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教改探索

2014-09-22 05:33李相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景教学

李相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景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

摘 要: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意义构建。在文献检索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02-03

收稿日期:2014-05-10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知识论,将知识论的重点放在认知的主体——人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景”“协作”“传播理论”“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学习资源的提供,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文检课教学是高校图书馆对其用户实施的提高信息检索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使用户能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对文检课教学进行合理设计,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觉完成学习内容的意义构建,能对提高文检课教学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的目标。

笔者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分别采用“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教学方法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调节教学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也必须遵循着这一教学规律,明确使学习者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为教学目的,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讲授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后获得知识的谈话法、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榷性和探讨性问题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的讨论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读书指导法,还有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和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另有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就综合运用了这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习者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就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了“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完成了教学目的。

1.1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建具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文检课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方式就是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利用学生熟知的信息线索,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或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检索技术。

情景教学方式是传统“现场教学”方式的提升。传统的“现场教学”只是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事物、过程行进而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教学”充分利用了图书馆这一大的舞台,让学习者在教育者的指导和启发下,自发地、主动地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去领会文献检索的整个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的分析,完成学习资源、学习情境的设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大都从第二学期开始,学习者已经过了大学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了图书资料的借阅规律,同时他们也更加渴望能尽快深入地认识图书馆,掌握图书馆里的所有资源信息。在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的时候,教师如果单纯灌输检索理念,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因此,教师通过将学生分组的方式,找出各组学生共同熟知或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组间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情景教学也是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与纯粹以语言传递、直观感知、实际训练及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结合了以上四种教学方法的一些特点,重点是把学习者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景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习者产生影响。教学的目的,是有计划地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图书馆所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技能。

在情景教学模式中,利用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使得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不同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平等交往、合作学习。实践中,每一个真实的问题的解决都基于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背景,也需要运用多种概念原理,因此,情景教学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快乐接受、主动理解问题的过程。

1.2 随机访问教学

随机访问教学与情境教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随机访问教学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个情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同一教学内容,没有时间和情景的制约。学习者从不同的方面,主动地去探索和理解同一内容或问题的各个方面,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例如,对于国际权威的三大检索工具数据库的学习,首先,在文献的分类中学习到他们都属于二次文献数据库,能获得大量的文献线索。其次,指导读者学习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技巧、高级分析功能等。再次,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中,利用到这些数据库与各种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互联,以及与WORD文字处理工具的联用。最后,在科研评价分析工具的学习中,还会了解到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正是个人、机构、国家等不同层次科研评价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利用随机访问教学,就是要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向学习者呈现所选内容不同侧面的特性以及相关联的情境。通过这些特性和情景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认识。因为随机访问学习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面很广泛,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意识水平,主动意识到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策略的优劣,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思维的特性,有目的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并将这些要素或环节整合为一体。

1.3 框架式教学

框架式教学是借助一套合适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利用这套框架去理解特定的知识,掌握特定的内容,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教师通过不断使概念框架更加完善,引导学生基于本身实际水平,激发其潜在的认知能力,将教学根植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且走在学生潜能发展的前面,始终引领学生主动成长。例如,在整个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文献检索整体流程的观念,需要为学生搭建框架流程图(见图1),以帮助学生建立文献检索整体的思维模式,从而以框架为支撑,发挥学生的潜能,主动扩展学习。

在框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要围绕学习内容,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可以通过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形、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反馈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

2 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最典型,最成熟。这三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教学中机械的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起来的,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含着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三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育理论所要求的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与教学规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也是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来进行的教学探索,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高度发展的状况下,所进行的创新手段和大胆尝试。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我国教育模式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因为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充分尊重学习者,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指导,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填鸭式传统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ZK(#]Slavin R E.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M].Allyn and Bacon. Boston,1994.

[2] 李 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

[3] 艾 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冯春英,盛兴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J].图书馆界,2011(3):26-29.

[5] 刘梦溪.文检课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3):35-37.

[6] 何 怡.建构主义环境下文检课的教学模式[J].津图学刊,2003(5):22-23.

[7] 徐 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8]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ZK)]

(编校:崔 萌)

endprint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景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

摘 要: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意义构建。在文献检索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02-03

收稿日期:2014-05-10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知识论,将知识论的重点放在认知的主体——人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景”“协作”“传播理论”“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学习资源的提供,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文检课教学是高校图书馆对其用户实施的提高信息检索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使用户能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对文检课教学进行合理设计,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觉完成学习内容的意义构建,能对提高文检课教学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的目标。

笔者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分别采用“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教学方法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调节教学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也必须遵循着这一教学规律,明确使学习者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为教学目的,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讲授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后获得知识的谈话法、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榷性和探讨性问题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的讨论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读书指导法,还有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和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另有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就综合运用了这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习者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就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了“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完成了教学目的。

1.1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建具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文检课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方式就是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利用学生熟知的信息线索,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或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检索技术。

情景教学方式是传统“现场教学”方式的提升。传统的“现场教学”只是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事物、过程行进而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教学”充分利用了图书馆这一大的舞台,让学习者在教育者的指导和启发下,自发地、主动地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去领会文献检索的整个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的分析,完成学习资源、学习情境的设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大都从第二学期开始,学习者已经过了大学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了图书资料的借阅规律,同时他们也更加渴望能尽快深入地认识图书馆,掌握图书馆里的所有资源信息。在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的时候,教师如果单纯灌输检索理念,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因此,教师通过将学生分组的方式,找出各组学生共同熟知或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组间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情景教学也是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与纯粹以语言传递、直观感知、实际训练及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结合了以上四种教学方法的一些特点,重点是把学习者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景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习者产生影响。教学的目的,是有计划地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图书馆所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技能。

在情景教学模式中,利用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使得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不同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平等交往、合作学习。实践中,每一个真实的问题的解决都基于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背景,也需要运用多种概念原理,因此,情景教学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快乐接受、主动理解问题的过程。

1.2 随机访问教学

随机访问教学与情境教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随机访问教学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个情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同一教学内容,没有时间和情景的制约。学习者从不同的方面,主动地去探索和理解同一内容或问题的各个方面,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例如,对于国际权威的三大检索工具数据库的学习,首先,在文献的分类中学习到他们都属于二次文献数据库,能获得大量的文献线索。其次,指导读者学习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技巧、高级分析功能等。再次,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中,利用到这些数据库与各种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互联,以及与WORD文字处理工具的联用。最后,在科研评价分析工具的学习中,还会了解到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正是个人、机构、国家等不同层次科研评价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利用随机访问教学,就是要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向学习者呈现所选内容不同侧面的特性以及相关联的情境。通过这些特性和情景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认识。因为随机访问学习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面很广泛,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意识水平,主动意识到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策略的优劣,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思维的特性,有目的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并将这些要素或环节整合为一体。

1.3 框架式教学

框架式教学是借助一套合适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利用这套框架去理解特定的知识,掌握特定的内容,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教师通过不断使概念框架更加完善,引导学生基于本身实际水平,激发其潜在的认知能力,将教学根植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且走在学生潜能发展的前面,始终引领学生主动成长。例如,在整个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文献检索整体流程的观念,需要为学生搭建框架流程图(见图1),以帮助学生建立文献检索整体的思维模式,从而以框架为支撑,发挥学生的潜能,主动扩展学习。

在框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要围绕学习内容,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可以通过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形、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反馈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

2 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最典型,最成熟。这三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教学中机械的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起来的,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含着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三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育理论所要求的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与教学规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也是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来进行的教学探索,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高度发展的状况下,所进行的创新手段和大胆尝试。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我国教育模式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因为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充分尊重学习者,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指导,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填鸭式传统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ZK(#]Slavin R E.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M].Allyn and Bacon. Boston,1994.

[2] 李 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

[3] 艾 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冯春英,盛兴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J].图书馆界,2011(3):26-29.

[5] 刘梦溪.文检课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3):35-37.

[6] 何 怡.建构主义环境下文检课的教学模式[J].津图学刊,2003(5):22-23.

[7] 徐 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8]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ZK)]

(编校:崔 萌)

endprint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景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

摘 要: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意义构建。在文献检索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02-03

收稿日期:2014-05-10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知识论,将知识论的重点放在认知的主体——人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景”“协作”“传播理论”“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学习资源的提供,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文检课教学是高校图书馆对其用户实施的提高信息检索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使用户能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对文检课教学进行合理设计,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觉完成学习内容的意义构建,能对提高文检课教学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的目标。

笔者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分别采用“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教学方法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调节教学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也必须遵循着这一教学规律,明确使学习者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为教学目的,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讲授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后获得知识的谈话法、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榷性和探讨性问题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的讨论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读书指导法,还有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和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另有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就综合运用了这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习者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检索课》就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了“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完成了教学目的。

1.1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建具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文检课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方式就是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利用学生熟知的信息线索,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或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检索技术。

情景教学方式是传统“现场教学”方式的提升。传统的“现场教学”只是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事物、过程行进而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教学”充分利用了图书馆这一大的舞台,让学习者在教育者的指导和启发下,自发地、主动地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去领会文献检索的整个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的分析,完成学习资源、学习情境的设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大都从第二学期开始,学习者已经过了大学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了图书资料的借阅规律,同时他们也更加渴望能尽快深入地认识图书馆,掌握图书馆里的所有资源信息。在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的时候,教师如果单纯灌输检索理念,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因此,教师通过将学生分组的方式,找出各组学生共同熟知或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组间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情景教学也是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与纯粹以语言传递、直观感知、实际训练及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结合了以上四种教学方法的一些特点,重点是把学习者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景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习者产生影响。教学的目的,是有计划地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图书馆所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技能。

在情景教学模式中,利用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使得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不同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平等交往、合作学习。实践中,每一个真实的问题的解决都基于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背景,也需要运用多种概念原理,因此,情景教学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快乐接受、主动理解问题的过程。

1.2 随机访问教学

随机访问教学与情境教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随机访问教学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个情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同一教学内容,没有时间和情景的制约。学习者从不同的方面,主动地去探索和理解同一内容或问题的各个方面,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例如,对于国际权威的三大检索工具数据库的学习,首先,在文献的分类中学习到他们都属于二次文献数据库,能获得大量的文献线索。其次,指导读者学习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技巧、高级分析功能等。再次,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中,利用到这些数据库与各种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互联,以及与WORD文字处理工具的联用。最后,在科研评价分析工具的学习中,还会了解到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正是个人、机构、国家等不同层次科研评价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利用随机访问教学,就是要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向学习者呈现所选内容不同侧面的特性以及相关联的情境。通过这些特性和情景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认识。因为随机访问学习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面很广泛,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意识水平,主动意识到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策略的优劣,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思维的特性,有目的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并将这些要素或环节整合为一体。

1.3 框架式教学

框架式教学是借助一套合适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利用这套框架去理解特定的知识,掌握特定的内容,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教师通过不断使概念框架更加完善,引导学生基于本身实际水平,激发其潜在的认知能力,将教学根植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且走在学生潜能发展的前面,始终引领学生主动成长。例如,在整个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文献检索整体流程的观念,需要为学生搭建框架流程图(见图1),以帮助学生建立文献检索整体的思维模式,从而以框架为支撑,发挥学生的潜能,主动扩展学习。

在框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要围绕学习内容,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可以通过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形、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反馈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

2 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框架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最典型,最成熟。这三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教学中机械的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起来的,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含着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三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育理论所要求的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与教学规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也是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来进行的教学探索,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高度发展的状况下,所进行的创新手段和大胆尝试。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我国教育模式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因为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充分尊重学习者,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指导,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填鸭式传统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ZK(#]Slavin R E.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M].Allyn and Bacon. Boston,1994.

[2] 李 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

[3] 艾 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冯春英,盛兴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J].图书馆界,2011(3):26-29.

[5] 刘梦溪.文检课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3):35-37.

[6] 何 怡.建构主义环境下文检课的教学模式[J].津图学刊,2003(5):22-23.

[7] 徐 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8]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ZK)]

(编校:崔 萌)

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情景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