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未成年人提供的服务

2014-09-17 20:19晏建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

关键词:公共电子阅览室;未成年人;共享工程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未成年人读者提供绿色网络服务的方法。图书馆利用云计算和专网等技术手段,通过建设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成为了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新渠道,为全面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奠定了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5-0130-02

收稿日期:2014-02-11

作者简介:晏建峰(1963-),海南省图书馆高级工程师,报刊部主任。1背景

未成年人生活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不仅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使未成年人上网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遵循网络自身特点和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营造出有利于未成年读者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并将“全免费、零门槛、无障碍”开放工作全面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不论是知识性信息资源,还是电子文献、多媒体文献等数字资源,都可以满足未成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下,正确利用网络能充实未成年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成长、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1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可以让人们随意地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动态、前沿科技、人文风情,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因此,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来源和重要渠道。

2.2沟通交流的平台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应该多元化、个性化、创新化、包容化地全方位发展。青少年在网络中可以进一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扩展交流空间,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青少年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生活学习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互联网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输送了丰富养料,为富于联想的青少年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

2.3素质教育的新平台

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未成年人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网校,不仅可以学习到所需的课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和老师交流、解答问题,同样能达到真实课堂授课的效果。通过网络在线阅读电子图书、下载学习资料,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和社会大众求知解惑的常态手段。

2.4有助于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懂电脑、落后于信息时代的人。通过上网,青少年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培养其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5有助于信息素质的提高

上网人数比例提高,有助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而这个进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通过上网发邮件、网上购物,可以使青少年从小树立电子信函、电子商务、电子写作等意识。而树立电子商务意识、电子货币意识,有助于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发展,更是全民族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2.6陷入网络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众多未成年人由于长期陷入网络之中,出现了精神和躯体上的疾病。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不仅荒废了学业,还损害了身心健康,也难怪“家长操心、老师烦心、学校忧心”。青少年长期处于游戏的兴奋状态,容易导致情绪急躁,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休息。

2.7网络诱发犯罪等问题

网络上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内容龌龊的黄色网站,使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未成年人无法正确区分真善、好恶,无法正确判断是非,最终导致他们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对互联网的利用

3.1公共图书馆是未成年人理想的上网学习场所

公共电子阅览室有着整洁、安静、规范的上网阅读环境,有着完备的信息过滤、资源安全保障系统。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有的作用,每年政府在政策、财力、物力、人力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保证电子阅览室开放奠定了基础。电子阅览室的发展目标是:扩充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提供网络信息、多媒体信息、电子图书等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所以,家长可以放心地让未成年人走进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培养他们爱阅读、学知识、讲科学的好习惯。

3.2随着行业制度的完善,网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全部使用绿色网络资源,并且适合未成年人浏览的网站,如:中少雏鹰网、新知堂少儿英语网、中青网、少儿信息港、中国未成年人网等也越办越好。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上网的内容进行了严格地过滤,屏蔽掉了色情、暴力、反动等网站以及相关的内容,从源头上阻止了不良信息的入侵,给未成年人营造了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

3.3共享工程建设投入及资源利用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件的要求,在全省共建设了1个省(市)中心、20个县级支中心、20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2,556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和10个社区基层服务点,基本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其中,20个县级支中心阅览室均配置有25台上网电脑,20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均配置有4台上网电脑,全省已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可提供上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达228个,并辐射到市、县、镇。国家管理中心免费提供了22TB的数字资源量,不仅涵盖有优秀电影、名家讲座、科普知识、文化艺术等内容,同时还包含有丰富的青少年文化数字资源。海量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为全省未成年在公共电子阅览室浏览“绿色”之网提供了资源保障。

晏建峰:再谈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未成年人提供的服务晏建峰:再谈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未成年人提供的服务4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绿色网络服务保障

4.1为未成年人专设 “绿色区域”上网场所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未成年人上网,可以对电子阅览室的空间作适当调整,完善管理制度,开设未成年人专区,制定监护人许可、家长陪护、限时上网等强制性制度。此外,还可以在技术上采取人工管理和技术监控相结合的手段,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全程实时监督,营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绿色区域”。

4.2有一支懂网络、会服务的馆员队伍

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是由图书馆员组成的,大多数是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相应职称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掌握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网络管理的基本技能,在保证干净上网的同时还能解答未成年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专业队伍的服务是未成年人绿色上网的可靠保障。

4.3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应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网上阅读习惯。如:利用好共享工程青少栏目平台,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阅读心理的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策划、组织各类比赛;设计一些有时代气息,适合未成年人心理、有趣且能增长技能的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学生自己的个人及班级博客、QQ 群,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让有兴趣的孩子们学到书本以外的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连锁服务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可提供上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达228个。但基层服务点由于缺少运维资金,无法保证正常开放;由于缺乏维护人员,无法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由于服务点分布广泛,无法统一管理,制约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建立可管、可控、易扩展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已成为新形势下各级文化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实施海南省图书馆总分馆制,海南省图书馆通过与海南省有线电视台合作,已建设完成了有线专网到各市县的网络接入工程。通过有线专网这条高速通道,不仅解决了文化共享工程海量的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的传输问题,同时也为信息安全提供了保证。云计算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了云终端管理控制、资源服务、上网行为管理等自助式服务。诸如“文化e管家”:每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只需要将“文化e管家”接入互联网,通过有线专网连接到省管理中心就可获取信息和数据。管理中心可以在线实时监控每个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运作情况,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所建立的电子资源引导用户上网行为。

6结语

总之,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网络服务既是公共电子阅览室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文化部在“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该计划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点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及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大众包括未成年人提供健康、丰富、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重点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使其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首选。

参考文献:

[1]李敏.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网络”服务的探讨[C].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2007.

[2]2011青少年网瘾调查研究课题组.2011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R].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1.

(编校:严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规制研究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探讨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实证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