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红三代”卓玥:爷爷告诫我做人不要“小聪明”

2014-09-10 07:22京袖一泓
妇女生活 2014年5期
关键词:善款嘉年华爷爷奶奶

京袖 一泓

良好家教影响我一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爷爷是一位大人物的?

卓玥(以下简称卓):从我出生到记事,家里人什么都没有对我讲过。爷爷喜欢大家庭的生活,我们一家十五六口人平时都住在一起。我们家孩子不分内外,外孙也叫爷爷奶奶,不叫外公外婆。我这一代的孩子都随奶奶的姓,姓卓。小时候,我印象中爷爷奶奶是没有姓名的,也没有人对我们讲爷爷奶奶是做什么的。至于爷爷奶奶是谁,我还是从老师和同学们的谈话中了解到一些信息。我妈妈也有相同的经历。妈妈说她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同学们爱比谁的父母官大。父母官大的趾高气扬,官小的就很自卑。妈妈说不出自己的爸爸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同学面前总是抬不起头,以至于全班同学都欺负她。我记不清具体是小学几年级了,有一天,妈妈很认真地告诉我,爷爷奶奶到底是做什么的,以及爷爷奶奶的名字,还教我怎样写。但妈妈又告诫我说:“爷爷最不喜欢张扬的孩子,你一定要谦虚,与同学搞好团结。”

记:在你眼里,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怕不怕他?

卓:爷爷平时挺沉默,饭桌上我们热热闹闹地说话,他也很少插话。如果有些地方说得不对了,他才纠正两句。在我们家,爷爷尤其喜欢孩子。小时候,我和表姐表弟经常在爷爷的办公桌下钻来钻去,爷爷照样有条不紊地处理国事,一点也不生气。爷爷去参观工厂、植树,包括南巡讲话,也都带我们去。他希望我们有见识、有爱心,视野更开阔。在我们家,妈妈、大姨、舅舅他们对爷爷有些怕,到了我们这一辈,不但不怕爷爷,还把他当成我们的“保护伞”。每次被父母训斥,有了委屈,我们就去找爷爷。爷爷退休前工作繁忙,但对我们的教育、健康问题很关心。表姐棉棉在大学里喜欢跳舞,拿了不少奖,对跳舞有些痴迷。爷爷觉得表姐花在跳舞方面的时间有些多,就让我大姨提醒表姐,不能因为痴迷跳舞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每次考试成绩单我都拿给爷爷看,考得好了他也很开心,考不好了,他就让我分析原因,争取下次考好。

记:你16岁去美国留学,爷爷支持吗?

卓:我在美国待了7年。家人觉得出国留学能让我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爷爷对我出国留学也很支持,临走前,他专门和我谈了一次话,说当初他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也是16岁,我这个年龄出去很好,让我努力学习,将来即便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没有中出息也要有小出息,一定要做点事。爷爷还特意嘱咐我:“做人不要小聪明,要大聪明。”爷爷的这些话对我的影响很大。爷爷听力不好,留学期间虽然没给我打过电话,但他一直牵挂着我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记:老师和同学知道你的特殊身份吗?

卓: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因为我是自己考进这所学校的。受家人的影响,我根本不想提及自己的身世。出国前,妈妈就给我讲过,因为爷爷特殊的人生经历,他曾给子女们开过一次会,要求邓家的孩子要守法,做事要谨慎,不能太张扬。这几条差不多成了我们的家训。受此影响,我做人做事谨慎低调,从不主动透露家里的情况。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请假回国,一些老师和同学在电视上看见我后,才知道我的身世。

记:大学毕业后,关于你的工作去向,家人有什么意见吗?

卓:父母当然希望我能回来,我的哥哥姐姐也都在国外读书,他们学成后也都回国了。在去美国之前,家人就比较注意让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我各方面的能力。出国前,我在“希望工程”打过工,还曾到山西农村一所学校代过课。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回国,家里安排我在不同的地方打工,包括中央电视台、律师事务所、广告公司等。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香港奥美广告公司和英国一家拍卖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10年募集近亿元帮助困难儿童

记:你2003年发起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慈善晚宴“集善嘉年华”活动,已经坚持了10年,做慈善受谁的影响最大?

卓:这方面我受爷爷的影响最大。从小家人一直教育我要乐于助人,爷爷通常不讲大道理,都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我们。“希望工程”是在爷爷的支持下成立的,爷爷和奶奶每年都给“希望工程”捐款,也鼓励我参与慈善捐助活动。我刚懂事的时候,就在家人的影响下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去,每年给“希望工程”捐款已经成了习惯。爷爷奶奶、舅舅、姨妈,包括我的父母都做过很多慈善方面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记:筹办了这么多届“集善嘉年华”活动,最难的是哪一年?

卓:万事开头难,当然是第一年。这个活动是以慈善晚宴的形式举行的,这种形式当时在国内并不多见,一切都要从头摸索。慈善晚宴的经费要从募集的善款中支出,为确保筹来的善款最大限度地用到残疾儿童身上,我们不得不广泛利用自己的资源,尽量节省各项开支。我们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要大,这种困难包括请不到明星,或者请到的明星要价太高,最难的还是找企业捐钱。如果一个普通大学生跟企业老板说,请你捐10万元,那是非常难的事,我只能充分利用家里的资源。经过大半年的筹备,第一届“集善嘉年华”活动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由刘仪伟、许戈辉担任主持人,实际筹集善款210万元。我的父母、亲戚朋友都来了,并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支持我。晚宴结束后,我和我的搭档——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周洲抱头痛哭,因为我们做这次活动真的太难了。

记:“集善嘉年华”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举办最成功的是哪一次?

卓:应该是2010年那一次。当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农民工子女”。我从一份材料上了解到,中国有近6000万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要么生活在单亲家庭,要么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们发现,这些农民工的孩子放学后基本上没有地方可去,监护他们的大多是老人,很大一部分是文盲,根本没法辅导他们学习。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卫生、心理等各方面情况都被忽视,所以我们打算在全国各地农民工子女聚集的地方,建一些集善之家的“关爱小屋”。在“关爱小屋”里,孩子们可以读书学习,可以运动,可以上网、看电视,还可以与爸爸妈妈通过电话聊天。志愿者可以为孩子们辅导作业,传授知识,带孩子们游戏、玩耍。有了“关爱小屋”,志愿者对孩子们的帮扶就有了阵地,有了长期进行下去的保障。建一个“关爱小屋”差不多需要5万元,其中硬件投入2万元,5年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需要3万元。我们主要负责硬件部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配备志愿者。当晚,“集善嘉年华”活动一共募集善款1131万元,爱心人士还当场认捐了37个“关爱小屋”。

记:你帮助了很多孩子,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故事?

卓:有个叫尹春旭的孩子,1岁时被诊断患有神经性耳聋。4岁那年,父母带他到北京边打工边治病,一家三口住在北京郊区一个村办养殖场不到15平方米的房子里。每天早晨,母亲要送小春旭到中国聋儿康复中心接受培训,然后再去做钟点工。父亲尹新成当时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每月只有2000多元工资。儿子的助听器已经戴了3年,他想给儿子换个人工耳蜗,可因为价格昂贵又换不起。当时,我和伙伴们在挑选2010年“集善嘉年华”关注个案的时候,知道了小春旭的事情,就为他拍了一个短片,在晚宴现场播放。当晚,中国残联就承诺负责解决尹春旭的人工耳蜗问题。这样的个案还有很多很多。

记:你所发起的“集善嘉年华”规格最高、影响最大,为何不如“嫣然天使基金”“壹基金”等慈善活动名气大呢?

卓:规格高、影响大是因为每年都有一些中央领导和有影响力的人来参加。创办以来,出席晚宴活动的有李克强、王岐山、张德江、刘淇、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德华、赵薇、韩红、桑兰、杨澜、白岩松等文体界人士也踊跃参与。“集善嘉年华”自创办以来,筹集善款近亿元。我们这个活动名气不大,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以后我们会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就我自己而言,我从来不以每年举办的规模、请来的领导和明星的数量,或是募捐到善款的数额来作为衡量“集善嘉年华”成功与否的标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尽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弱势群体,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慈善公益活动中来。

培养儿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记:近两年有关慈善方面的非议很多,你们筹集了近亿元善款,每笔善款的用途都能落实吗?

卓:我们每年都会公布善款的用途,不是所有人因为你有社会关系,都会把钱捐给你的,我觉得大家是看我们做得比较正规才放心的。我除了研究论证慈善主题,还要督促项目的实施和善款落实的情况。2007年所筹集善款用于为四川地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我一天内驱车1000多公里,跑遍了四川最落后的3个县城,为的是亲眼看到每一分善款都发挥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和“集善嘉年华”团队拉了整整三列火车皮的救灾物资到达灾区。当时周围很多楼都倒塌了,还有好几所学校也倒塌了,但我们捐助的特教学校还好好的,孩子们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感到特别欣慰。2013年11月,我和我的团队曾反复到四川农村以及一些打工群体密集的社区,考察已经有过的资助案例是否收到了实效。

记:你现在已经是4岁孩子的妈妈了,带孩子辛苦吗?

卓:我很幸运,一直得到大家庭的很多关爱,在照顾孩子方面,更是比别的母亲要轻松许多。我的不少朋友在国外生活,都要自己带孩子,非常辛苦。我爸爸妈妈特别疼孙子,可能因为我小时候刚满3个月,父母就到国外工作了,失去了很多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所以,现在他们对孙子的感情特别浓厚,什么事儿都特别上心。孩子未满周岁时,我稍辛苦些,既要给孩子喂奶,又要兼顾工作。当初要这个孩子时,我和老公是算了又算,怕产期和举办嘉年华活动的日期冲突了,那样就会影响工作。

记:做了母亲后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卓:我一直很喜欢孩子,现在自己当妈妈了,更能理解父母的不易,心也变得更加柔软了。平时,我把孩子的照片存到手机里,经常和身边的妈妈们探讨“育儿经”,对其他的孩子也更加关爱。我们做“集善嘉年华”活动,经常要接触很多孩子,当了妈妈后,看到孩子我就更容易感动。每次看到我们拍摄的有关残疾孩子的片子,我都会流泪,有时候会哭得很厉害。因为片子要不断修改,看一遍我就哭一遍。人不能独亲其亲,不能独子其子。那些残疾孩子、贫困孩子、失学孩子都值得我们去关爱,他们的成长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为了这些孩子,我会狠心放下自己还年幼的孩子,踏上旅程,走进乡村。为了这些孩子,我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流了很多眼泪,不过这让我感觉很幸福,也乐在其中。

记:对儿子你会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态度?

卓:对于儿子,我不想过分地呵护、宠爱,尤其是男孩,要让他自然成长。我家是一个大家庭,他身边已经有很多人关爱他,所以我不会太在乎他的每一个细节。比如他不小心摔倒的时候,只要不是太严重,我就不管他,让他自己爬起来。孩子本身是不懂恐惧的,孩子的恐惧是从父母眼神中感受到的,所以做父母的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小时候,爷爷就经常带着我们到处走,希望我们多长些见识。虽然那时候我们很小,但对我们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儿子长大点儿,我会带他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去各个地方看看,也会带他一起参加慈善活动,培养他的爱心。一个男孩子有了责任感和爱心,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至于他将来做什么工作,顺其自然就好。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善款嘉年华爷爷奶奶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镜子国嘉年华
水果嘉年华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看望爷爷奶奶
嘉年华
绿营拿花莲地震善款做文章
见证(2)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2013年全球奢华精品酒店帮助慈善基金筹款共计一百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