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

2014-10-21 14:54赵玄枝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赵玄枝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为事业单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提供科学、详细的参考价值,以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问题;策略

事业单位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主要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一、事业单位的特征

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因此,事业单位跟其他的企业单位相比,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是作为独立的法人形式而存在的;二 是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三是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或者其他单位下拨的。

虽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与其他的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是一致的,都占据着单位最核心的部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文章就怎样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作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逐步实现管理的集约化和高效化,努力降低事业单位在人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由计算机软件统一系统管理的,这一特性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比以前更加高效便捷,计算机可以代替工作人员来完成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自助平台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这样就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准确度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此外,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方面的提高,一定会使人力资源管理对专职人员数量的要求降低,能够使事业单位很好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大大降低事业单位的人力成本。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充分地利用起来,争取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传统的人力资源的信息资源大部分是以纸为载体的实物资源,不方便携带的同时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后,各方面的人力资源信息就不会再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磁信号和数字信号,使得传输和使用变得更加方便。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薄弱的基础

在目前看来,人力资源软件的开发商尚且不够成熟,开发出来的产品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系统软件较普通,对于一些组织特有的管理活动,不能将其完全涵盖进去,极大地限制了其适用范围。除此之外,其动态数据不能做到随时更新,很难达到组织的某些特定要求,有很多单位就因为人力资源软件的开发无法满足管理上的变化而深陷困境。传统的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以人抄和手写或者利用一些极为简单的数据处理软件,软件的信息模块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快速更新、分析和处理相关的信息,这样就无法将准确可靠的统计报表和相关数据上报给上级的管理部门和领导,极大地影响了管理层在一些决策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不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只是注重人员调配、作业指导、员工考勤、奖罚制度等方面,片面地约束职工的行为,却忽略了让员工充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三)事业单位总部管控能力较弱

纵观目前事业单位的实际现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总部并没有制定或实行一套涵盖岗位体系、薪酬体系、能力素质模型、培训体系、绩效体系等内容,能够很好地实施并且有效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各分支机构都各为其政,单纯地依靠自己的想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各分支机构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十分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出现漏洞。

四、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管理制度

单位管理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档案,领导必须要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检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的各项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能够发挥其作用,对单位的整体管理提供支持和服务,还能够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保持同步。结合平日档案工作的各种实例,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中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干部档案查借阅制度,干部档案保密制度,干部及工作人员职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制度等,将档案的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奖罚分明,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持其运行的规范性。

(二)选择合适的软件,实行“以人为本”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征,并且还要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最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实施。因此,要充分重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做到两手抓,即人性化管理和软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得到很好地实施,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力资源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人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其工作性质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和机密性,并且详细记录着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情况。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非常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所以,在平常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且還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对于自己的不足要及时改正,及时掌握最新的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必备的电脑操作技能。

(四)有效调整组织结构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

人力资源信息化的项目实施会使以前的很多业务流程发生巨大变化,还会对在职人员的岗位、职责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采取恰当的方式调整组织结构和部门的一些职责;二是调整人力资源的管理结构。这是由于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以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员的层次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必须有效地调整组织结构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五、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进行,事业单位也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因此必须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2(01).

[2]郭鹏.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 2011(17).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御诚公证处)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