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2014-09-07 03:40马立华董万青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西坦奥拉血管性

马立华 董万青

(山东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东营 257091)

老年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VCI的发病机制复杂,单一药物的治疗作用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VCI,以期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位达到更佳的疗效。近年来,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人VCI,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老年VCT患者,入选标准:(1)具有血管源性病因,并且至少满足下列各项中的两项:急性疾病、阶梯式恶化、波动性病程、有自动恢复期、起病或加重与脑卒中或低灌注有关、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认知检查正常,但个别项目受损;(2)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血管源性;(3)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年龄>80岁;(2)严重心、肝、肾损害,癫痫,脑血管畸形,帕金森病;(3)存在其他精神疾病及家族史;(4)滥用药物、酗酒;(5)服药不规律、治疗不合作者;(6)近期内有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以及有出血倾向者。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奥拉西坦组(常规治疗和奥拉西坦治疗组)、联合组(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安慰剂治疗组),每组20例。奥拉西坦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8±7.2)岁;伴高血压者17例,高脂血症者18例,冠心病者9例,2型糖尿病8例。联合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5.5±7.9)岁;伴高血压者19例,高脂血症者17例,冠心病者10例,2型糖尿病9例。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3.5±5.6)岁;伴高血压者18例,高脂血症者15例,冠心病者8例,2型糖尿病6例。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原发及伴发疾病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800 mg/次,3次/d,联合组加用奥拉西坦(方法同奥拉西坦组)和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1次/d;3组疗程均为2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依据评分值判定其疗效。MMSE增加>3分为显效,增加>1~2分为有效,增加<1分为无效。2个月后复查CT或MRI。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见表2~3。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3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分)

表3 3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VCI是65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患者往有脑血管病史,且在最近1次脑血管病史后出现智力减退、智能低下,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自制力和理解力减退或消失以及职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明显减退,甚至人格解体,脑CT或磁共振可见多发性脑梗死及脑皮质萎缩,有脑动脉硬化症;若不经治疗,痴呆呈渐进性加剧。VCI机制可能为大脑皮质和(或)皮质下神经元因缺血缺氧等因素造成慢性进行性损伤,进而导致痴呆[1]。

奥拉西坦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主要通过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的胆碱摄取发挥作用,同时促进脑代谢,提高大脑对氧、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研究[2]表明,奥拉西坦可通过提高梗死部位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本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后,VCI患者的MMSE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提高,联合组患者智能障碍进展延缓,精神状态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相对于对照组,奥拉西坦治疗VCI的疗效肯定;联合组的疗效较奥拉西坦组更佳。以上表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效果良好,且优于奥拉西坦。

低分子肝素钙可促进血液和组织中纤溶酶原的激活和前列环素样物质的释放,作用于纤溶系统,使纤溶酶原被激活,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有促纤溶作用。通过抑制纤系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认知功能。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数较少,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加以验证。

[1]Sneed JR,Roose SP,Sackeim HA.Vascular depression:a distinct diagnostic subtype [J].Biol Psychiatry,2006,60 (12):1295-1298.

[2]巫光辉.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4):96-97.

猜你喜欢
西坦奥拉血管性
分析丹红注射液+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效果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动态变化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病临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