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思路的转变和更新

2014-08-15 00:48
关键词:参培进修学校培训

刘 书

新宾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抚顺 113200

教师进修学校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多年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学校的师资长期以来主要投入到学历教育,对非学历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显得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培训思想相对滞后;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际缺乏深入了解;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特点、规律缺乏认真研究;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指导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能力、经验不足等。这几年的继续教育虽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要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保证教师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彻底转变和更新那些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旧思想、旧观念,牢固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新的观念指导和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当前,转变和更新培训思路,是教师进修学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的首要着力点。

一、树立教师进修学校主动服务的观念

教师进修学校是县级区域内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为主要任务的业务机构,是法定的本县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应该明确:任何社会机构的存在,都是以满足某种社会需要为前提的,社会需要决定社会机构的存在。教师进修学校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教师进修学校只有坚定不移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使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之间真正形成一种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密切联系,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培训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职能。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波澜壮阔地推动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向前发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根本性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都应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一根本性转变,一方面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教育开拓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教师进修学校应当乘势而上,增强搞好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中小学教师之所想,急中小学教师之所急,以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为课程改革做好师资培训。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使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土壤中进一步成长、发展。

为此,教师进修学校应该破除陈旧思想,自觉主动地以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培训工作的中心和动力。实施教师培训工作,应该打破“围墙”,变单一的学历培训模式为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模式,实施开放性教师培训;教师每周应利用2~3天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了解中小学教师希望和渴望解决的问题,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积极探索微格教学、研究课教学、录像课观摩、专题式研讨、案例式教学、网上资源教学等教师教育的新模式;要在进一步搞好以教师培训机构为基地的院校培训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以中小学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只有这样,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才能扎根于肥沃的土壤,才能真正进入培训角色,也才能确保其师资培训中心的重要地位。

二、角色转变,确立参培教师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尽管具有系统性、连贯性、规范性等长处,但过分强调对参培教师的传承教育,强调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培训教材为中心,以培训课堂为中心,部分培训者高高在上,把参培教师作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讲风盛行,一灌到底,导致教师与学员脱离,理论与实践脱节。

近年来,随着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这种陈旧的培训模式越来越有意见。我们认为改变这种培训状况,提高教师教育的实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培训教师要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

面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潮,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必须实现由继续教育教学工作者向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校本培训指导和管理工作者、教师教育资源协调和组织者、教学工作者的多种角色转变。在教学观念上,培训教师要有变知识的传递型为引导型,变教学的专断型为交流型的自觉意识。要由信息的传递者、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参培教师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指导者和协作者。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参培教师获取、选择、处理、利用信息,帮助参培教师解决学习和教学中出现的知识性、技能性、情感性以及人际交往、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培训者要有平等意识和民主作风,要尊重参培教师,进行平等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总之,与参培教师友好互动、造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实现课堂角色转型,是搞好教师教育工作的前提。

(二)要大力提升参培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习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对象。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习者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是指主体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创造性是指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人类高级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成人学习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它既是类似一般师范院校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教育观的过程,又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实践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自我教育与自我学习是成人学习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参培教师的主体性地位重视不够,在培训要求上,往往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在培训内容上,往往是“要我学什么”,而不是“我想学什么”;在培训过程中,往往把参培教师作为培训的客体,忽视了对参培教师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

三、强化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传统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主要弊端之一是重知轻行,重理论轻实践,往往片面地认为培训就是要集中传授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工作往往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现场,和中小学教师的生活,与工作存在较大距离。这种师资培训工作,正如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教育学院分析的那样:其一,课程设置与中小学教学存在偏差;其二,培训计划考虑共性而不完全适合特殊需要;其三,接受培训后,具有新思想、新方法的教师回到学校得不到默契的配合而难以推行所学;其四,培训脱离各自学校的特定条件,即使受训收获很大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改变培训工作高耗低效的现状,就应当切实转变观念,脚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地,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教师教育工作才会真正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在成人教育领域,“成人再接受教育是为了提高能力,处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因此,决定成人继续教育的方向应以提高实际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要把成人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放在教学内容中予以优先考虑。要抓住成人学员最关心、渴望解决的问题为起点”。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培训,其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更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期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直接为教学服务。

总之,教师进修学校在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在职教师素质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职能。但当前要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功能,应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转变和更新培训观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师教育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切实地推动当地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1]李新国.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4).

[2] 胡枢.继续教育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 夏书芳.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战略[J].教书育人,2009(4).

[4]殷玉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供给关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

猜你喜欢
参培进修学校培训
教研能力自主生成:基于知识建构的中职教师培训新模式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风采
提高参培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