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多元化、技术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4-09-18 14:39吴晓波陈小玲朱培忠陈露曦
关键词:多元化问卷研究

吴晓波,陈小玲,朱培忠,陈露曦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管理学

业务多元化、技术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吴晓波,陈小玲,朱培忠,陈露曦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本文基于 135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对业务多元化、技术学习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技术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技术学习在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业务多元化相关性不仅会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还会通过技术学习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本文揭示了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路径机制,对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业务多元化;技术学习;企业绩效

一、引言

对于业务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不同学科的学者进行了不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然而还远未形成一致性结论。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业务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之间呈正向线性关系[1,2];有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两者之间呈负向线性关系[3];还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呈曲线关系[4,5]。此外,部分研究显示,企业多元化和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6,7]。然而,影响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因素很多,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二者的一般关系研究上,还应考虑到环境、资源、学习和企业能力等方面的因素[8]。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日益加快的环境下,很多中国企业为了分散风险,提高企业收益,实施了多元化战略。然而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办公室对所搜集的失败企业案例的分析中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的失败源于业务多元化。造成企业多元化战略失败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忽略了多元化过程中的技术学习问题,技术转型失败进而导致企业失败[9]。

因此,本文拟从技术学习的视角来关注业务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来探讨业务多元化是否有助于提升技术学习,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二、理论与假设

业务多元化,其本质是企业业务扩展到不同的或新的业务或行业部门的一种战略方式[10]。在研究业务多元化时,学者普遍从业务多元化程度与相关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本文将从业务多元化的相关性维度来进行分析。对于技术学习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划分。Zahra、Ireland和Hitt将技术学习划分为宽度、深度和速度三个维度[11],其中技术学习的宽度是指企业学习技术的多领域[12],深度是指企业对新知识掌握程度,主要是在多样的知识库中得到新结论和找到新联系的能力[13];速度则描述了企业获取新视野和技能的快慢[14]。本文拟采用Zahra、Ireland和Hitt维度的划分,分别从技术学习的宽度、深度和速度三方面来研究技术学习。

(一)业务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业务多元化的相关性涉及所营各业务之间在技术、生产或市场等要素上关联性,相比非相关多元化更有可能获得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15-17]。Ansoff最早将协同效应引入到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研究,并将其定义为“使企业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关系、品牌等资源的共享来降低成本、分散市场风险,从实现更高的企业绩效[18]。

以往的文献中已有部分实证研究证明了相关多元化的绩效优于非相关多元化,其中 Rumelt对1949-1974年美国企业多元化的研究中使用了分类法测量相关性,研究发现采用相关多元化或非相关多元化都能为企业带来重要的利益,但相关多元化有较好的绩效[19]。另外,Amit和Livnat、Palepu等的研究均发现了采用相关多元化比非相关多元化具有更好的绩效[17-20]。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技术学习的中介作用

企业知识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强调了知识相关性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尽管大多数的研究主张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在知识分享方面的重要性,但也有观点认为业务单元的多样性能创造更有价值的学习[21],他们认为不相关业务经常有特定部门范围以外的潜在新知识,因此增加了学习的机会,Zahra和George也提出知识多样性可以通过增加学习机会提升企业潜在的吸收能力,多元化相关性减少了潜在的学习机会,反而不利于进行广泛的技术学习[22]。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a:业务多元化的相关性对技术学习的宽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以往的研究显示个体间的差异性不能确保学习的成功[23,24],业务单元在基础知识和技能上的巨大差异会极大地阻碍学习。如果他们有相似的背景,相关多元化的部门共享关于技能和能力的理解会很容易,这些共同的知识反过来保证了业务部门间学习的有效性[25]。例如,技术知识和技能经常具有隐性特性,并且高度嵌入在组织结构中。为了完全获取知识,接受的部门不仅需要相似的技术背景,还要拥有与传递部门相同结构的沟通渠道、信息交易和应用性常规工作。企业在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会利用原有业务已经形成的核心能力,将管理、技术等知识扩散到新业务中,为新业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为新业务形成新的核心能力提供知识基础。这样,新业务通过个人、团队、组织三个层面的学习将来自原有业务的各种信息快速整合并形成企业能力[26],进而对多业务之外的技术知识产生更加快速、客观和深刻的理解与吸收。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b:业务多元化的相关性对技术学习的深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c:业务多元化的相关性对技术学习的速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Leonard-Barton认为,技术学习为创新的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27]。技术学习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设计新产品和更新已有产品[28]。企业积累的社会、技术和市场知识会提升其绩效,如果企业擅长技术学习,更有可能在其运用中培育和整合不同的经验性社会、技术和市场知识,建立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29]。因此,技术学习可以合并新的和原有的不同社会、技术和市场技能,创造更好的绩效。

技术学习还迫使管理者考虑从外部获取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克服企业知识基础的不足。自我检查的过程为管理者提供了对企业知识和竞争力缺陷的真知灼见。因此,技术学习有利于企业提高绩效[29]。此外,快速的技术学习通过压缩产品开发周期等提升企业绩效,使企业获取市场先入者优势[14]。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技术学习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技术学习的各维度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 技术学习在业务多元化相关性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大部分关于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都采用了上市公司的年报、专利档案等二手数据,但Nayyar认为,无论是基于SIC的熵指数测量方法还是Rumelt分类法,都只能测量业务间的潜在相关性,无法真实反映业务间的实际相关性[30]。因此,学者们还借助调查的方式通过管理者判断来测量多元化,这种方法常常通过管理者自我归类或者自我打分的方式来测量多元化相关性程度。于是,本文选用管理者判断的方法,在具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中往往具有较高的效度,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业务间的相关性,有效避免了SIC编码体系自身缺陷而带来的效度问题。此外,由于研究中涉及的技术学习数据无法从公开资料中获得,因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更为合适。

(一)样本选取

在问卷发放的企业对象方面,由于主要从业务多元化相关性的角度研究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所以被调查企业必须有2种及以上的产品或服务;在问卷填写的对象方面,一般都是在企业任职一年以上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对整个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运营的状况等信息有全面的了解,而且本身有较好的教育背景,能够较为准确地回答问卷中关于企业全面信息的问题。

(二)变量测量

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水平。对于企业绩效的测量,一般不能只采用单一指标,因为单一指标往往仅能反映企业绩效的某个方面,采用多指标共同反映企业绩效更科学。本文企业通过总资产回报率、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四个题项对企业绩效进行衡量。

业务多元化相关性主要指多元化企业不同业务单元的活动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的程度,采用Davis等学者的成熟量表来度量[31]。

技术学习的测量借鉴Zahra、Ireland和Hitt的研究,使用其研究中的成熟量表来度量技术学习的宽度(breadth)、深度(depth)和速度(speed)[11]。

我们在本研究中将控制变量分为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产业层次的控制变量为产业类型(1表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软件、生物制药和新材料业等高科技行业,0表示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业等传统行业),企业层次的控制变量为企业规模(用企业员工总人数度量)和企业年龄(从成立至今的年数)。

(三)数据收集

问卷填写形式主要有网络问卷和传统的纸质问卷两种。问卷发放和回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作者发放与回收问卷,另一种种方法方式是委托他人代为发放与回收问卷。通过第一种方式共发放105份问卷,回收90份,其中有效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5.71%%,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95%。通过第二种方式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64份,有效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为75.29%,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8.82%。由于本研究采用了两种不同渠道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方式,为了防止两种不同数据源可能带来的偏差,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数据在规模、年龄和产业类型上的方差和均值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来自两种数据源的数据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不再对两种数据源的数据区别对待。

表1:两种数据源独立样本T检验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表2为本研究设计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在信度方面,业务多元化相关性、技术学习(宽度、深度和速度)和企业绩效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说明量表设计的信度良好,问项的内部一致性高。在效度方面,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和企业绩效的KMO均大于0.7,Bartlett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1,适合做因子分析。因为本研究中中介变量的量表比较特殊,不适合做因子分析,所以仅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用方差最大法(Varimax)进行因子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表2:净化题项后各个变量的Cronbach's α值

(二)假设检验

根据研究问题性质,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回归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技术学习在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和企业绩效中的中介效应

注: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绩效;括号中为t 值;系数已标准化,N=135;+P<0.10,*P<0.05,**P<0.01,***P<0.001(双尾检验)

由表3中的模型2可知,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0.503,p<0.001),假设1得到支持。由表3中的模型3可知,技术学习的各维度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3得到支持。由表3中的模型4可知,在控制了中介变量之后,自变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的显著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显著,这表明,自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实现的,因此假设4得到支持。

从表4中可知,业务多元化相关性与技术学习显著相关,其中,业务多元化相关性与技术学习的宽度、深度和速度均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H2a没有得到验证,假设H2b和假设H2c基本得到验证。

表4: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技术学习的回归分析

五、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业务多元化、技术学习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对于中国企业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由于受到转型升级的高度压力,传统的中国制造业都有多元化的趋势,以寻求未来的业务增长点和突破口,但是管理者往往徘徊于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之间,举棋不定。究其原因,一是相关多元化无法有效的分散未来经营风险,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二是企业对非相关多元化领域充满了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投入未必能带来有效的回报。本研究证明,相关多元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绩效;其次,中国企业在现有经济与政治环境下,普遍存在资源有限的问题,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如何利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来最大化企业价值是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相关多元化既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绩效,又能充分地协同企业内外部资源,尽可能压缩企业对多元业务的资源投入,不失为国内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有效路径。

(2)业务多元化的相关性对技术学习的各个维度均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本文提出的假设H2a没有得到验证。这种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在多元化过程中,通过接触新市场、新观念、新文化、合作者资源和新的竞争者等也能提供学习机会[32]。同时,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企业相比,吸收能力更强[33],企业间学习效应更显著[34],为公司提高整合和综合内部资源和外部学习并使其应用于竞争环境中的能力创造了机会[35],从而增加技术学习的宽度。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国情的国内制造业本身的技术知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存在着基础性弱、结构性差、来源狭窄等劣势,再考虑到国内制造业长期高度聚焦于相对狭窄的业务模块,进行比较机械式的生产活动,所拥有的技术知识相对单一。因此,通过多元化战略,尽管只是相关多元化,中国企业也极其容易得到吸收外部异质知识的机会,从而增加技术学习的宽度。

(3)技术学习在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业务多元化相关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路径机制,即业务多元化相关性不仅会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还会通过技术学习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这对中国企业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企业在考虑相关多元化的时候往往偏重于考虑新业务与现有业务的协同关系以及新业务广阔的市场前景,忽视了新业务能够为企业技术学习带来的巨大潜在机会。本文的研究认为企业在实施相关多元化的时候应当适当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应当着重考虑,技术学习的机会与积累,看到技术学习对企业绩效的间接贡献和长期意义。

[1] MICHEL A,SHAKED I.Does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ffect performance?[J].Financial Management,1984,13(4):18-25.

[2] LUBATKIN M.Merger strategies and stockholder valu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7,8(1):39-53.

[3] RAMANUJAM V.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A reexamination using a new two-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diversity in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7,30(2):380-393.

[4] SHLEIFER A,VISHNY R W.Takeovers in the'60s and the'80s: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S2):51-59.

[5] LUBATKIN M,CHATTERJEE S.Extending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into the domain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does it appl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1):109-136.

[6] MONTGOMERY C A.Product-market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pow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4):789-798.

[7] GRANT R M,JAMMINE AP,THOMAS H.Diversity,diversification,and profitability among Britis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1972-1984[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31(4):771-801.

[8] 张贻燊.基于竞争强度的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22-34.

[9] 周程,刘渤.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技术转型——新日铁与首钢“造芯”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7):126-133.

[10] HITT M A,HOSKISSON RE,KIM H.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Effects on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product-diversified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4):767-798.

[11] ZAHRA S A,IRELAND R D,HITT M A.International expansion by new venture firms:International diversity,mode of market entry,technological learning,and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5):925-950.

[12] TEECE D J,RUMEL T R,DOSI G,et al.Understanding corporate coherence: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94,23(1):1-30.

[13] HUBER G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1):88-115.

[14] DODGSON M.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review of some literatures[J].Organization studies,1993,14(3):375-394.

[15] SALTER M S,WEINHOLD W A.Diversification via acquisition:creating valu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8,56(4):166-176.

[16] TEECE D J.Economies of scope and the scope of the enterprise[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80(3):223-247.

[17] AMIT R,IVNAT J.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business cycl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2):99-110.

[18] ANSOFF.Corporate strategy: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1965:39-43.

[19] RUMELT R P.Strategy, structur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74:23-34.

[20] PALEPU K.Diversification strategy,profit performance and the entropy measur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5(3):239-255.

[21] INKPEN A C.A note on the dynamics of learning alliances: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 relative scop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7):775-779.

[22] 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23] CHANG S J,SINGH H.Corporate and industry effects on business unit competitive pos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7):739-752.

[24] BOWMAN E H,HELFAT C E.Does corporate strategy matt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1-23.

[25] GRANT R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09-122.

[26] HELLELOID D,SIMONIN B.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a firm’s core competence[J].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1994(5):213-239.

[27] LEONARD-BARTON D.Wellsprings of knowledge[M].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1995.

[28] ZAHRA S A.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a decade of resear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36(1):20-28.

[29] HSU C C,PEREIRA A.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mega,2008,36(2):188-205.

[30] NAYYAR P R.On the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Evidence from large US service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3):219-235.

[31] Davis, P.S.,Robinson, R.B.,Pearce, J.A., et al. Business unit relatedness and performance: A look at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5):349-361.

[32] CHATTERJEE S,WERNERFELT B.The link between resources and type of diversification:Theory and evide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1):33-48.

[33] LUO Y.Product diversif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in an emerging marke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1-20.

[34] DYER J,NOBEOKA K.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345-367.

[35] KOGUT B,ZANDER 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83-397.

本文推荐专家:

吴东,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周伟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among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WU XIAOBO, CHEN XIAOLING, ZHU PEIZHONG,CHEN LUXI
(School o 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135 sample data of Chinese firm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fluence firm’s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business relatedness)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technological learning;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s partially mediated b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which means that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has not only a direct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but also an indirect influence based on the mediation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among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which could be a meaningful guideline for Chinese firms to implement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 economy.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firm performance

F272.92

A

1008-472X(2014)05-0001-08

2014-0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70910107021):发展中国家包容性创新体系研究——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71232013):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追赶理论研究:模式、机制与动态演化。

吴晓波(1960-),男,浙江杭州人,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

陈小玲(1986-),女,浙江温州人,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国际商务。

猜你喜欢
多元化问卷研究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