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财政原则、税收效率及税收公平

2014-10-21 14:54朱艳红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9期

朱艳红

摘要:税收财政的原则是监管税收的准则,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税收服务成本问题,为了完善税收制度,必须坚持税收财政的原则,才能完善与改进税收制度。税收的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存在冲突,坚持税收财政原则的同时,必须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这样才能提升税收收入。文章作者根据多年经验,分析了税收效率的作用、税收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关系、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及如何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希望可以改善我国税收的制度,使税收的效率与公平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使我国的税收制度可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税收财政原则;税收效率;税收公平;税收财政职能

税收可以使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有效的增加,税收是一种手段,而税收的收入想要得到更大的提升,必须满足税收的效率、公平原则。通过对税收各项制度原则的协调与改进,可以完善国家的税收制度,也可以优化税收的体系。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效地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只有遵循税收财政的各项原则,才能实现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相互促进与统一。

一、税收效率可以促进税收财政职能的发挥

税收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提高税收效率可以增加收集资金的速度。税收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为所有需要资源与资金的部门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满足其各项需求。税收收入的增长有可能是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在增长,只有提高了税收的效率,才能促使税收收入在国家的各个时期都能得到稳定增长。财政收入提高主要是依靠税收的手段,税收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并且使经济可以稳定持续地增长。阻碍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合理,经济增长的成本投入过大,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开始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使得社会发展越来越慢。我国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去调节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下滑以及经济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税收的效率,这样才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并且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税收征管制度的执行,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也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保证,提高税收效率符合税收财政的原则。

二、税收财政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矛盾机理

税收财政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分配的手段,税收财政的原则是,首先缴税是每个公民履行职责的体现,赋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经费保障,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其次当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时,必须增设企业税收制度,保证国家各项经济制度的有效实施,以及国家建设的有效进行。从这两条原则可以看出,税收是筹集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且当国家的财政收入需求量提高时,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去改进税收制度,增加税收的资金,这体现了税收的弹性原则。税收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或者财政需要的增长而自动增长。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的人口、课税商品的数量,如果过于看重税收财政的原则,会对税收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按照政府部门的需求提高税收的次数与金额,会造成政府部门支出金额的浪费,也会使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税收是政府向民众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行为,是将收入从私人转到公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税收的收入每年都在上涨,但是过度的征税会使企业与民众承受过大的负担,导致其出现偷税逃税的行为。税收财政原则要求,当税收的收入不能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时,国家必须增加税收,所以虽然国家的税收呈现上涨趋势,但是民众却承受了过大的负担,企业与民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长期以往,国家的整体收益必然下降。所以从长远意义来看,税收财政的原则并不利于提高税收的效率。

三、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

税收的制度必须公正平等,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有效进行,可以说税收公平是税收财政制度实施的前提。税收不公平必然导致纳税人产生不满情绪,而且会使纳税人产生逃税漏税的想法,从而阻碍了国家税收收入的提高。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必须做到相同收入、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交纳同等数量的税额。不同收入、不同纳税能力的公民应当交纳不同数目的税金。平等不单是在收入、支出、税金方面,还要包括综合效用等方面的平等,必须保证各个方面都要平等,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判断税收公平的原则,可以从税收分配准则方面衡量,首先要根据收益负担公平性进行判断,根据公民对政府做出的贡献以及享受利益的数目去判断其应该缴纳的税额,做到享受的利益与缴纳的税额成正比。其次根据天赋能力判断公平性,既纳税人在缴纳完税额后,所得的收入必须与其天赋能力成正比。最后是依据最小牺牲或最大效用判断公平,也就是征税后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得到有效利用,即判断税收政策是公平的。

四、注重税收财政职能,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使税收更加公平,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安定。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帶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大大提升。税收的公平性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民主性,而且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可以使社会的氛围更加和谐。当然,税收的公平性需要建立在税收效率的基础上,这样才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税收效率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其工作也必须在税收公平的原则下开展,只有税收是公平的,才能使公民自觉自主地缴税,如果税收缺乏公平性就不可能提高税收的效率。

一是收入分配上,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间财力差距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收入分配上进入了警戒范围,地区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在财政收入政策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15%上升到了2012年的25%,但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依然过大,因而我国实质上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实现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发达国家单一所得税主体税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这样的税制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对效率的优先原则。

三是税收支出上体现出的效率优先。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进展不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下,我国的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方面,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各级财政支出中,社会公益性投资的比例一直很低。伴随着市场化改革,从前很多由财政安排的开支如各级企业职工的住房、教育以及医疗等不断进行改革,而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改革又没有及时跟进,造成部分群众生活负担加重,扩大了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财政政策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提高税收的效率,并且有效地调节税收财政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才能提高国家税收收入的金额。只有同时兼顾税收的效率与公平,才能使其相互促进,从而使我国的税收财政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宇.论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及税制设计[J].理论导刊,2004(11).

[2]肖加元.论税收效率及其评价内容[J].中国证券期货,2011(0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