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的仕途之“道”探析

2014-08-15 00:47张云筝舍娜莉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贾似道

张云筝 舍娜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政教学院,北京100192)

在南宋百年历史中,有两个被后世诟骂的著名权臣,一个是南宋初期的秦桧,另一个就是贾似道了。秦桧家喻户晓,研究者颇多,而贾似道的劣迹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贾似道把控南宋政局十八年,他在位时独揽朝纲,甚至皇位继承之事也由他把持,可见当时权倾一时。在南宋主力军队败亡后,他一下子从权臣变成了阶下之囚,他苦心经营的权力大厦也轰然倒塌。

贾似道生于嘉定八年(1213年),卒于德祐元年(1275年),字师宪,台州人。嘉熙二年(1238年)登进士第,因其姐为宋理宗贵妃,得擢太常丞,后又升知澧州。自淳祐元年(1241年)始,贾似道先后担任过湖广总领、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抚使、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等职,宝祐四年(1256年)升任参知政事,次年又任“知枢密院事”,再改任“两淮宣抚大使”,成为代表朝廷统率两淮各路抗蒙军队的最高长官。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元军自襄阳东下,势如破竹。贾似道亲自督师在丁家州(安徽芜湖南)与元军准备决战,却没有做好充足的军事准备,南宋军队几乎是不战而溃,元军英勇奋战,军容甚盛,而“似道闻鼓声先遁,其师遂溃,获都督府符印,斩虏无算”[1]8。丁家州的失败,使南宋的主力部队丧失殆尽,贾似道作为丁家州决战的最高统帅,成为众矢之的,群臣要求诛杀似道,但谢太后念“似道勤劳三朝,安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礼”。止罢平章、都督,予祠官。[2]13786德祐元年八月,贾似道被贬行至漳州,被监押使郑虎臣杀死,以平民愤。

一、依靠皇亲国戚之后台,从朝廷到地方,迅速提升

在贾似道的仕途之始与其姐的贵妃身份密切相关,他的胞姐一度深得宋理宗的喜爱,胞姐又对似道充满了姐弟之情,常常在理宗面前夸奖似道,说他聪明懂礼,衷心耿耿,使理宗对似道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在其姐的大力推荐之下,似道25岁就提拔成太常丞,后来又到地方,升为澧州的地方首脑。

但是贾似道并不是一个文武双全,努力勤奋的人,相反,他每日不勤朝政,“日坐葛岭,取旧宫人及娼尼,淫戏无昼夜”。他“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抚其背曰:‘此平章军国重事耶?’尝作半闲亭,以停云水道人。”当时有“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3]77之说。这样的浪荡之人,能够迅速升迁,与当时的战争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当时战争形势逼人,而在都城临安的将领,多数非老即病,与皇家有亲缘关系、能够信得过、且能统兵打战的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贾似道28岁就开始担任湖广总领,后来又担任了沿江制置副使等军事统率,贾似道有着在政治权力中心朝廷工作的经历,又有着地方知州的经历,成为一时不可多得的“人才”。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攻宋,朝廷为之震动,理宗命令贾似道率军队援助湖北。为了进一步笼络他,将他在军中拜为右丞相,当时似道虽不在权力中心的朝廷,却成为军队中官职最高的人。至此,他也就把持了主力军队的领导权。在地方经过快速提升后,又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被召入朝,从此权倾一时。因为手中掌握重兵,又是皇族贵戚,在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驾崩时,贾似道利用手中权力,一手扶持了度宗继位。度宗自然对他感恩戴德,在咸淳三年(1267年),将他晋升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度宗对他每朝必答拜,称之曰“师臣”而不名,朝臣皆称为“周公”。[2]13783

二、欺上瞒下,为自己歌功颂德,巩固个人地位

贾似道位高权重,其对内争斗、敛财之能力很强,而对外却胆怯、短视,想以欺骗之手段,获取外交的胜利,却败在蒙军的铁骑之下。“理宗之立,归德弥远,群邪辐辏,善类日消,不顾唇齿之谋,窃取复仇之美;驯至度宗,权归似道,欺君败国,卒至覆亡。”[4]303

开庆元年(1259年)十月,忽必烈率领军队猛烈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蒙古兵一度攻破东南面城墙,涌入城内,城内宋兵拼死抵御,几经血战将蒙军逐出,鄂州城内的宋军“死伤者至万三千人”[2]132781。这年闰十一月,忽必烈采取声东击西手法,声言直攻临安。这时鄂州城外,聚集了宋之大军数十万,形势对宋极其有利。贾似道听到忽必烈要直取临安的消息,惊惧不已,他带领的援鄂大军,还没有与蒙军交战,因恐惧蒙军的力量,就派宋京与蒙军接洽,遭到忽必烈的拒绝。不久贾似道得到蒙哥死亡的消息,并且蒙古军也因此人心浮动,这时忽必烈急于返回漠北争夺汗位,派江淮荆湖宣抚使赵壁为使,至鄂州城中与宋将谈判。谈判时宋将宋京提出:“北兵若旋师,愿以江为界,且岁奉银、绢疋两各二十万。”[5]3748这个条件,应该是贾似道给宋京的谈判条件,蒙方同意,但双方对议和没有形成最后的正式文书,遂成为后来两国交往中的遗留问题。

贾似道对蒙军秘密议和,使忽必烈的军队撤退,但他认为如果议和被朝廷知道了,就丢失了个人体面。为保住个人地位,贾似道一方面隐藏议和事实真相,另一方面在忽必烈撤退时,“用刘整计,攻断浮桥,杀殿兵百七十。”[2]13781急于北撤的蒙古人不想扩大事态,因而没有还击,就此,贾似道编织了谎言,向朝廷报喜不报忧,隐瞒了自己奴颜婢膝地向忽必烈求和,答应纳贡赔款之事,而是他带领军队,英勇奋战,打退了蒙军,挽救了国家。谎言如此荒谬,从中可以看出贾似道的卑劣品德。

贾似道隐瞒议和内容,大言不惭地谎报诸路大捷,昏庸的理宗皇帝对谎话信以为真,下诏重奖了他,并晋封他为“少师”、“卫国公”,被皇上视作“股肱之臣”。贾似道又指使门客撰写了《福华编》,为自己根本不存在的“援鄂之功”歌功颂德,使皇帝更加信赖他、更加依靠他,贾似道更因这些子虚乌有的“战功”加强了自己的个人地位。

贾似道后来在德祐元年(1275年)兵败后,受到朝廷的追责,他所经营的权力大厦分崩离析,平时敢怒不敢言的大臣们,请求斩首贾似道,罗列了他“侥、讦、贪、淫、褊、骄、吝、专、忍、谬”十大罪状,在诈与谬两项罪中,历数了贾似道在政治中的欺骗与荒谬。贾似道“朝三暮四、粗公诈术、欺天罔人、终不容伪窃闻庚甲之入相也、实尝于鄂为城下之盟、许以岁币、欺绐理祖、自诡再造、责偿之使、拘留真州大为所诋、岁费廪饩亿万以弥缝之、又闻使至京湖、久留汉阳之沌口、不知其后何所处分、是虽要盟、姑以纾急、然似道上以欺君、下以欺人、而外以纳侮今日为彼问罪、咸以似道为不直、为失信、则岂非诈术败露之尤大者乎、其他一语言、一动举、无非用诈、以肆其颠倒戏弄之术、笑语甚和、而弹劾已至、酬答颇恭、而谯贵随之、召是人也、寔不欲其来、恶是人也、外则扬其美、宰执充位、姑代朝参、台谏备员、目为月谏人皆洞见肺腑、而谓天下为愚”[6]355。贾似道的欺骗手法,愚弄了所有的人,祸国殃民,应该处死。在决战中,他如果拼死相战,即使实力不行,最后战败了,国家也能够原谅他,但是当知道他在战前,就为自己准备了逃跑的快船,准备不战而逃,就不能不治他死罪了。在“谬”之罪中,痛责贾似道“畏而退,退而溃,假息淮海,失其督印,岂非初意本谋,技止此耶。似道专制国用,岂无素储,首倡毁家之议,尽衰举国金银”[6]355。看来贾似道在欺上瞒下,巩固自己权力之时,根本不顾国家的安危,但是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

三、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排斥异己,扩张个人势力

南宋赢得了虚构的“鄂州大捷”之后,以理宗皇帝和贾似道为首的整个统治阶层全然不顾忽必烈对宋的觊觎之心,很快过起莺歌燕舞的日子。执掌权柄的贾似道不顾国家安危,荒废边事,为个人之权力,排斥异己,残害抗战将领。如大将曹世雄、向士璧军中英勇善战,却因一些小事情,得罪了贾似道,贾似道以打算法,核诸兵费之名,称世雄、士璧皆坐侵盗官钱,把他们贬向偏远地州县,致使他们最后含冤死去。“向士璧帅长沙,北兵已围鄂岳……北兵至,向亲率军民且战且守,既置飞虎军,又募斗弩社,朝夕亲自登城慰劳。卒能保潭,斗弩之力居多……辛酉,诏夺向士璧从官恩数,令临安府追究侵盗掩匿情节,竟坐迁谪,挤之死地,天下冤之。”[7]22冤屈的还不止这两位将领,贾似道只要发现不服从他命令的将领,毫不客气,一律革职,再如他认为将领王坚不服从他的命令,解除了他的兵权,以至于王坚郁闷而死。

咸淳五年(1269年)襄阳被围,襄阳守军为贾似道所倚重的吕文焕(吕文德之弟),一些大臣认为高达可以援助襄阳,但贾似道担心高达会削弱驻守襄阳的吕文焕的权力,不用高达。贾似道不顾国家之安危,大敌当前,考虑的不是如何对外团结一致,英勇抗敌,而是自己个人权力的巩固,及个人恩仇与利益得失。

贾似道排挤抗战将领,削弱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一些将领因不满贾似道的飞扬跋扈,投降蒙军,如大将刘整等。刘整原是金人,金末投奔宋朝,在抗蒙斗争中屡立战功,被人嫉妒,被贾似道排斥,以泸州等十五州郡降了蒙古。投金的宋将使蒙军获取了宋军的重要军事情报,为蒙军出谋划策,为蒙军轻易战胜南宋军队提供了条件。

襄阳失陷之后,陈仲微上书批评贾似道说:“失襄之罪,君相当分受其责。误国者回护耻败的局势而不敢议,当国者昧于安危之机而不后悔。只有君相幡然改悟,天下事还可为。”结果贾似道非常恼怒,贬走了陈仲微。

贾似道是一个追求个人享乐,不学无术、道德品质卑劣之人。在他当上太常丞后,就自视为皇亲国戚,放荡不羁。“日纵游诸妓家,至夜即燕游湖上不反。理宗尝夜凭高,望西湖中灯火异常时,语左右曰:‘此必似道也。’”[2]13786从中可以窥见贾似道的人品一面。这样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之人,被昏庸的皇帝委以重任,后来谢太后不得不下诏痛斥贾似道:“先帝幼冲居简,军国惟所专制,其害乃至于毒民误国,使吾与嗣君坐受其祸兴,言及此,痛悔何追,似道明正其罪。”[8]2586谢太后知似道之罪,但太晚矣!贾似道的仕途是一帆风顺的,官至丞相后,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用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欺上瞒下的吹嘘自己的功绩,他一手遮天,没有大臣敢揭穿他天大的谎言,人们的沉默又进一步成全了他个人地位的巩固。他打击异己,抬高自己,庞大的权力,使人不敢挑战他的权威。贾似道在为官之“道”上可为精明老辣,但是也是这种玩弄权术的方法,害了自己,害了国家,宋朝三百二十年,终亡于似道之政也!

[1]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2[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脱脱.宋史:卷474[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5[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4]揭傒斯.揭傒斯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宋濂.元史:卷158[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方回.桐江集:卷3[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7]刘一清.钱塘遗事:卷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卢宪.嘉定镇江志: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猜你喜欢
贾似道
顶级画家
流氓当道必定挡道
流氓当道必定挡道
顶级画家
顶级画家
湖州奇事
贾似道蠢昧醉“半闲”
不学有“术”的贾似道
郑虎臣木棉庵为国锄奸生死后事成谜云
论贾似道奸臣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