取石荟萃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2):3355-3357.

[9]胡海,所广军,黄安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68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2):135-137.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胆道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什么情况下才能做保胆取石手术?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