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旬阳民歌的传承发展

2014-09-22 20:31刘花
艺术评鉴 2014年15期
关键词:旬阳号子民歌

刘花

摘要:旬阳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存量很大,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旬阳历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是了解旬阳社会发展历史的佐证;品种齐全,形式多样,全景式、多层次表现了旬阳历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交流的印记,是发掘旬阳民间文化传统和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源泉;风格迥异,色彩纷呈,体现了旬阳明清川陕大移民形成的多色彩、多风格、过渡性、交融性民间文化特色,是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传统,繁荣和发展新时代城乡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的参照系。保护与传承旬阳民歌,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研究汉水文化和陕西民间文化,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地理环境 历史渊源 形式特征 传承发展

一、旬阳民歌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旬阳人文历史悠久厚重。远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秦时设关,西汉置县的旬阳,因处于楚秦蜀交界地带,其荆襄文化、巴蜀文化、汉水文化、南北文化兼容并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曾被誉为陕南的小戏之乡、民歌之乡。清末发掘整理的太极城文化,更能彰显旬阳的文化特色。旬阳民间艺术品种繁多,特色明显,自明清以来,汉调二簧、渔鼓道情、旬阳曲子、二棚子、八岔子、八步景等民间艺术在八百里旬阳大地竟相绽放,争奇斗艳,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是推动旬阳民歌发育生长的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

二、旬阳民歌的历史渊源

旬阳民歌同全国各地的汉民族民歌一样,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过程,它同历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旬阳地处陕南东隅,素有“秦头楚尾”之称,“按小畜所言,上洛郡属丰阳之属耳,丰阳今为商州之山阳县,其蛮川关与洵东接壤,风俗大抵相同,今乡俗薅草时一人鸣鼓督工,或以钲配之以歌唱,忘疲又通力合作,谓之换工,正其遗也……”(清乾隆《旬阳县志》风俗篇),这大约是最早的锣鼓民歌形式了。明清时期,随着移民增加,商业交流发展,以及民间巫术的传播,使得旬阳民歌的内容、形式、风格、色彩趋于多元化,既有荆襄楚调,也有巴蜀川腔,中原的晋豫之声,西北的秦陇之风,在这里都能找到痕迹。

明清两代,旬阳民歌在广大农村流传还是十分广泛和盛行的,乃至引起了官府老爷的申饬和禁令。“春祈秋报,戏会梨园,亦观蜡之,遗之四方,装演备诸,蝶亵妇女杂观,俗名花鼓。村农牧竖,曼声长歌,游手博徒,托身溷迹,暗伤风化,莫此为甚。”(清光绪《旬阳县志》风俗篇)。

民国时期,官方虽不提倡民歌,但伴随着农耕劳作,年节习俗,民间各类歌舞、戏曲、演唱仍很盛行,各地都有一些有名的歌手。

旬阳民歌同全国各地的汉民族民歌一样,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过程,它同历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旬阳民歌的基本形式

旬阳民歌品种齐全,形式多样,大体可分号子、山歌、小调、歌舞曲、风俗歌曲等类别。

(一)号子:伴随着各类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号子。其曲调简单,节奏铿锵有力,歌词多为演唱者即兴呼喊回应之语,情绪激烈,性格豪迈。多采用“一唱众合”的演唱形式。作为音乐的表现形态,把统一劳动节奏的实用性和缓释精神疲劳的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旬阳民歌中的号子以汉江船工号子为最(有起锚号子、弯船号子、拉滩号子、摇橹号子等多种)。其它的劳动号子还有:抬石号子、打夯号子、打油号子等。

(二)山歌:是在山野劳动中,直畅而自由抒发劳动者情感的歌曲。又称“唱调子”、“吆号子”。其内容多与各种田间山野的劳动有关,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舒缓自由。其演唱方式,既可一人独自高亢,亦可多人相互唱合,还有双方盘诘对垒,形成“打仗”势。山歌“调子”可分有词的山歌(有关砍柴、放牧、赶脚、薅草、插秧等劳动生活)。也有无词的号子(其实有些号子原来的词很简单、直白,后来人们在唱时只用衬词、衬腔喊出“调子”来)。

(三)小调:小调在旬阳民歌中数量最多,它曲式结构规整,大多为分节歌,有程式化的衬词、衬腔,长于叙事,表现手法多样,有的曲调逶婉细腻,有的曲调诙谐幽默,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代圣贤。一般的小调音域不宽,多在一个八度内。男女均可自由吟唱,衬腔、衬词、方言、方音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歌舞曲:旬阳民歌有许多曲目,都是每年春节灯会社火中各类民间舞蹈的伴唱曲目,如“采莲船”中的“花鼓调”。还有民间小戏曲的一些曲目,如:“十对花”、“哥接妹”、“绣荷包”等。

(五)风俗歌曲:包括年俗祭祀的“迎财神”、“送春牛”、“祈雨”、“拳歌”、“酒歌”等。

四、旬阳民歌的基本特征

风格色彩的兼容性。旬阳民歌属于南北交汇和过渡的色彩区域,加之旬阳明清两代移民的因素,既有荆襄楚调,也有巴蜀川腔,中原的晋豫之声,西北的秦陇之风,同时又区别于安康其它县的民歌而自成一体。其曲调以徵调式歌曲最多,也有宫调式、商调式等,旋律线条大多平稳简洁、音程以级进式为主,很少跳进,音域一般不超过八度。旬阳民歌在风格和色彩上呈现出多风格、多色彩,南北过渡和兼容并蓄的特征。另外,还表现在它与歌与舞的结合,说与唱的结合上。旬阳民歌中的很多小调,都与地方的“七岔”、“八岔”、“花鼓子” 等小戏曲有着联系。《哥接妹》是“七岔子”的一个曲牌,演唱亦歌亦舞,活泼有趣。《十对花》、《倒卷帘》 都属这一类型。《女娃十顿打》、《放竹排》、《卖扁食》一类的小调,歌中有说白,说白又歌唱,把曲艺的形式,在一首小曲内简单的结合起来,亦算是一种“兼容并蓄”。

品种调式的多样性。当我们对旬阳民歌大量的旋律、音调、调式音列结构,均衡对称的曲式原则,均匀平稳的节奏安排,以及简繁相适。动静相衬音乐表达方式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这样说;旬阳民歌既有荆襄楚调。也有巴蜀川腔,中原的晋豫之声,西北的秦陇之风,在这里都能找到痕迹。旋律线条大多平稳简洁,音程以级进为主,很少跳进,音域一般不超过八度,具有明显荆襄调之韵味,这类歌曲与流行的花鼓调多有传承关系。四川山歌的风格,如《兰草花》、《小牌王》、《卖杂货》等。北方民歌的特色如《十对花》、《街上的大嫂下乡来》、《五更吃酒》等,曲调宽阔,明朗,节奏舒展平稳。旬阳民歌中的商调式歌曲,并不多见,但仅有的几首,颇具特色,《刮南风》是一首秦晋商原风格明显的小调,音调的线条,衬腔、衬词和陕北的《挂红灯极为相似》,而《包胡椒》又于陕北与陇西一代的音调一直。

歌词内容的丰富性。旬阳民歌在反映历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表达他们的情感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层次表现了旬阳历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交流的印记,是我们发掘旬阳民间文化传统和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源泉。内容丰富,存量很大,它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旬阳历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是我们了解旬阳社会发展历史的佐证。

五、旬阳民歌的传承保护措施

随着现代传媒的多样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很长一个时期,旬阳民歌销声匿迹,被人们淡忘,民歌艺人或年老亡故,或不再传唱,许多原生态民歌失传。虽然近年来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文化的导向和认识的偏颇,加之经济发展的落后,很多必要的保护、抢救、传承工作难以开展,旬阳民歌的传承和普及举步维艰,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处于尴尬的境地,导致旬阳民歌濒临灭绝,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传承保护工作。

(一)建立战略定向,规划定位,决策定项,领导定人,干部定责,投入定额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机制。由县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文化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和业务指导。认真扎实地开展普查工作,弄清历史沿系,流传区域、传承人、演唱曲调、题材、品种与形式,认真归类整理建档立卷。加大对旬阳民歌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力度,编印旬阳民歌教材(民歌集、DVD光盘)。

(二)建立专家挂项,院校挂钩,艺人带徒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分行业、分层次举办旬阳民歌培训班,把旬阳民歌普及纳入全县中小学音乐课教程,每年举办全县性民歌大赛一至二次;各乡镇文化站抓1—2个以旬阳民歌为主的“文化中心院落”或“文化中心户”,对这些院落及中心户给予重点扶持,并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活动内容。

(三)把原生态民歌和演唱形式与演绎创新相结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机制;把打造品牌与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建立文化品牌促进活动开展的联动机制;以文化馆、站(户)和旅游景区(点)的演出活动为载体,以产业实体为依托,文企联手,构建保护与发展的市场营运机制。

(四)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积极争取“旬阳民歌传习所”项目建设工程。对民间艺人落实优待政策和养老保险,并落实传教带徒的奖励政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旬阳号子民歌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旬阳民歌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旬阳民歌大家唱活动正式上线
唱起号子走汉江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川江号子(重庆)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