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点滴收获

2014-09-18 03:36韩玉兰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理培养能力

韩玉兰

摘 要:教师对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发展、获得成功的必备能力。作者从班主任角度谈了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经验和收获。

关键词:培养 学生 自理 自立 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人类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一个孩子要想长大成人后,不被时代淘汰,能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取得成功,就必须从小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将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此,教师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的责任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在协调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谈一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点滴收获。

一、 借助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平日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青少年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根据该特性,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学生上早自习迟到是每个班级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最令班主任头疼的问题。让全班学生每天早自习按时到校并非易事。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时常强调不迟到、不旷课、不逃课,我风雨无阻,坚持每天早晨六点半按时到教室,组织学生上早自习。班主任这样的规范行为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时间观念,逐渐,学生学会了自我约束,不再无缘无故地迟到、旷课、逃课。

二、通过日常生活的管理,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国外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这点,与父母普遍看重对孩子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无关系,很少看到有家长包办孩子的事情。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家长们只看重学习,很少注重对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孩子都上初中了还不会干家务,包括洗衣服、收拾屋子。我校的学生多数家住基层,一上初中就得住宿,这就面临着自己打理个人生活起居的问题。刚上初一的学生,大多不会搞个人卫生,把穿过的脏衣服直接送到干洗店去清洗,或者干脆堆放在衣橱里等家长替他们洗。尤其是住宿的男生,日常卫生不过关,常常受到学生会检查人员的批评。为了改变宿舍和个人卫生不过关的现状,利用放学或者假日时间我去学生宿舍指导他们洗衣服。

在教会学生洗衣服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告诉他们如何整理书桌和衣橱,打扫班级和宿舍卫生。初一下学期开始,无论是教室还是宿舍,学生们都能主动而自觉地将所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师生共同营造了干净舒适、温暖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自信心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我带过的班里有很多擅长文体、多才多艺的学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也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利用每周三的活动课,让全班学生轮流组织讲故事、学唱歌、跳舞蹈、画漫画、做手工、写作文和书法、踢足球、打篮球、下象棋、奏乐器等不同内容的班级活动,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课外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勇气和胆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工作我从初一入学一直坚持做到初三毕业,以前不爱说话,不愿出头露面的内向学生逐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们容易迷恋网络影响学习。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说教的方法,学生越听越厌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怎样才能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又能有效制止深陷网络游戏的行为?我左思右想,想到了以展开辩论赛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网络带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在热烈而愉快的活动中,让他们对网络的两面性有了认识,对具备自觉抵制网络游戏的巨大诱惑的能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只要学生懂得了控制和把持自己,就无需家长和老师每天为他们迷恋网络而担心忧虑。

四、通过参加各种劳动,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劳动是光荣的。进行劳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常参加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亲身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思想的侵蚀,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各种劳动都有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平时,家务活家长们基本不让孩子插手,所以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没有劳动意识,也不太懂得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针对这种现状,我除了每天监督检查他们搞好教室、走廊、分担区的卫生,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内外劳动,如春秋两季的植树、夏季的除草、冬季的清雪等劳动。因为学生缺乏劳动实践,所以参加劳动时不知从哪里下手,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身先士卒,给他们起到表率作用,活儿再累再难干,也必须先卖力干,这样学生才能跟着你干,慢慢地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活儿怎么干。通过参加各种劳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劳动技巧,也体会到了父母劳动的艰辛,从而形成感恩父母的意识,建立爱惜劳动成果的思想。

五、通过表扬和批评,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利用表扬和批评激励学生,这两种有效的方法,在教育工作中像一把双刃剑。因此,需要把握好表扬和批评的艺术。表扬,是我们随时献给别人的最好礼物,也是师生交往中的润滑剂,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能使他们建立自信;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公正合理的批评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经过表扬和鼓励的学生愿意接近老师,进步也快。但是,老师无原则、无关痛痒的表扬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让学生变得洋洋得意、不思进取,需要批评的力量来平衡。这就像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篇富有借鉴意义的课文《两种力量》讲述的故事一样的道理:主人公巴迪在七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父亲看到后却不以为然,皱着眉头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几年后,当他再拿出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母亲一直鼓励他写作,有一次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鼓起勇气给父亲看,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他学着进行修改。多年后,他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他将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来自母亲的表扬和鼓励、父亲的批评和警告。文章的结尾中写道:“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在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时我时常想到它。

我的班里,曾有这样一名学生。刚上初中时就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违反校规,打架斗殴,损坏公物,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讲,学习不用功。老师布置下去的作业,他就靠抄写其他同学的作业应付了事。但是他有个优点,就是特别善良、勤快、热心肠。班级里有什么劳动任务,他总是自告奋勇,积极主动去完成。我见机行事,总当着众多同学的面表扬一番他的劳动能力和成果。渐渐地,他越来越愿意接近我,愿意与我交谈。有一次,我走进教室时,他正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抄作业,我便走上前,平静地说:“孩子啊,你想按时交上作业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你不加思考直接抄袭同学的作业,对你来说毫无收获。遇到难题,老师和同学们会帮助你答疑解惑,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再去答题,这样,这些知识就被你吸收了。”他会心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开始课堂上专心地听讲,课后也主动找老师和同学请教。他在老师妥当的批评和诚恳的表扬下,从一个不求上进、依赖他人完成作业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自主学习、不甘落后的学生。

总之,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靠自己走,只有具备了自理自立能力才能从容地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使自己拥有美好的明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理培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