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下的上海市卫生技术经纪体系动力机制构建研究

2014-08-27 08:13牛玉宏金春林侯佳乐
医学与社会 2014年6期
关键词:经纪科技成果医药

牛玉宏 金春林 侯佳乐 李 娜

上海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200031

科技中介服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支撑性服务,并使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卫生技术经纪作为医药领域科技中介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合理配置和整合医疗科技资源,使得市场各主体之间、要素市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近两年来,上海市推进卫生技术经纪工作已经初步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相较于国际水平,目前上海卫生技术经纪还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需要系统性地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梳理上海市卫生技术经纪发展现状,在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下对上海市构建卫生技术经纪体系进行动力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1 卫生技术经纪的概念及其行业特点

卫生技术经纪是指在医疗卫生领域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经纪与代理活动[1]。其主要包括以创业孵化和技术转移为核心的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外延是提供与之配套的需要的相关服务,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技术经纪、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创业服务、中小企业金融、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

在与人紧密相关的医疗卫生领域,卫生技术区别于其他普通货品,本身往往难以判断其价值,且通常其交易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技术转移。因此,卫生技术交易对卫生技术经纪人的专业素质提出很高要求,其不仅需要懂技术,了解技术价值,能够把技术相关信息推介给技术需求方,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需求。由于卫生技术经纪人员参与技术市场交易,直接推动了医药科技成果转化[2]。

2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成果提供方、成果接受方、政府管理部门、卫生技术经纪机构等单位,还受到信息、决策、评价、经济、政治、法律、技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3]。如果将整个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则可拆分为几个子系统。

2.1 研发子系统

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是医药科技成果的主要提供者,是技术转移的重要依托单位,其应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2.2 生产子系统

生产企业是医药科技成果主要需求方,其需求能力直接影响着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规模。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研成果转化主体应由政府转变为企业,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3 社会支撑子系统

社会支撑子系统在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扮演着宏观调控和组织管理的角色[4]。其又可以分为以下3个小型子系统。①社会保障子系统。其不仅包括资金、人才、设备及成果本身的适用性、成熟度、市场前景等要素,也包括工商、法律、税务、金融等政策法规及针对科研人员和转化实施者的激励机制等,这都是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保障。②中介子系统。中介是医学院校、医疗机构与企业之间进行技术交易的桥梁,提供科研成果信息,其功能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逐渐被强化。③宏观调控子系统。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是科研成果转化成果中的管理者,承担着宏观调控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合理规划。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其调控方式逐渐由行政方式转变为经济方式。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整体,如图1所示。

图1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分析图

3 卫生技术经纪体系动力机制

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卫生技术经纪作为科技转化体系下的一项子系统,其发展受到多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固有因素,也就是推动和限制卫生技术经纪发展的外因和内因[4],见图2。

3.1 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外在动力

3.1.1 市场需求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分,技术经纪在科技界和产业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技术、资金、市场等信息的支撑,随着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这项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也需要市场信息,同样需要人力和时间进行搜集。因此技术供需双方均需要技术经纪提供交流平台,由此促进卫生技术经纪业的发展。

图2 卫生技术经纪体系动力机制

3.1.2 政府驱动力。政府通常是通过组织行为和规划来影响经济主体行为,主要表现在建立规则、诱导利益和提供服务上。建立规则是指通过完善卫生技术经纪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卫生技术经纪体系中主客体行为,营造有利于卫生技术经纪发展的法制环境。诱导利益是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补贴和政府购买等形式来引导投资者进入卫生技术经纪行业。而提供服务又是指政府建立不同形式的信息平台,改善卫生技术经纪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

3.2 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内在动力

3.2.1 竞争与协作。卫生技术中介主体之间不仅互相促进,也存在互相竞争。正是因为这种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促使其不断发展与细化分工,国外卫生技术经纪体系发展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5-6]。竞争使得服务主体意识到生存压力,迫使其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模式和提高服务质量。协作有利于服务主体间的网络化发展,充分发挥各主体之间的优势,更能有效配置卫生技术经纪资源。

3.2.2 行业网络建设。社会分工机制使得技术经纪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然而社会需求则是往综合化服务方向发展,技术经纪机构将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无法凭借个体力量完成,需要建立行业网络,发挥联盟优势,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且独具特色和技术优势的技术经济服务。

3.2.3 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包括奖金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约束机制包括有效的经理市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规则。激励机制一方面合理分配部分利润,另一方面促使技术经纪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地完成项目,而约束机制则是规范技术经纪人员行为,实现整体共同发展。

3.3 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阻力

3.3.1 收益不确定性的阻力。①政府作为卫生技术经纪推动者,对于如何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等问题缺乏规划,因此卫生技术经纪机构难以预测政府行为及其配套政策。②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变动在所难免,卫生技术经纪机构难以预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修订或调整。③卫生技术经纪体系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联系紧密,目前市场的不完善增加了卫生技术经纪体系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3.3.2 利益受损集团的阻力。①权利与利益挂钩,政府部分权利被转移出去之,这可能成为卫生技术经纪体系发展的抑制力。②变化会给部分官方背景的卫生技术经纪机构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这部分机构会试图保持现有工作方式不变,阻碍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进一步发展。③部分人员不善于或不愿通过科技中介组织为其提供服务,因为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发展。

3.3.3 供给质量的阻力。①卫生技术经纪机构规模小且成本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环境较差,所获服务项目数量较少,信息供给量不够。②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导致欺诈行为屡有发生。③企业亟需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但是目前大多数卫生技术经纪机构不熟悉国际惯例,难以与国际接轨,与企业需求差距较大。

4 上海市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技术经纪体系也仅仅是基本成型,在建设上尚不适应技术转移的效率与水平的要求,尚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企业的要求。

4.1 卫生技术经纪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认知度不到位

卫生技术经纪人是卫生技术经纪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卫生技术经纪体系最终要通过技术经纪人的工作来发挥作用。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卫生技术经纪人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在行业资质上,其含金量远没有达到市场需要的水平。

4.2 卫生技术经纪环境尚不完善

虽然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卫生技术经纪的相关上位法的缺失,使卫生技术经纪人的法律地位迟迟不能确定,卫生技术经纪人这一复合型人才不能纳入相关人才发展体系。

4.3 现行成果的管理机制难以突破

在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等医药科技成果相对集中的机构,技术经纪面临着体制问题,即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国有无形资产如何转化、各方利益如何分配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方各部门自行采用不同标准。

4.4 卫生技术经纪模式不够专业

目前技术经纪方式、手段还停留在低层面的、简单的牵线搭桥和信息服务,而没有向高端化、专业化、深层次方向探索出更多新模式,从而不能使技术经纪活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上海市构建卫生技术经纪体系的政策建议

5.1 加强技术市场中介机构建设

加强卫生技术经纪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法律和经济、善于交际的专业化队伍。其主要职责在于收集技术市场信息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和评估企业需求;研究分析科研成果;进行市场评估;推动供需双方谈判并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并办理后续相关手续等。在此基础上还需协助企业筹集所需资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5.2 加强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网络建设

现在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借助于信息手段,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建立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覆盖全国范围的现代化医药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推进医药电子商务,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各医学院校科研网站均提供各自拥有的技术成果和专利产品,《国家科技成果网》和各类高新技术交易会作为科研成果推广平台,搭建了供需双方交流的桥梁。

5.3 发展多元化卫生技术经纪模式

卫生技术经纪机构只有具备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具有综合性服务能力的机构较少,如何使得目前卫生技术经纪机构在解决上海医药科技发展问题或国际竞争中联合,形成合力,解决单个机构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利用市场规则和经纪杠杆来为卫生技术经纪机构联合运作设计合理高效的运作模式[7]。

[1]傅正华.职业技术经纪人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3(1):127-130.

[2]苏月,刘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与对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9(11):123-128.

[3]孟燕.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分析[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0(1):20-21.

[4]Mankoff SP, Brander C, Ferrone S, et al. Lost in translation: Obstacles to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 J Transl Med, 2004, 2(1): 14-28.

[5]Moss S. Translational research: don't neglect basic science[J]. Nature, 2008, 454(71):274-291.

[6]Horig H, Marincola E, Marineola FM.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ranslational research [J]. Nat Med, 2005, 11(7):705-708.

[7]吴云青.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04(3):8-9.

猜你喜欢
经纪科技成果医药
文旅部: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记录制度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传统医药类非遗
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创新变革思考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