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lib在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研究*

2014-09-17 20:17常彦峰孔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常彦峰+孔云

关键词:Interlib;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共享联盟

摘要:文章介绍了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Interlib,并结合云南高校图书馆实践,分析了云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行性以及如何采用Interlib技术构建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联盟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5-0115-03

收稿日期:2014-04-15

作者简介:常彦峰(1977-),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孔云(1982-),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Y383。1Interlib系统

1.1Interlib技术概要

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作为新一代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是资源共建共享新的实现形式。它将高校图书馆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合理配置和馆际互借。

Interlib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采用了 B/S 技术,Browser端完全采用最新的 XML、XSLT 技术,动态处理数据;开放的多层体系结构,适应最新的技术发展,拥有良好伸缩性和安全性,适合以Internet网为中心的计算模式;JAVA设计语言,实现了操作系统平台无关联,即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主流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硬件平台上;支持TCP/IP, NETBEUI,HTTP,SOAP,Z39.50, ISO10160/ISO10161,Z39.88(OpenURL),OAI,DublinCore等标准和协议;采用J2EE体系标准开发设计,系统可以运行在多种流行的中间件服务器上,满足大规模的应用;运用负载均衡技术;支持Unicode,真正解决多语种(小语种)问题;采用WebBrige方式实现书目到电子资源的直接访问。

1.2Interlib 系统功能

Interlib系统是围绕着图书馆群的总体建设内容设计的,实现了高校图书馆群、各省区图书馆联盟下的文献资源采访、编目、流通、管理、合理分配等一整套流程,实现了文献资源的有效共享。

Interlib软件系统基于Internet网络、城域网、教育网、校园网等体系结构而开放,适合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多层结构,即数据库核心层、图书馆业务处理层、应用服务层、Web用户界面层,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系统通过MVC(模式视图控制)架构,构建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群。

Interlib 系统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把各图书馆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立体信息空间,实现区域内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协作的目的。

2云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行性

2.1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目前,云南省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引入了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并完成了所有馆藏书目数据的回溯处理。由于这些专业管理信息系统都支持MARC(机读目录格式)数据的转换,有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开发商提供的升级包实现239.50协议的支持升级,从而促进了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联机编目和OPCA书目数据共享。2012年,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又引入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奠定了资源共建共享新的实现形式的硬件基础。

2.2相互合作的基础

2006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联合采购总体方案的实施,对高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为实现云南省高校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全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能力,2010年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4 所高校联合共建了“云南省文献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信息资源共知、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一站式信息检索、文献传递服务四大特点。2010 年以后, CALIS中心在整合云南省高等院校文献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云南省文献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

3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

3.1建立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系统,协调资源建设和共享工作

成立图书馆共享联盟系统,是实现云南省高效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前提。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以系统化、数字化的数字资源为基础,建设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联盟,有利于开展联合采购、虚拟咨询、联合目录、文献传递、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和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服务项目;有利于制定云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和服务管理制度;有利于从而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3.2构建资源共享联盟平台,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功能技术,可以构建云南省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总体平台,并通过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系统,来实现各馆书目、读者、数字资源的共享及服务的整合。联盟馆可自主、可控、开放获取地融入到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中,平等、自愿地进行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云南省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见图1。图1云南省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图平台的主要特点为:各联盟馆支持可控制的共享控制模块;每个系统在馆内、馆与馆之间相对独立,也相互关联;每个系统、服务、资源彼此集成(整合)、灵活扩展;所选Interlib应用系统产品具有标准性、开放性,可方便的联入现有服务网络和进行二次开发。

3.3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要求,保障资源共享体系的实现

常彦峰,孔云:Interlib在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研究*常彦峰,孔云:Interlib在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研究*共享联盟平台系统要基于J2EE的技术,结合SOA理念,采用RIA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性能、高安全、良好可扩展能力和极强可伸缩性的全B/S架构平台(不接受C/S架构平台)。平台应遵循业界主流标准,采用开放式(J2EE技术标准、B/S多层架构、MVC、RIA、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等)的体系结构,应用先进的EXT、Flex等客户端技术,有丰富的图表展示功能。基础平台的构建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在网络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权限管理、资源管理;要实现网上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授权、安全控制、信息交换共享;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要依托本项目的身份认证等功能,重点进行应用访问控制、运行监控以及数据备份等方面的建设,实现网上信息的安全保密。此外,系统还具有高可移植性和可跨平台性。底层数据库可以采用商业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要求提供门禁系统接口、学校一卡通接口,以实现对学校一卡通系统的对接。

4结语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自2012年使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以来,维护成本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Interlib系统采用B/S架构不仅能够满足图书馆的业务管理需要,还符合网络和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等新的服务需求。Interlib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具备强大的技术升级能力,整体支持跨平台,可以在各种主流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上运行。此外,Interlib系统支持主流的Web服务器,容易整合各种资源,使用方便,采用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管理整个系统平台,除中心馆需要服务器设备外,其他分馆只要通过Internet就可以加人区域图书馆群管理体系之中,不需要购买服务器设备就可以享用区域图书馆群的资源。

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建设始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才能完成,同时,在进行网络系统集成和应用集成时,需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使网络能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崔旭.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6(1):93-96,63.

[2]杨雨涵.呈贡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J].图书情报工作增刊,2011(1):27-28.

[3]张肖回.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J].新世纪图书馆,2009(5):64-66.

[4]黎白,黄建萍.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07(6):52-54.

[5]王清香.论青海省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J].攀登,2008(4):219-220.

[6]赖于民,黄建中,喻庆江,汪元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5(12):61-63,38.

[7]刘钦峰.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现代情报,2003(3):67-68.

[8]戴月俊.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J].改革与开放,2009(11):229,231.

[9]赵杰.“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初探[J].情报杂志,2010(2):185-187.

[10]张瑾.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3):41-46.

[11]颜俊.管理学视野下的图书馆Interlib系统资源优化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01-103.

[12]王美玲,李德成.新时期高校校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现代情报,2009(11):46-49.

[13]罗晶晶.Interlib系统在福田区图书馆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115,195.

[14]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http://www.interlib.com.cn/tcsoft/web/index.do.

[15]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kmust.edu.cn/.

(编校:严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