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西石化:挖潜与降本并举

2014-09-14 04:19袁伟,张建,谢文艳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故障率能耗检修

在装置设备上作文章,提高效率。

锦西石化公司牢固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立足自身,眼睛向内,向自身管理要效益,积极落实增效措施。在做好原油采购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生产运行优化的同时,重点强化能耗辅材优化、修理费管控和合同审查,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公司1—5月份实现盈利2.2亿元,同比增利3.13亿元。

降成本减费用

引“外脑”,“会诊”高能耗。针对能耗居高不下的不利态势,该公司适时引进华南理工大学专业节能团队问诊高能耗背后的真相,经过几个月的数据分析和实验室模拟仿真,能量优化团队找出了隐藏在高能耗背后的五大“症结”,即装置热进料、出料和热联合不够、低温余热回收和利用不足、部分装置用能欠佳、蒸汽系统不完善和物料效益低。针对五大“症结”,经过专业节能优化团队和该公司技术人员近半年的努力,形成了《锦西石化炼油过程能量系统集成优化研究》研究成果,制定了能耗优化方案,提出对全厂 30套装置和系统、以及热电厂和生活区的能量进行建模集成与优化开发等措施,并与装置检修改造相结合,实施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蒸馏、焦化换热网络优化等能源优化项目,对开车装置优化运行参数,对加热炉进行标定,进一步完善计量设施,加强计量管理,能耗明显降低。今年5月份能耗降到60.68kgE0/t,比2013年5月份降低9.74kgE0/t,今年1-5月份能耗66.15kgE0/t,比2013年1-5月份降低6.23kgE0/t。

抓“对标”,加强辅材管理。该公司着力解决辅材单耗高的问题,严格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积极组织辅材消耗对标,发现多使用6种,消耗量高8种,价格高13种,经过对标,发现辅材费用高的主要原因在固定床催化剂摊销、使用品种多、装置结构、统计口径等方面。针对存在的差距,该公司更换固定床催化剂时以旧剂抵减新剂成本,开展辅材使用效果评价,削减辅材品种和加入量,取消无效的辅材品种,降低品种较多的如重催催化剂、重催铵盐分散剂、重催油浆阻垢剂、聚丙烯催化剂、焦化消泡剂等品种,并跟踪辅材采购价格,与供应商谈判降价。1-5月份辅材单耗19元/吨,比上年同期降低4元/吨。

抓源头控费用

细“问责”,严控修理费用。今年,该公司不断深化细化修理费管理,建立修理质量跟踪调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每日根据项目预约情况落实责任方。

严格对设备故障进行责任追究。强化设备故障管理,全方位多层次统计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根据设计原因、产品质量、检修施工和工艺操作等追究责任,严格处罚考核。例如:催化装置烟气脱硫絮凝剂罐因制造质量问题,导致该设备投用两个月即发生内漏,除对总包单位苏州科迪进行质量处罚5000元外,责令供应商对整台设备进行了免费更换。2013年大修至今,不算100%由责任方承担的质量返工费用,因质量问题对供应商、承包商共计处罚22万余元。

加强生产操作、检修质量管理,减少转动设备故障率。对转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包括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运行不平稳、未按设计要求使用设备等方面,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设备平稳运行。同时,加强机泵润滑管理和检修质量管理,减少转动设备故障率,2013年锦西石化装置处于运行末期,但转动设备故障率反而比2012年下降12.8%。预计2014年转动设备故障率还可进一步降低,仅此一项就可较往年节省修理费支出近400余万元。

在修理项目的必要性、准确性上下功夫。修理项目的提出,必须有相应的数据作为依据,如测厚报告、探伤检测报告等,理由要充分,做到该修必修、修必修好,但也不过度检修,由机械动力处严格把关。修理项目的审核,由属地单位、施工单位、造价部、机械动力处共同到现场核实工作量,对修理计划的准确性负责,避免因修理计划不准确,造成检修材料浪费。

严“审查”,强化合同管理。该公司注重从源头上压降成本费用,严密组织开展合同审查工作,秉承必要合理、压降费用、据实结算、业务整合、内部优先五项原则,梳理全部服务劳务类合同。经汇总筛查,本次合同审查共汇总156个合同,最后确认有效合同122份,取消合同22份,压降费用合同16份,待完善合同16份,可执行合同68份。审查后取消合同涉及金额187万元,涉及压降合同额119万元,减少成本费用支出306万元。

猜你喜欢
故障率能耗检修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通过控制策略的改进降低广五直线电机的故障率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检修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探索零故障率的LED智能显示终端
浅析如何提高TEG发电机运行效率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