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8-15 00:52任福全索丽丽张小飞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公德大学生

任福全,索丽丽,张小飞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0 引言

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相对较高,在社会公德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其公德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素质较差,其行为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这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如果不及时得到提高,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影响到高校文明建设,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1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

近年来,国家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公共设施的完善,社会环境的优化,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养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方针,以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后,公民的社会道德水准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识较充实

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中,都涉及社会公德教育的知识。大学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这些措施使得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识相对丰富、充实。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能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出正确的评价。随着信息交流的便利,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热点问题的关注度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大部分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尊重师长、和同学友好相处、待人礼貌热情。也就是说,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公德素质,较高的道德修养。这体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同时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情感较强烈

社会道德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公德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当代大学生不仅应该掌握较为充足的社会公德知识,而且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情感。河北师范大学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与他人交往方面,有85%以上的学生能够“有时”或“经常”使用“对不起”、“谢谢”、“您好”这样一些文明用语。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较大的热情,8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 “希望工程捐助”、“义务献血”、“救灾捐助”等活动,而且实际上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也是这么去做的。在献血、看望敬老院老人等义务活动中,当代大学生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在保护环境的公德方面,大学生的素质更是明显高于社会一般水平。80%的大学生对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或“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控制自己不去做这些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1]。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拥有了较好的社会公德情感,愿意遵循社会公德规范。

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整体公德素质较高,并不能代表每个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都好,但并不能说明各个方面都好,也并不能等同于大学生能时刻敦促自己,分分秒秒都遵守社会公德规范。我们不难看到部分大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随时、随处可见的,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些不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志不坚强

社会公德意志,是指人们在落实社会公德理想、实践社会公德行为的过程中,主动克服困难,完成社会公德行动的毅力和决心。

虽然当代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社会公德知识很丰富,但是,在被问及类似于考试作弊等行为时,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社会公德意志薄弱的现象。有些大学生认为为了得到高分、为了评先奖优、为了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为了入党等等原因,考试作弊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2]。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不少学生更是认为,如果没有警察和摄像头监督的情况下,而且车辆不是很多,那么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的。由于网络空间的相对自由,网络信息量大,管理相对困难,公共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是多见。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只是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对社会公德的评价标准是不明确的,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还没有树立社会公德意志。当代大学生没有将社会公德意识领悟彻底,没有将社会公德真正贯彻到自己身上,未能形成内在自觉。而且,即使平时在社会公德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大学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敦促自己遵守社会公德,不时还会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2.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信念不坚定

社会公德信念,就是指人们对社会公德的信仰。当社会公德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驻扎在人们的心中时,社会公德就变成人们的深刻认识、强烈感情、坚强意志甚至是生活追求。

然而,大学生时期正处于人的性格形成期,其信念并不十分坚定。大学生离开父母的视线之后,其很多方面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后做出来的。大学生往往看其他人是如何处理问题,在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处理类似事件。在被问及如果将来当了官,是否会贪污时,部分学生的回答是看别人是否贪污,如果都贪污,那自己也会和大家一样选择贪污,否则就难以在该单位生存。在关于小月月事件的调查中,有部分当代大学生的回答也表现了强烈的随众心理。他们认为,如果大家都去救助这个小女孩,自己也会去,大家都观望,自己也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在社会公德上,这种现象就是责任分散。责任分散主义会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导致“集体冷漠”的局面出现。究其原因,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信念还相对薄弱,没有认识到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或者说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还未强烈到促使他们自觉采取行动的地步。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会产生随大流的现象,究其根源,是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信念不够坚定。

2.3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知与行脱节

社会公德行为,是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感情的外在表现。社会公德行为,也是检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高低的外在标尺。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情感,要通过社会公德行为表现出来,才算是落实了社会公德实践。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知与社会公德行为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社会公德认知虽然有了一定的积累,可是社会公德行为并未得到落实。在2006年的四六级考试中,“武汉多个考点舞弊情况严重,仅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考点,工作人员就查出100余件作弊工具,种类多达十余种,令人瞠目。”[3]而这些学生在履历表上却填写了丰富而优秀的个人经历,享有多种荣誉,诸如人人都是班长、“三好学生”,个个都是优秀党员、或学生会主席。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不同应聘者都是同一份履历,只是名字不同而已,这些都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诚信的怀疑[4]。可见,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原则,是相互矛盾的。另外,诸如等公交车不排队、买饭加塞、宿舍内大声喧哗等现象,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是不好的,不应该发生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类似现象却是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屡禁不止。

3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措施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离不开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外部要塑造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内部要加强大学生知、情、意、信、行的转化。

3.1 优化外部环境,营造公德氛围

保证当代大学生所接触的社会、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环境社会公德状态良好,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外部条件。

3.1.1 优化社会环境

优化当前的社会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是社会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当然,维护社会环境的良好发展态势,也应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1)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社会公共场所是检测人们社会公德素质高低的地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善,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相互之间接触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社会公共场所的范围也在扩大。政府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人们能够在相对优越的条件下享用社会公共设施,就能促进自己产生良好的公共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公德品质。正如破窗理论展示给我们的那样,整栋房子中,有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这扇破损的窗户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那么,用不了多久,这栋房子的其他窗户也会遭到同样的境遇。同理可知,如果一片原本整洁的地方出现了一点垃圾,这点垃圾没有被及时清理,那么用不了多久,这片原本整洁的地方也会变成一个垃圾场。2013年是联合国提出“教育第一”全球倡议活动一周年,中国现约有学生2.6亿,是10个教育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倡导国之一[5],因此,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保证学校有良好的公共设施,进而为广大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提高提供较好的外在硬件条件。

(2)要将德治与法制相结合,共同约束公共行为。规范广大公民的公共行为要靠德治,也要靠法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履行社会公德规范主要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当然,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行为,应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惩罚。德治是通过爱心感化、精神指导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通过感化,使人们形成内在的认同和认可,进而从心底里愿意去实践社会公德规范,而不是因为惧怕法律的威严。德治与法制相结合,就是既要依靠道德又要依靠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要使人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公德素质,有时光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要有法律的保障。广西南宁市法制办,专门就乘车让座问题,发布了相关的法律意见稿。其中规定,乘客有责任、有义务为老弱病残和孕妇等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让座,如果乘客违反该规定,对那些经过劝阻仍旧不肯让座的乘客,司机有权利将其赶下车。通过这样的硬性法制规定,可以为公民践行社会公德提供法律支撑,也能促进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提高。

(3)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引导舆论。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迅速。当代大学生都是在感受现代传媒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大众传媒的接受力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学生都要强。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舆论引导,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提高会有较大帮助。我们还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电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国家所提倡的社会公德规范进行大力宣传。另外,对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人好事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充分挖掘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对这些模范人物要给予较高荣誉的精神表扬和适当的物质鼓励。近年来举办的“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孝心美少年”、“中国好人榜”等评选活动,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还应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德舆论监督机制,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加强地区、单位、部门的舆论监督,对违反社会公德规范、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予以适当的处罚,尽量把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3.1.2 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出生之后首先接触的场所,家庭教育、家长的言行等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家庭环境具有其他任何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任何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家庭生活环境。

(1)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俗语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的道德发展。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都会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的脾气、秉性、人格、心理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生来就有的,永远不能断绝的,因此,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孩子的行为、心理发展起到表率作用。如果为人父母难以自我约束,就很难要求孩子达到较好的境界。父母的生活毫无章法,却要求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是很难实现的[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具有高尚的品德、践行仁爱慈善,能和邻里相处融洽,并且孝敬老人,这势必会在子女的心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定位。相反,则有可能会引导孩子走向不健康的人生道路。

(2)家长要杜绝溺爱,实施合理教育。当代大学生大都是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一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独生子女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经济条件的改善、社会政策的倾斜,使得这些家长或多或少对子女存在溺爱现象。即使在农村,也存在着这种想法,即父母愿意自己一辈子吃尽了苦,受够了累,也不能再让子女遭受任何挫折。尤其是当子女考上大学后,父母更是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对之听之任之。父母的这些错误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须知不经受挫折的考验就不能实现成长,父母应进行合理教育,摒弃自己的狭隘观念,为人父母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也是国家的公民,是社会的一员,是家庭、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子女应该为家庭、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过度溺爱子女只会让子女成长速度更加缓慢,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女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3.1.3 优化学校环境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的场所,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和社会公德行为实践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课堂授课,还是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探讨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观。

(1)以人为本,感化学生。在校园中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大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榜样。只有自己做到举止文明、行为得体,爱护班集体,爱护学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才能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辅导员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具体生活,解决学生的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让大学生体会到学校的关心。学生受到感化,就会融入到大学校园中来,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公共财物。这样,当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才能爱护社会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以学生为本,还应该加强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美化校园,让大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为学生做出的努力。整洁的宿舍、干净的教室、美丽的校园会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这些都会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

(2)组织活动,亲身体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大学生。要切实实现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目标,不能仅从课本出发,应该贯穿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将社会公德教育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之中,专业课教师可以将社会公德知识、社会公德规范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传授给学生。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社团建设、“学习雷锋”、“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寻找“最美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社会公德的平台。在主题教育中,可以结合重大的节日,开展社会公德交流活动,也可以邀请社会公德模范,身临大学校园,让当代大学生亲身聆听他们的故事。在诸如长征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建国纪念日等重大节日之际,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公德的力量。

(3)建立社会公德奖惩机制。要使当代大学生切实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规范,必要的奖惩监督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组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任何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思想只能导致当代大学生畸形发展。良好的社会公德奖惩机制,会督促大学生向着健全的人格发展。当前,道德评价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学校的社会公德评价机制也要灵活调控。学校可以建立由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社会公德监督机构,加大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日常监督,对遵守社会公德的大学生进行及时、适当的奖励,鼓励其继续坚持;而对违反社会公德的大学生实施及时、适当的惩罚,并督促其改正,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是大学生走向大社会的最后一站,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公德表现,将影响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行为,利用奖惩机制来规范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举止,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2 加强内在修养,提高公德品质

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外因只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如果内因不正常地运作起来,外因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发生作用的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大学生自身内部知、情、意、信、行的转化,才是实现其提高社会公德素质的真正原因。

3.2.1 加强社会公德认知

社会公德认知,就是对社会公德理论、规范、内容等的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要达到社会公德规范的要求,首先要对社会公德相关知识有较好的认知。没有正确的认知,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行为。

(1)当代大学生要学习社会公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离不开学习社会公德知识以及对所学社会公德知识的深刻理解。知识要通过学习得来,人们往往在学习中使灵魂得到净化。大学生学习社会公德知识,将社会公德知识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大学生自身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强化社会公德规范的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社会公德内容,课下也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提升社会公德意识。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认知和认同,掌握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进而理解它们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公德规范内化为公德理念做好铺垫。在正确的公德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在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善恶观点冲突中,就能树立正确的公德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公德判断和公德选择。

(2)当代大学生要热爱社会公德文化。社会公德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公德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中。我国的社会公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行者和新时期社会公德的践行者,要了解社会公德文化的发展历程。对社会公德的认识越是全面、越是深刻、越是具体、越是正确,越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将社会公德认知,转化为社会公德信念和社会公德行动。热爱社会公德文化,尊重社会公德发展,是落实社会公德行为的基础。

3.2.2 培养社会公德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7]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积极影响和调节主体的道德行为,对敦促大学生落实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要有爱心。爱心是一种善良、高尚的意愿。大学生落实公德实践的过程,就是将爱心化作亲身行动的过程。当代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自己从出生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爱的包围中。家庭里父母为自己提供衣、食、住、用、行,给自己最温暖的呵护;学校里有较好的教育器材,使当代大学生接受条件较为优越的教育,教师关心督促自己成长;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社会为自己提供了相对安宁、和谐的大环境,让当代大学生能正常进行学习、生活、交往,这些都是爱的体现。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更加优越,更应该充满爱心去感知这一切,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关心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怀抱爱心去回报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用心观察,用心体会,感受社会、国家的发展变化,感受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社会公德的强大力量。大学生一旦建立了社会公德感情,就会对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产生强烈的认同,并自觉要求自己按照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去做。

3.2.3 培养社会公德意志

有了坚强的社会公德意志,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公德,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公德意志。

(1)当代大学生要做到自律。自律是当代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有的较好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修炼的良好品质。增强自律能力,不断地自我提醒,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做出正确的社会公德判断和社会公德行为。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大学生成长、成熟的标志之一。真正做到时时自律、事事自律,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具有坚强的公德意志,才能真正将社会公德规范落实到实处。

(2)当代大学生要做到慎独。大学生有坚强的社会公德意志,就要做到慎独。也就是要在没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我们自己能靠着内心的高度自觉、自警,按照合理的社会公德规范去做事,不放松内心的警惕,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慎独并不容易,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古人严于律己、“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强化慎独意识,迎接挑战,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蜕变。一个能做到慎独的当代大学生,不但在公共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中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表现,而且在独处环境里也会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2.4 坚定社会公德信念

社会公德信念,是经过人们的理性选择和人生经验之后积累的理想信条,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社会公德的信仰和崇拜。社会公德信念的形成,需要有社会公德认知、社会公德情感、社会公德意志的铺垫。同时,社会公德信念的形成也是对社会公德认知、社会公德情感、社会公德意志的综合和升华。社会公德信念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一旦形成社会公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社会公德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有志青年,应当树立社会公德信念。

3.2.5 践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品质的外显,我们只有通过社会公德行动,去履行具体的社会公德义务,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社会公德评价、自我社会公德教育。

(1)大学生要有参加社会公德实践的意识。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人人都要在这个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为了其走向社会时得到具体的应用。社会公德实践是大学生德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将社会公德认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公德实践中去,这才算是拥有社会公德规范意识的明证。除了有学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公德实践场所之外,当代大学生也要有参加到社会公德实践中来的意识。只有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收获真知。

(2)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公德行动。学校、社会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公德实践场所和时机。“雷锋月活动”、“汶川地震纪念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植树节”、参观敬老院、五四活动等等为当代大学落实社会公德实践提供了契机。作为当代大学生也一定要自觉加入到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中提升、完善自我。人人都应勇敢地迈出一小步,才能让社会进步一大步。当代大学生要有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在实践中受到感染和锻炼,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公德的力量。社会公德实践是落实社会公德规范的最终归宿,是检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高低的最终标准。

4 结语

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社会公德知识,充分认识社会公德规范,熟悉公德要求,率先提升自己的社会公德素质。社会公德意识越强,就越容易培养社会公德情感,坚定社会公德意志,形成社会公德信念,最终就会出现社会公德行为。沉浸在社会公德文化的海洋里,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修养自然就会得到升华。

[1][2]卢玉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原因及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10-12.

[3][4] 马建国.道德外化与高校外化德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53-54.

[5]马飞飞.全民教育的危机与应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教育第一”行动倡议.基础教育论坛,2013(2):6.

[6] M.Scott peck.The road less people traveled [M].Lkltd:Prentice Hall.Simon & Schuster,2001:8.

[7] S.F.Davis&J.J.Palladino.Psychology[M].NJ(新 泽 西 州 ):Prentice Hall.Upper Saddle River,2000,33.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公德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太没公德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